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事件当事人道歉#:非摆拍,当时夫妻俩正闹口角,本来只想发发牢骚

  • 新闻晨报
  • 2024-11-07 00:57:20
瑞士卷事件当事人道歉:非摆拍,当时夫妻俩正闹口角,本来只想发发牢骚】律师谈宝妈吃瑞士卷被疑剧本10月底,一位全职宝妈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记录了她和丈夫的一次争吵。瑞士卷

一盒瑞士卷8个,女儿吃了2个,儿子吃了2个,丈夫吃了2个,宝妈认为剩下2个该自己吃,没想到蛋糕还没进嘴里,却遭到了丈夫的一顿教训,理由是家长应多以身作则多吃正餐少吃零食,而且如果妈妈吃了,孩子就没得吃了。

该条视频迅速传播,很快引起了热议,并全网开始了瑞士卷测试之风,为此有网友开玩笑说”几天的时间里,全国接受瑞士卷考试的男人超过了瑞士的总人口”。

不过很快原视频就被删除,11月3日当事人在平台上发文称,她和丈夫最近矛盾确实有点多,视频是真实的,因不想继续传播负能量,所以就删除了。

针对该条视频,有不少网友怀疑是剧本,目的是挑起对立和矛盾博取流量。

记者了解到,发视频的宝妈人在义乌,确实为一名全职妈妈。

11月5日,潮新闻记者辗转与该事件当事人取得了联系,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与她见了面。

记者了解到,博主确为一名全职宝妈,平时喜欢用短视频记录生活,目前与丈夫租房子生活,视频并非摆拍。视频拍摄于10月28日晚八点多,两个孩子刚刚入睡,她便打算将剩下的两个瑞士卷吃了。

“那天我丈夫跟了很久的一个外贸订单黄了,情绪也不是很好,才说了视频中那些话。”当事人表示,近期双方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时有争吵,当天本想在吃瑞士卷时拍个视频记录生活,“没想到丈夫会说那些。”

该当事人表示,视频是她对话发生后第二天晚上发布的,此后夫妻俩都仍在正常生活,“这段时间两个人情绪都不太好,本来只是想发发牢骚,后来没想到会发酵那么厉害,就立马删除了。”

“这次事件占用了太多公共资源,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我也感到非常后悔和抱歉。”当事人说。

当天,社区工作人员也对该当事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并分享相关的公益性、普惠性服务,为当事人家庭疏解压力提供帮助。

我们现在并不确定这位宝妈的视频,是真实记录的,还是虚假的剧本,但无论真假,在网络上,妻子们争先恐后对老公们进行“瑞士卷测试”。有网友调侃道:“这是独属于男人们的‘高考’”。

被测试的老公,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他们被问懵了的表情,以及千奇百怪的回答,又引发更大关注,掀起更高热度。这场网络狂欢、流量热潮,如今还在持续,且高歌猛进。

一场测试,能引发全网跟风模仿,偶然和意外不足以解释全部,一定是事情本身触及到了社会某种共通的情绪,引发了大众的共情共鸣,对自己真正在意事情的“窥探欲”。

以此事为例,大众得以共情并进行延伸思考的点在于,为了婚姻与家庭,难道就一定要委屈牺牲自己?婚姻的主基调,绝非相互牺牲,而是相互成全。在这样的底层逻辑主导下,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刷屏全网的“灵魂拷问”。对老公进行这样的测试,除了猎奇、图个乐趣之外,妻子们真正在意的,肯定不是几个瑞士卷怎么分、给谁吃,而是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自己的家庭地位如何,老公究竟在不在乎、爱不爱自己。毕竟常言道,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可是,一盒小小的瑞士卷,真的能测出人们想要的答案吗?老公就算把瑞士卷都给你吃,就是爱你吗?反之,不把瑞士卷给妻子吃,也不一定就是“不爱”。因为婚姻需要的是信任,不是人为测试式的试探。真正的爱与感情,是润物细无声的,需要靠持久的全身心投入来支撑,而不是靠某一句话、某一个行为、某一个答案。

“瑞士卷”之问,和“救妈还是救女友”之问一样,可能只是开个玩笑,或者寻求有爱的回答,但也需警惕,其异化成一种“服从性测试”和“精神PUA”:过度放大自我,忽略了对方,让对方无限让步,甚至以牺牲对方正当的自我价值为代价。

对于“瑞士卷”之问,不是玩过,乐过,发泄过,就可以画上休止符了,更应该有一些沉淀的现实冷思考。诸如,到底什么样的婚姻关系,才是健康良性的?

最近在网上爆火的女发型师李晓华和丈夫的相处之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李晓华婚后为了帮助开理发店的丈夫,自学剪发,一起为幸福生活打拼。她在网上直播剪头发火了后,巨大的关注加上来剪发的人络绎不绝,让夫妻二人压力山大,丈夫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说道:“我老婆的身体有点承受不住了。”简简单单几个细节,我们却真切看到了相濡以沫,他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尊重、体谅扶持、关心爱护。

爱人如养花,要用心更要有耐心,花的鲜艳绽放,离不开养花者长期的浇灌,爱人也是同理。婚姻究竟是“港湾”,还是“牢笼”?就取决于双方会不会爱人,会不会经营婚姻,能不能听得见对方合理诉求,能不能给对方持久的关心与守护。(综合潮新闻)
#瑞士卷事件当事人道歉#:非摆拍,当时夫妻俩正闹口角,本来只想发发牢骚#瑞士卷事件当事人道歉#:非摆拍,当时夫妻俩正闹口角,本来只想发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