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卞相壹现象给世界围棋带来恶劣效应#
- 新闻晨报
- 2025-01-29 07:19:53
【警惕卞相壹现象给世界围棋带来恶劣效应】战鹰发文向柯洁道歉在当今我国开放性环境中,很少因为一项世界性体育比赛的结果会形成全国性集体情绪。但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因柯洁九段遭受不公正对待愤而退赛,韩国棋手卞相壹九段0胜夺冠,这一荒诞事件引起了中国围棋界集体愤怒。柯洁说被治愈了
中国围棋协会史无前例的发表不接受比赛结果声明。
聂卫平棋圣指出这次LG杯决赛是围棋界的悲剧。
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评价这是史无前例的赖皮。
浙江省围棋协会评价这次世界围棋棋王决赛就是一场闹剧,一个笑话。
针对金志锡九段认为此事件柯洁和中国棋协责任最大的奇谈怪论,浙江浙商证券队教练蓝天和衢州烂柯队教练许顿联合撰文,一针见血指出,金志锡认为的“规则合理”是对棋手基本权利的否定,“卞相壹举报有理”是对棋手不懈努力的亵渎,“裁判执裁正当”是罔顾事实的狡辩之词,“柯洁与中国围棋协会应承担责任”是忽视基本权利的责任转嫁。
世界冠军唐韦星九段、丁浩群九段和著名国手连笑九段都公开发表意见,抨击不公正的规则和不公平的结果。另外,整个围棋界都在持续关注、评价这次事件,央视评论员用“没谱离谱不靠谱”七个字总结这一事件,人民日报则认为“规则差就规则杀”会造成多输结果。
什么是“卞相壹现象”?就是不靠围棋技艺而靠盘外招赢棋的现象,这种现象会戕害棋道,引发世界围棋追求盘外招赢棋的恶劣效应,正如丁浩九段评价的——“LG杯判罚尺度和逻辑无法让人感受到围棋文化底蕴和体育精神”。
回顾这次决赛,明显发现这是一场柯洁九段被规则被针对的不公平比赛。基于不合理的裁判机制,决赛里的两场韩国裁判长利用柯洁不熟悉规则造成的犯规,在不适当的时机介入裁决,从而造成有利于本国棋手的局面。
首局比赛,柯洁九段执黑2目半胜卞相壹九段,1比0领先,距九冠王仅一步之遥。休战一天后迎来第二局比赛,然而棋局进行到第44手时,现场裁判进入对局室中断比赛,理由是柯洁没将提掉的白子及时置于棋盒盖上,罚白棋2目。比赛继续,柯洁第80手拔花,随即将提子置于右手边,没有及时放入棋盒盖上。卞相壹应以81手后,柯洁落下第82手后起身倒水,这时卞相壹举手示意裁判,说是柯洁再次没将提子及时放入棋盒盖,柯洁反应过来将提子放入棋盒盖。但为时已晚,现场裁判裁决柯洁二次违规,直接判负。
在第三盘的决赛局中,柯洁155手、157手提子未放入盒盖中,159手后,盘面形式非常复杂,卞相壹面临重大抉择时长考20多分钟。在这个关键时间点,裁判长孙根气主动出现,暂停比赛处理半个多小时之前的提子没有放置棋盖的问题。最终,给出的处罚是对柯洁警告一次、罚两目,继续比赛。柯洁认为裁判出现的时机不对,第二局的时候忍了,决胜局又依法炮制故技重演,明显有偏袒对手之嫌。中方代表团认为裁判在错误的时间点暂停比赛,选手长时间离场,已经失去继续比赛的意义,拒绝接受裁判的处罚,也不接受继续比赛,并要求本局重赛。结果中方要求不被接受,柯洁放弃继续比赛,本场裁判长孙根气则宣布比赛结束,判定柯洁弃权败,卞相壹决赛三番棋通过裁判裁决,以0胜获得冠军。
这场闹剧式的围棋比赛,表面上看中韩围棋规则之争,实则背后有着两国巨大的围棋文化、体育精神之分歧。
首先,同一个世界性比赛中采取不同的规则非常罕见,没有考虑到外国棋手的习惯适应性问题。
