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AI法官:算法秘而不宣还是公之于众?能成为审判责任主体吗?丨#南周快评 #

  • 南方周末
  • 2022-12-19 21:52:26
若AI判案其算法须公开且有共识AI能代替法官审理案件吗【争议AI法官:算法秘而不宣还是公之于众?能成为审判责任主体吗?丨南周快评 】最高法日前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为AI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制定了初步的规则。一些司法AI已经有了初步判案能力,可以做到识别案件的关键争议点,确定应该适用的法律,生成判决建议,辅助写作判决书,可以提高法官的判案效率。AI技术是可以不断进化的,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都有可能形成越来越完善的AI系统,足以胜任一般的审判任务。

但要将AI用于判案,还存在着法律和伦理问题。如果将AI用于判案,人们需要对其有足够的信心。司法AI算法影响深远,其开发者必须是经过公开选择的,其算法必须是公开的,应该经过法律、技术等专业人士的讨论,也要经过更广泛的公众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个算法不应该是一个无法解读的“黑盒子”,不然,人们无法预期其一致性。从法律上,AI判案的效力及其纠正机制、责任承担,都需要予以明确。南方周末
争议AI法官:算法秘而不宣还是公之于众?能成为审判责任主体吗?丨#南周快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