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几天在想,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叶荣添
- 2025-04-25 04:22:44
我最近几天在想,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一个:解决混沌。混沌是一个在初始条件微小差异下,演化结果完全不同,且无法用线性规律预测的系统。人类要想达到跃迁式动态预测,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来看,传统AI大约会在2030年左右被淘汰,人工智能将会开始向量子AI转变。因为量子AI的潜力在于: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路径演化(量子叠加)。自然适合建模非线性、非局部关联(量子纠缠)可以用概率干涉,洞察“不可测”背后的可能性网络。但是,即便在2040年下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冬天来临,量子AI也无法解释混沌。因为传统AI是二维地图看三维地形,量子AI是“站到更高维度”,去看混沌的“多宇宙共振结构”。如果未来某天人类真的能“部分驯服混沌”,一定是通过量子AI、脑机接口、AGI三者融合后的某种“类神工具”的协同才能仅仅达到部分驯服。人类的大脑是线性:A → B → C,但混沌系统里,A变成了“无穷多个B之间的概率振动”,如果某一天人类能通过AI解释了混沌,也就意味着第一,在技术层面:1. 天气、地震、金融等将被“精确预测。2,人工智能从“生成工具”跃迁为“现实编程器”。3, 宗教 VS科学的二元对立将消解,科学是依赖“逻辑确定性”。而宗教是解释“无法解释之物”,而混沌的理解和利用将把两者拉近,科学将拥有对“奇迹”的解释力,宗教将获得物理支撑。4,人类社会将彻底进入“概率社会”,法律、经济、教育、个体发展全部将以多轨道混沌预测引导并行为。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人类的命运将被拆解成数据,所建立的文明将不再存在。在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之前,AI将会以不同版本去迭代升级,所有的技术,能源,都将是为了这个目标被驱使。人类这个碳基生物,最终会因为解释了混沌,而将不复存在,但无所谓了,这篇文章的所有浏览者都看不到那一天。这篇文章就算是我留在这个星球的时光机器,让未来若干年后的人类去在对照吧。在公元2025年4月24日下午,有一个叫叶荣添的人预言了混沌和AI之间的大概对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