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结弦 东京运动:20250311...
- AuroraWhisper_
- 2025-03-12 00:53:15

羽生结弦:「因为我知道‘加油’这句话的力量,所以我希望能一直说下去……」——东日本大震灾 14 年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记录下日本观测史上最高的9.0级地震,给以东北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带来了巨大灾害。至今已过去14年。在这一天之前,曾两度夺得奥运会冠军的职业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30岁)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谈及了他目前的心境。
他在东北高中一年级时,正在自己的训练基地(仙台冰场)练习时遭遇地震,并经历了避难所生活。作为复兴的象征,他一直在冰上坚持滑行。这位滑冰选手在经历无数内心挣扎后,最终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东日本大地震迎来了 14 周年
羽生结弦:至今,我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天,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当我追忆过去时,那段悲伤的历史依然存在。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过去,我们这些仍然活着的人,才必须去面对、去承担,直面眼前的现实。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人生也在被考验——要如何活下去。
当然,内心有着许多挣扎,也充满着复杂的情感。但我能做的,就是将自己 30 年人生中的经历,尤其是震灾后 14 年间学到的、积累的一切尽可能发挥出来,并继续怀揣祈愿。
——过去的时间,已经占据了人生将近一半
羽生结弦:自地震发生后的赛季起,我就经常被关注为一名“在灾区努力拼搏的滑冰选手”。那个时候,我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站在支持灾区的一方,而是被大家所支持、所鼓励的一方。
在继续竞技生涯的过程中,我一直是一个被大家不断对着说“加油”的人。正因为我曾经被无数人鼓励过,所以我深知“加油”这句话所拥有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把这句话传递下去。
在这 14 年里,无数人对我说过“加油”,也有许多人在震灾中经历了苦难。不仅仅是 3·11,还有如今正在经历痛苦、濒临崩溃的人们——我希望我的“加油”能成为他们的一丝希望。
——是否曾有过“背负太多”的时候?
羽生结弦:我觉得,既然大家都认为我背负得太多,那或许确实是如此…… 但我认为,如果不真正去承担、去直面这一切,我就无法把希望传递给所有人。所以,我必须认真地去背负这一切。
不是逃避,也不是单纯地以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而是要真正地承认痛苦确实存在,承认悲伤的现实的确发生过。在此基础上,我想在每一个当下去思考——如今的我该如何去活? 并把这种思考融入我的表演之中。
——是什么时候下定了这样的觉悟?
羽生结弦:是在17岁那年的3月,也就是2012年3月的世界锦标赛。
那时,我接受了震灾的现实,并意识到自己必须继续战斗。同时,面对所有对我说“加油”的人们,我也觉得,自己必须承载这些支持,并且同样把“加油”这句话传递下去。
——你也积极参与了对灾区的捐赠活动
羽生结弦: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捐赠,或许金额并不算特别大。但我认为,通过持续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供资金上的直接支援,同时,当这些事情被报道出来时,也能成为人们重新想起灾区、再次关注它的一个契机。
我觉得,这也是我应当承担的角色之一。所以,我希望能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从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灾民身上获得了勇气
羽生结弦: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发生时,大约是我出生一个月后。许多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们,即使过去了30年,仍然在向世人传递“我们是如何重建家园的”这份信息。他们能够重新站起来的那种力量,也给予了我勇气。
正因为我在16岁时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我才更加希望自己能够持续不断地传递信息。就像当年我从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幸存者身上感受到人们之间的纽带和坚韧的力量一样,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发声,让更多人获得勇气。
——今后希望开展怎样的活动?
羽生结弦:在我 30 年的人生中,我深刻感受到“坚持”所蕴含的力量。无论形式如何,我都希望能够持续进行各种支援和捐赠活动。
此外,我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人们重新思考地震灾害、当下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防灾的重要性。如果我能够成为一个让大家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契机,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