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AI和泡沫的关系...
- 铁血酋长
- 2025-02-08 20:13:56
最近在思考AI和泡沫的关系,它到底是一场真正的技术变革还是徒有其表的泡沫炒作。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泡沫的成分更大,而实用的部分尚无法量化。
当ChatGPT掀起全球狂热,AI初创公司估值飙升百倍,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演变成一场裹挟资本、舆论与公众幻想的泡沫盛宴。
技术瓶颈和商业运营的落差,可能构成了泡沫的根基。生成式AI看似惊艳的文本与图像创作实则是统计学上的概率游戏,其底层逻辑仍然停留在数据拟合层面。OpenAI引以为傲的ChatGPT用户数量严重缩水,Sora更是被实际用户大量吐槽。大语言模型“幻觉”频发,连《科学》杂志也承认“算法无法区分事实与虚构”。更要命的是,目前仍然找不到一个AI应用的典范。很多车型号称配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可真正上路的时候谁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命交给人工智能。AI医疗的诊断准确率始终徘徊在85%左右,仍然低于人类专家的平均水平。通用语言大模型替代了部分搜索引擎的功能,但也仅此而已。
当然,技术仍然在进步,我们希望它能发展出最终的完全体。但是它当下的表现与市场的狂热程度严重脱节了。
全球所有的AI初创公司,其中75%没有稳定的现金流。OpenAI 一个烧了上百亿美元,严重亏损,毫无盈利能力,随时可能倒闭的AI公司,其市场估值却是德国和日本两国GDP的总和。某AI绘画公司,其代码是开源的,模式可以被完整复制,市场估值高达10亿美元。很多AI初创企业仅凭一份PPT就能融得数亿美元的投资,这种故事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
最近,DeepSeek的出现又打破了舆论对算力瓶颈的幻想,连生态链顶端的黄教主都坐不稳了。其实,即便没有DeepSeek,黄教主的英伟达也面临着严重问题。这两年漂亮的财务报表,完全是因为有人在炒作和囤积英伟达芯片,提前透支了未来的需求。有报道显示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软件公司已经构建了大型GPU集群,其中大部分算力仍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未来的大模型继续优化,对算力的需求继续降低,那么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有新增的算力需求了。而且有小道消息称,英伟达吹嘘的下一代GB200芯片可能根本就造不出来,因为台积电没有这个能力。
人类总是在投机狂热和泡沫破灭之间游走。尤其是那些以游牧和狩猎为传统的民族,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节制。在他们祖先那里,当发现了一棵长满水果的树,没有人会在乎浪费和风险,充实感是首要的。当这棵树被剥光了,他们会继续去寻找下一棵树,直到再也找不到长着水果的树,危机就来了。
金融狂热其实也是这么回事,没有人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们只关心当下能否吃饱。但是很快,他们也将面对树被剥光的问题了。
当ChatGPT掀起全球狂热,AI初创公司估值飙升百倍,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演变成一场裹挟资本、舆论与公众幻想的泡沫盛宴。
技术瓶颈和商业运营的落差,可能构成了泡沫的根基。生成式AI看似惊艳的文本与图像创作实则是统计学上的概率游戏,其底层逻辑仍然停留在数据拟合层面。OpenAI引以为傲的ChatGPT用户数量严重缩水,Sora更是被实际用户大量吐槽。大语言模型“幻觉”频发,连《科学》杂志也承认“算法无法区分事实与虚构”。更要命的是,目前仍然找不到一个AI应用的典范。很多车型号称配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可真正上路的时候谁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命交给人工智能。AI医疗的诊断准确率始终徘徊在85%左右,仍然低于人类专家的平均水平。通用语言大模型替代了部分搜索引擎的功能,但也仅此而已。
当然,技术仍然在进步,我们希望它能发展出最终的完全体。但是它当下的表现与市场的狂热程度严重脱节了。
全球所有的AI初创公司,其中75%没有稳定的现金流。OpenAI 一个烧了上百亿美元,严重亏损,毫无盈利能力,随时可能倒闭的AI公司,其市场估值却是德国和日本两国GDP的总和。某AI绘画公司,其代码是开源的,模式可以被完整复制,市场估值高达10亿美元。很多AI初创企业仅凭一份PPT就能融得数亿美元的投资,这种故事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
最近,DeepSeek的出现又打破了舆论对算力瓶颈的幻想,连生态链顶端的黄教主都坐不稳了。其实,即便没有DeepSeek,黄教主的英伟达也面临着严重问题。这两年漂亮的财务报表,完全是因为有人在炒作和囤积英伟达芯片,提前透支了未来的需求。有报道显示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软件公司已经构建了大型GPU集群,其中大部分算力仍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未来的大模型继续优化,对算力的需求继续降低,那么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有新增的算力需求了。而且有小道消息称,英伟达吹嘘的下一代GB200芯片可能根本就造不出来,因为台积电没有这个能力。
人类总是在投机狂热和泡沫破灭之间游走。尤其是那些以游牧和狩猎为传统的民族,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节制。在他们祖先那里,当发现了一棵长满水果的树,没有人会在乎浪费和风险,充实感是首要的。当这棵树被剥光了,他们会继续去寻找下一棵树,直到再也找不到长着水果的树,危机就来了。
金融狂热其实也是这么回事,没有人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们只关心当下能否吃饱。但是很快,他们也将面对树被剥光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