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湖畲村的蝶变——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帮扶少数民族村工作纪实
- 遂川发布
- 2024-11-14 02:39:16
【油湖畲村的蝶变——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帮扶少数民族村工作纪实】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们来到距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城80余公里,只有1000多人的汤湖镇油湖村畲族村。站在1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但见一畦畦茶园青翠欲滴,一沟沟小溪欢快流淌,一条条道路蜿蜒向上,一栋栋瓦房宽敞明亮,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这里的人们像生活在画中一样。这个少数民族村在2017年以前还是国家重点帮扶贫困村,仅仅几年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缘于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到村开展定点帮扶结出的硕果。
2017年,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安排到油湖少数民族村开展帮扶工作后,历届局主要领导都会带头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摸真情,真帮扶,并派出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帮助乡村振兴,制定了“抓产业、育人才、树新风”的工作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带着一茬扶,咬定目标不放松,帮助畲族村民致富奔向小康。
一片叶子富畲民。汤湖镇是中国名茶狗牯脑的原产地,油湖村因其地处高海拔,终年云雾缭绕,有着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盛产狗牯脑茶,品质很好。前些年,这里的茶农对茶叶疏于管理,粗放经营,缺少投入,因而产量少,做工差,效益低,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市人社局工作组了解这一情况后,即把“发展茶叶产业,助力经济发展,致富畲族村民”作为首要任务来攻坚。首先扩种茶园,形成规模,动员村民把田间地头低产田,房前屋后荒芜土都利用起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近两年时间,扩大了700多亩面积。其次,加强管理,提高品质。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工作组一方面积极筹措70多万元资金,引导村民引进和改良新品种,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统一茶园的管理,施肥除草、生态防治等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请省里的茶叶专家到村进行现场指导,组织茶农举办制茶技术培训班,提高茶农的制茶技艺。由于措施得力,全村村民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水平迅速提升,茶园产量和高产效益同步提高。如今村民人均通过茶叶增收500元以上,茶叶真正形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实现了一片叶子富裕一方村民。
一堂培训育人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扶贫要扶资金,更要扶智志,工作组深知这一点的重要。进村之后,即开展选人育才。通过深入走访,根据群众意愿和组织认可,把年纪轻,有思路,干劲足的优秀青年党员陈虞桥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并配齐配强了班子成员,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村级班子进行了全面培训,把村组干部,致富能人拉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同时请外地专家来村培训,传授技术,提升素质,使村级组织“领头雁”强起来。为了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学到一技之长,工作组每年都要组织几期种茶、制茶,茶艺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并组织村民积极参加县、市、省级乃至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通过参赛提高水平,培育人才。通过多年的培养,该村畲族青年兰年石参加全国茶叶行业比赛喜获金奖,并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该村女青年钟瑞香通过培训,短短几年,从一无所知到学有所成,2024年初次参加全省振兴杯茶叶加工比赛即获奖,获评高级工。畲族青年兰桥林也获得全市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农村茶博士”等乡村技术能手,能人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村民“学技术,当能手”的氛围空前高涨。
一则约定树新风。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起来了,如何引导村民树立移风易俗的新风,也是摆在工作组成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工作组与村组代表一起,结合村情,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言行,引导全村村民摒弃旧观念,弘扬新风尚,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观,村民喜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蔚然成风。工作组还注重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从传承畲族风情文化着手,为该村购置了一整套锣鼓、喇叭等文化器材,组建了一支业余鼓乐队,自编节目走村串户宣传移风易俗新人新事,并建设了畲族文化长廊,畲族风情展示厅,节假日到村参观旅游人员络绎不绝。(李小鹏、肖远泮 报道)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们来到距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城80余公里,只有1000多人的汤湖镇油湖村畲族村。站在1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但见一畦畦茶园青翠欲滴,一沟沟小溪欢快流淌,一条条道路蜿蜒向上,一栋栋瓦房宽敞明亮,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这里的人们像生活在画中一样。这个少数民族村在2017年以前还是国家重点帮扶贫困村,仅仅几年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缘于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到村开展定点帮扶结出的硕果。
2017年,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安排到油湖少数民族村开展帮扶工作后,历届局主要领导都会带头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摸真情,真帮扶,并派出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帮助乡村振兴,制定了“抓产业、育人才、树新风”的工作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带着一茬扶,咬定目标不放松,帮助畲族村民致富奔向小康。
一片叶子富畲民。汤湖镇是中国名茶狗牯脑的原产地,油湖村因其地处高海拔,终年云雾缭绕,有着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盛产狗牯脑茶,品质很好。前些年,这里的茶农对茶叶疏于管理,粗放经营,缺少投入,因而产量少,做工差,效益低,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市人社局工作组了解这一情况后,即把“发展茶叶产业,助力经济发展,致富畲族村民”作为首要任务来攻坚。首先扩种茶园,形成规模,动员村民把田间地头低产田,房前屋后荒芜土都利用起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近两年时间,扩大了700多亩面积。其次,加强管理,提高品质。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工作组一方面积极筹措70多万元资金,引导村民引进和改良新品种,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统一茶园的管理,施肥除草、生态防治等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请省里的茶叶专家到村进行现场指导,组织茶农举办制茶技术培训班,提高茶农的制茶技艺。由于措施得力,全村村民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水平迅速提升,茶园产量和高产效益同步提高。如今村民人均通过茶叶增收500元以上,茶叶真正形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实现了一片叶子富裕一方村民。
一堂培训育人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扶贫要扶资金,更要扶智志,工作组深知这一点的重要。进村之后,即开展选人育才。通过深入走访,根据群众意愿和组织认可,把年纪轻,有思路,干劲足的优秀青年党员陈虞桥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并配齐配强了班子成员,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村级班子进行了全面培训,把村组干部,致富能人拉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同时请外地专家来村培训,传授技术,提升素质,使村级组织“领头雁”强起来。为了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学到一技之长,工作组每年都要组织几期种茶、制茶,茶艺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并组织村民积极参加县、市、省级乃至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通过参赛提高水平,培育人才。通过多年的培养,该村畲族青年兰年石参加全国茶叶行业比赛喜获金奖,并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该村女青年钟瑞香通过培训,短短几年,从一无所知到学有所成,2024年初次参加全省振兴杯茶叶加工比赛即获奖,获评高级工。畲族青年兰桥林也获得全市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农村茶博士”等乡村技术能手,能人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村民“学技术,当能手”的氛围空前高涨。
一则约定树新风。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起来了,如何引导村民树立移风易俗的新风,也是摆在工作组成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工作组与村组代表一起,结合村情,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言行,引导全村村民摒弃旧观念,弘扬新风尚,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观,村民喜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蔚然成风。工作组还注重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从传承畲族风情文化着手,为该村购置了一整套锣鼓、喇叭等文化器材,组建了一支业余鼓乐队,自编节目走村串户宣传移风易俗新人新事,并建设了畲族文化长廊,畲族风情展示厅,节假日到村参观旅游人员络绎不绝。(李小鹏、肖远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