本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从2024年5月—10月间,分别进行了32强、16强、8强、4强比赛,在今年1月20—23日进行三番棋决赛。2024年10月韩国棋院修订的《韩国围棋规则》,其中有关“警告”与“ 犯规裁判可直接判棋手犯规负(无需警告)”的处罚新规定,明显没有考虑到世界比赛中外国棋手的规则适应和习惯适应问题,柯洁在决赛中因同一行为被三次受罚就是明证,也印证了俞斌总教练赛前提醒柯洁所说的这次规则修订的处罚条款,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其次,处罚新规定明显不具备体育比赛公平公正之本意,既无实体正义也缺乏程序正义。我国围棋界普遍认为,韩国围棋的胜负规则不利于围棋竞技水平的提升和比赛的公正开展。黑龙江大学法学教授孙毅甚至认为韩国围棋规定的提子不放棋盖判负规则的本质,是一种侮辱棋道的行径,指出此规则模糊了围棋比赛胜负的本旨,功夫在棋外,给了低手更多不靠棋力获胜的机会,既缺乏合理性、正当性、必要性,在特定比赛中缺乏实质公平性。从比赛结果上看,卞相壹零胜而冠,完全违反了体育伦理,是体育竞赛的耻辱,甚至受益者卞相壹本人也认为没必要保留这条不放置棋盖就罚目和判负的规定。
第三,裁判机制不合理,裁判主动介入程序不公平,动机值得怀疑。体育竞赛的裁判,分为主动裁判和被动裁判。主动裁判一般运用于有球类裁判、田径裁判,他们能够掌握赛场的管理权,管理、引导比赛顺利进行,有着决定体育比赛结果的巨大权力,因而,这类比赛的主动裁判,采用所属地回避原则,并配备主裁判、辅助裁判,以及比赛监督等,用中立执法及监督机制保证比赛公正开展;而类似棋牌运动类的被动裁判一般是不主动介入竞赛过程,以参赛选手为主体,竞赛方发生争议并提出申请,裁判才介入处理,因而,围棋比赛的裁判长、裁判员和比赛监督,一般以本地配备为主。但《韩国围棋规则》的新处罚规定,给了裁判主动介入比赛进行裁决的借口,裁判动机值得怀疑。从这场LG杯的决赛过程上,第二局和第三局的两场比赛,韩国裁判就是根据2024年10月修订的《韩国围棋规则》第18条和第19条,主动介入,而且是在对本国棋手有利的时间节点上延后介入进行处罚,这明显有违公平执法的原则。柯洁的抗议,并不针对韩国围棋规则本身,而是针对裁判介入比赛的时机问题。
第四,比赛过程中“双标化”裁判。本次决赛三盘棋,柯洁吃尽韩国围棋新规则的苦头,裁判对于柯洁不适应新规则的行为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能够在有利于本国棋手的时机介入中断比赛进行处罚。然而,细心的网友通过查看比赛录像发现,在1月20号的第一局比赛中,卞相壹提子过程中其袖子触碰了白棋导致棋子位置发生变化,他随后将棋子移回了原位。按照韩国围棋规则这也是违规行为,然而,本场裁判完全无视也没有任何作为,柯洁也展现绅士风度没有投诉。这种有选择性的执法,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本场裁判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当然,柯洁的弃赛行为,以及中国围棋界的普遍反应,并完全不针对韩国围棋规则。毕竟中日韩三国围棋比赛规则不统一,在世界围棋比赛中,默认是主办者确定规则,因而,这次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采用韩国围棋规则,也得到了中方的认可。但是执法机制不完善,中断比赛的执法时机不适当,导致比赛不能保证公正进行,这是柯洁弃赛和中国围棋协会不认可第三局比赛结果的主要原因。
从规则修订与规则执行看,韩国围棋规则与中国围棋规则背后的体育精神、围棋文化基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中国围棋文化强调“棋虽小道,品德最尊”(陈毅元帅语),在围棋竞技方面强调实战的质疑解决规则,裁判员根据不举不究的原则保证围棋比赛进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整体上看,中国围棋规则有着更强调提升竞技水平、增强棋道规则的底层逻辑。
