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造像 | 隋朝的光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姚家街道龙洞风景区内,东魏、隋、唐、宋、明凿刻。龙洞高约2.7米,宽1.3米,深约500米,呈东西走向,传为神龙蛰居处,故名“龙洞”。洞口旁镌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
造像始凿于东魏天平四年,盛于隋唐,止于元代,现存大小造像30余尊,保存相对完整。造像分布在洞内或洞外石壁上。 东魏时期造像多在洞内,主尊高达5米(图4、6),佛衣下摆外移,身体扁平,风化明显。隋唐造像多分布于主洞外石壁及西侧独立小洞内,雕刻技法成熟,造像风格古朴,因位置隐蔽而保存较好,线条流畅美观,光线从狭小的洞口射入,呈朦胧之感,艺术价值极高
微博旅行家历史云讲堂微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