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

  • 青山二叔
  • 2025-03-25 10:36:37
【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ai上广西很容易之桂林篇广西三月三大家一起嗨青山问道

说到桂林,第一印象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对不少人而言,桂林是小学课本里如诗如画的梦幻之地,漓江的澄澈碧波、象鼻山的独特神韵、遇龙河的静谧秀丽、龙胜梯田的碧浪金波,无不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当你真正踏上桂林这片土地,才会发现,甲天下的远不止山水。花开时节遇见最美城市

几年前,朋友事业受挫,心灰意冷,陪着他第一次去桂林。

初到桂林,第一份震撼竟来自一碗米粉。就是那个闻名全国的桂林米粉,在桂林只卖5块钱一碗。在那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估计全国难找第二份。

如果说米粉只是小惊喜,那么房价就是大震撼。当时正值房地产巅峰时期,一线城市的房价早已突破天际,单价超过10万已是常态。一般省会城市,房价也普遍在1万以上。当我们在城市闲逛,路过一个站在阳台就看江的小区,看着出售的房价,每平只有五六千元。

当时我们很好奇,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在桂林。在这座现代与古典,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这到底说明什么、意味什么、成就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仿佛全世界都知道桂林闻名遐迩,而只有桂林自己不知道。青砖石板,寻常巷陌,日落影长,时光匆匆,而这座城市却仿佛在,有意识地坚守着自己的方向,踱着惬意的步伐,悠然地看着云卷云舒。

桂林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朝,那时它便是岭南三郡之首。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这片土地孕育出8位状元,其中一位还是三元及第,他叫陈继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人。

古来很多名将良相,文人骚客,都在桂林留下了墨宝,他们把它刻在石碑上,纪念这、传承者,仿佛可以让思想,随着岁月在石碑间缓缓流淌。后来被称作桂海碑林,在碑林中,有两块石碑很有意思。第一块是《龙图梅公瘴说》,它静静伫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每一位过客发问:人这一生,究竟该坚定地追寻理想,还是随波逐流,你们将作何选择?

另一块则是大名鼎鼎的元祐党籍碑。原本,立碑之人是想让碑上所刻之人遗臭万年,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石碑,可历史却开了个玩笑,时过境迁,这些人不仅没有被世人唾弃,反而流芳百世。

但历史接着又开了另一个玩笑。因为苏轼、苏辙、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黄庭坚等一众名士皆在碑上留名。有人觉得其中某些人不配与这些贤才并列,万古流芳,竟又将各地的元祐党籍碑砸毁。如今,全国仅存两块碑文传世,一块在桂林,另一块则在广西融水县。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数,它们被保存下来,似乎就是想告诉世人,历史终将不会错付。

在碑林我们待了很久,朋友对着元祐党籍碑看得很入神,看着一个个名字,仿佛他们就在眼前。他哭了,虽然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我知道,他哭得很痛快、哭得很放肆。

晚上,漓江边,人来人往,他们或老或少,或贫或富,他们都是普通人,和我们一样,也许打着一份不容易的工,上班,下班,出摊,收摊,陪着孩子在温暖的房间里玩耍欢笑,牵着所爱的人在漓江边讲述光阴的故事,看着江水中的倒影从黑发变成白发,或许他们曾获得过命运的馈赠,或许也遭受过岁月的盘剥,然而,此刻,漓江带走了时间,只留下了他们悠哉悠哉的人生。大家散着步,聊着天,记得那一年到现在,龙脊梯田的稻谷不过只熟了五十次。

这一晚,或许有人在觥筹交错中挣了钱,欢声笑语中升了职,而我们听了一夜缓缓流淌的江水,看了天上闪烁的银河,陪着月亮叙了一路的旧,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

本还要多待几天,朋友却不辞而别,只给我留下四个字“何必见戴”。我看着留言笑了。

后来又接到他的一条信息,“曾经,我不敢做过去的自己,也不想做现在的自己,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活成了四不像,感谢上次桂林之行,或许人生不只在于进取、在于成功、在于超越别人,而是在于取舍、在于坚守、在于留住自己。我现在已把公司迁到桂林发展,随时欢迎”。我回了他一句“心中若有漓江水,何处不是归园田”。

其实这些年,也偶尔有机会到桂林,每次都会抽出时间,去那些小巷子悠哉悠哉地走一走,停一停,去看看那块元祐党籍碑。
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悠哉桂林,甲天下的不止是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