因而,这次事件引起中国围棋界的集体愤怒,完全是一种行为正义。(浙江省围棋协会)
中国围棋协会史无前例的发表不接受比赛结果声明。
聂卫平棋圣指出这次LG杯决赛是围棋界的悲剧。
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评价这是史无前例的赖皮。
浙江省围棋协会评价这次世界围棋棋王决赛就是一场闹剧,一个笑话。
针对金志锡九段认为此事件柯洁和中国棋协责任最大的奇谈怪论,浙江浙商证券队教练蓝天和衢州烂柯队教练许顿联合撰文,一针见血指出,金志锡认为的“规则合理”是对棋手基本权利的否定,“卞相壹举报有理”是对棋手不懈努力的亵渎,“裁判执裁正当”是罔顾事实的狡辩之词,“柯洁与中国围棋协会应承担责任”是忽视基本权利的责任转嫁。
世界冠军唐韦星九段、丁浩群九段和著名国手连笑九段都公开发表意见,抨击不公正的规则和不公平的结果。另外,整个围棋界都在持续关注、评价这次事件,央视评论员用“没谱离谱不靠谱”七个字总结这一事件,人民日报则认为“规则差就规则杀”会造成多输结果。
什么是“卞相壹现象”?就是不靠围棋技艺而靠盘外招赢棋的现象,这种现象会戕害棋道,引发世界围棋追求盘外招赢棋的恶劣效应,正如丁浩九段评价的——“LG杯判罚尺度和逻辑无法让人感受到围棋文化底蕴和体育精神”。
回顾这次决赛,明显发现这是一场柯洁九段被规则被针对的不公平比赛。基于不合理的裁判机制,决赛里的两场韩国裁判长利用柯洁不熟悉规则造成的犯规,在不适当的时机介入裁决,从而造成有利于本国棋手的局面。
首局比赛,柯洁九段执黑2目半胜卞相壹九段,1比0领先,距九冠王仅一步之遥。休战一天后迎来第二局比赛,然而棋局进行到第44手时,现场裁判进入对局室中断比赛,理由是柯洁没将提掉的白子及时置于棋盒盖上,罚白棋2目。比赛继续,柯洁第80手拔花,随即将提子置于右手边,没有及时放入棋盒盖上。卞相壹应以81手后,柯洁落下第82手后起身倒水,这时卞相壹举手示意裁判,说是柯洁再次没将提子及时放入棋盒盖,柯洁反应过来将提子放入棋盒盖。但为时已晚,现场裁判裁决柯洁二次违规,直接判负。
在第三盘的决赛局中,柯洁155手、157手提子未放入盒盖中,159手后,盘面形式非常复杂,卞相壹面临重大抉择时长考20多分钟。在这个关键时间点,裁判长孙根气主动出现,暂停比赛处理半个多小时之前的提子没有放置棋盖的问题。最终,给出的处罚是对柯洁警告一次、罚两目,继续比赛。柯洁认为裁判出现的时机不对,第二局的时候忍了,决胜局又依法炮制故技重演,明显有偏袒对手之嫌。中方代表团认为裁判在错误的时间点暂停比赛,选手长时间离场,已经失去继续比赛的意义,拒绝接受裁判的处罚,也不接受继续比赛,并要求本局重赛。结果中方要求不被接受,柯洁放弃继续比赛,本场裁判长孙根气则宣布比赛结束,判定柯洁弃权败,卞相壹决赛三番棋通过裁判裁决,以0胜获得冠军。
这场闹剧式的围棋比赛,表面上看中韩围棋规则之争,实则背后有着两国巨大的围棋文化、体育精神之分歧。
首先,同一个世界性比赛中采取不同的规则非常罕见,没有考虑到外国棋手的习惯适应性问题。
本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从2024年5月—10月间,分别进行了32强、16强、8强、4强比赛,在今年1月20—23日进行三番棋决赛。2024年10月韩国棋院修订的《韩国围棋规则》,其中有关“警告”与“ 犯规裁判可直接判棋手犯规负(无需警告)”的处罚新规定,明显没有考虑到世界比赛中外国棋手的规则适应和习惯适应问题,柯洁在决赛中因同一行为被三次受罚就是明证,也印证了俞斌总教练赛前提醒柯洁所说的这次规则修订的处罚条款,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其次,处罚新规定明显不具备体育比赛公平公正之本意,既无实体正义也缺乏程序正义。