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 2022-07-15 20:00:47
【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

用人类大脑的意念控制物质似乎是一种“超能力”,从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里都能看见人们对于这种超能力的期待。近日,科学家将这种超能力通过技术转变为现实。

近日,“中国科学家实现远程精神控制物质”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该话题一经发布马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该话题已产生 2200 万次以上的阅读量。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呢?

据悉,东南大学 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团队共同构建了“电磁脑机超表面 (brain-computer-metasurface,EBCM)”,该系统可识别使用者的大脑信息,然后将其改变成电信号,最终成为电磁通信。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实现无创、无限的信息传输及交流,其形式包括脑-无线通信、模式编码、波束扫描和多功能电磁调制。

对于该技术,研究人员在论文中预测道:“所呈现的工作结合了可重编程电磁( electromagnetic,EM)波空间和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能会进一步开辟探索超表面、人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新方向,从而构建新一代的生物智能超表面系统。”

相关论文题目为《通过非侵入性脑机超表面平台实现人脑直接无线通信》(Directl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human minds via non-invasive brain-computer-metasurface platform),并作为当期封面论文于 6 月 11 日发表在 eLight 上[1]。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铁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远清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仇成伟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马骞博士和华南理工大学高炜博士。

该团队构建的是一种全新的 EM 超表面与 BCI 融合的方式。首先,研究人员提出通过 EBCM 将人类大脑信号以灵活、无创的方式进行无线输送。然后,他们在大脑控制下使用可编程超表面设计演示了两个 BCI 操作员之间的无线文本通信。

如果处在一定时间序列的视觉刺激条件,则能在大脑信号力检测到 P300 电位。该团队使用 P300 的 BCI 将操作员的大脑信息转换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并进一步转换为计算机命令,这些命令被输入可编程超表面的电气控制系统。之后,数字信息由两个可编程超表面无线传输和接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远程的无限文本通信。

戳链接查看详情: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
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实现意识的远程直接电磁通信,东大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大等构建电磁脑机超表面,有望成为全新通信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