我国围棋界普遍认为,韩国围棋的胜负规则不利于围棋竞技水平的提升和比赛的公正开展。黑龙江大学法学教授孙毅甚至认为韩国围棋规定的提子不放棋盖判负规则的本质,是一种侮辱棋道的行径,指出此规则模糊了围棋比赛胜负的本旨,功夫在棋外,给了低手更多不靠棋力获胜的机会,既缺乏合理性、正当性、必要性,在特定比赛中缺乏实质公平性。从比赛结果上看,卞相壹零胜而冠,完全违反了体育伦理,是体育竞赛的耻辱,甚至受益者卞相壹本人也认为没必要保留这条不放置棋盖就罚目和判负的规定。
第三,裁判机制不合理,裁判主动介入程序不公平,动机值得怀疑。体育竞赛的裁判,分为主动裁判和被动裁判。主动裁判一般运用于有球类裁判、田径裁判,他们能够掌握赛场的管理权,管理、引导比赛顺利进行,有着决定体育比赛结果的巨大权力,因而,这类比赛的主动裁判,采用所属地回避原则,并配备主裁判、辅助裁判,以及比赛监督等,用中立执法及监督机制保证比赛公正开展;而类似棋牌运动类的被动裁判一般是不主动介入竞赛过程,以参赛选手为主体,竞赛方发生争议并提出申请,裁判才介入处理,因而,围棋比赛的裁判长、裁判员和比赛监督,一般以本地配备为主。但《韩国围棋规则》的新处罚规定,给了裁判主动介入比赛进行裁决的借口,裁判动机值得怀疑。从这场LG杯的决赛过程上,第二局和第三局的两场比赛,韩国裁判就是根据2024年10月修订的《韩国围棋规则》第18条和第19条,主动介入,而且是在对本国棋手有利的时间节点上延后介入进行处罚,这明显有违公平执法的原则。柯洁的抗议,并不针对韩国围棋规则本身,而是针对裁判介入比赛的时机问题。
第四,比赛过程中“双标化”裁判。本次决赛三盘棋,柯洁吃尽韩国围棋新规则的苦头,裁判对于柯洁不适应新规则的行为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能够在有利于本国棋手的时机介入中断比赛进行处罚。然而,细心的网友通过查看比赛录像发现,在1月20号的第一局比赛中,卞相壹提子过程中其袖子触碰了白棋导致棋子位置发生变化,他随后将棋子移回了原位。按照韩国围棋规则这也是违规行为,然而,本场裁判完全无视也没有任何作为,柯洁也展现绅士风度没有投诉。这种有选择性的执法,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本场裁判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当然,柯洁的弃赛行为,以及中国围棋界的普遍反应,并完全不针对韩国围棋规则。毕竟中日韩三国围棋比赛规则不统一,在世界围棋比赛中,默认是主办者确定规则,因而,这次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采用韩国围棋规则,也得到了中方的认可。但是执法机制不完善,中断比赛的执法时机不适当,导致比赛不能保证公正进行,这是柯洁弃赛和中国围棋协会不认可第三局比赛结果的主要原因。
从规则修订与规则执行看,韩国围棋规则与中国围棋规则背后的体育精神、围棋文化基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中国围棋文化强调“棋虽小道,品德最尊”(陈毅元帅语),在围棋竞技方面强调实战的质疑解决规则,裁判员根据不举不究的原则保证围棋比赛进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整体上看,中国围棋规则有着更强调提升竞技水平、增强棋道规则的底层逻辑。
因而,这次事件引起中国围棋界的集体愤怒,完全是一种行为正义。(浙江省围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