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菓子会征服所有嘴硬的人
- 花糕员外
- 2024-09-18 19:59:14
现代唐菓子是场骗局
唐菓子会征服所有嘴硬的人
1.唐菓子这个名称中国古籍中并没有出现过。
菓子是中国繁体字,古籍中确有表示含义为各种水果的果子以及点心之意。日本沿用词意并无区别。而当菓子做点心意思的时候,日本古籍将中国的点心标记为唐菓子,意思并非单纯的“唐”这个朝代,即为中国点心的意思。图一、图二,日本古籍里我们可以清楚看见制作材料:面粉、油、水,加工方式多为油炸。这与中国古今使用在清明寒食七夕元旦等重要场合的点心并无差异。图三、图四。中国传统饮食传承我们并没有断送,在日本的古籍图册,我在中国能找到不少对应品种。它本该发展出鲜亮的包装、精细化的加工规则、成熟的宣传扶持……但是这些成本投入全花在一个“唐菓子”的假东西上了。图五、图六是我参照出土文物与记载做的结构复原。
而图七图八:@西安文旅之声 “唐菓子 多以花朵作为造型雕刻采用云南白芸豆制作 没有面粉、油和白砂糖”
请大家耐心回想,江南地方是不是川菜为标川,湘菜会标湘……自己地方菜的门牌最多叫个土菜馆、老法菜对不对?中国的餐饮店做日韩菜色在写韩式火锅、日式火锅,于日本做中餐才会标中华料理对吧?中国有椒,所以外来叫胡椒,中国有薯,所以外来叫番薯。类似唐人街,唐装一样,唐菓子一词,并非仅“朝代+菓子”,还涵盖了“中国+菓子”的意思。
所以在中国学着日本古籍立场称呼“唐菓子”,做出来的东西还是日本练切点心这种行为算不算涉嫌虚假宣传。
2.现代唐菓子宋菓子都是和菓子练切
现在各地所申请的唐菓子非遗传承人是近十年去过日本旅游游学,看见了日本和菓子练切便自以为传承自中国大唐,这也是很多人会相信“大唐在日本”的原因。可是如果因为中国改朝换代没有唐宋,那么日本改朝换代怎么就能保鲜一个唐宋?在这说从原料、技法、加工方式都与中式糕点迥异——最多在形状上有些东方意趣。和菓子的和是大和,日本人将点心分为唐菓子、和菓子、洋菓子,但是这几年无知的人便张冠李戴,学着和菓子回来误导中国民族说是唐菓子。加之媒体推波助澜,商人见机行事,像梦华录这样的大制作,不知汉字意思,请了和菓子教师,新整出个宋菓子概念。在这场浑水里,不能因为口味与外貌来混淆视听。重要的并不是好不好吃、好不好看,而是对错。
一.和菓子练切不能被当做唐菓子,与此同时还有所谓的茶菓子、佛菓子、宋菓子都是考验大众信息处理能力。
二.传承自和菓子练切的唐菓子不能申请中国非遗。不能被当做地方特色一错再错。不能因为样子好看时髦就能污染当地原有文化了。
三.在传统场合官方宣传文化时这类物件不能作为主角。中国传统节日,打个比方民众可以吃西餐过节,但是官方不可以介绍宣传吃意面才是中国中秋传统。意面有个意,法餐有个法,和菓子有个和。
图九图十是中国古老的“蒸月”非常符合花好月圆过中秋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在大节目中见过她们,图都是老早前的糊图,中国传统饮食远比“唐菓子”缺少记录与摄影更新,这很遗憾。
2024中秋诗会 20240915 第一场节目主旨为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辉煌,那么和菓子练切风貌的“唐菓子”确实不适合出现。
2021年央视七夕节目是把其拍成七夕巧果。2022年7月底央视频称这种茶菓子是唐代点心。2024年央视元宵节又在元宵晚会中出现“唐菓子”。每年网友们都发声提出来建议对不利传统复兴的内容进行审核。
饮食虽小,也是我们的文化,再次恳请有责任的节目组与文旅部门拿出对应史料与文物证据背书,避免一而再再而三误导大众。
和菓子不是唐代点心
唐菓子会征服所有嘴硬的人
1.唐菓子这个名称中国古籍中并没有出现过。
菓子是中国繁体字,古籍中确有表示含义为各种水果的果子以及点心之意。日本沿用词意并无区别。而当菓子做点心意思的时候,日本古籍将中国的点心标记为唐菓子,意思并非单纯的“唐”这个朝代,即为中国点心的意思。图一、图二,日本古籍里我们可以清楚看见制作材料:面粉、油、水,加工方式多为油炸。这与中国古今使用在清明寒食七夕元旦等重要场合的点心并无差异。图三、图四。中国传统饮食传承我们并没有断送,在日本的古籍图册,我在中国能找到不少对应品种。它本该发展出鲜亮的包装、精细化的加工规则、成熟的宣传扶持……但是这些成本投入全花在一个“唐菓子”的假东西上了。图五、图六是我参照出土文物与记载做的结构复原。
而图七图八:@西安文旅之声 “唐菓子 多以花朵作为造型雕刻采用云南白芸豆制作 没有面粉、油和白砂糖”
请大家耐心回想,江南地方是不是川菜为标川,湘菜会标湘……自己地方菜的门牌最多叫个土菜馆、老法菜对不对?中国的餐饮店做日韩菜色在写韩式火锅、日式火锅,于日本做中餐才会标中华料理对吧?中国有椒,所以外来叫胡椒,中国有薯,所以外来叫番薯。类似唐人街,唐装一样,唐菓子一词,并非仅“朝代+菓子”,还涵盖了“中国+菓子”的意思。
所以在中国学着日本古籍立场称呼“唐菓子”,做出来的东西还是日本练切点心这种行为算不算涉嫌虚假宣传。
2.现代唐菓子宋菓子都是和菓子练切
现在各地所申请的唐菓子非遗传承人是近十年去过日本旅游游学,看见了日本和菓子练切便自以为传承自中国大唐,这也是很多人会相信“大唐在日本”的原因。可是如果因为中国改朝换代没有唐宋,那么日本改朝换代怎么就能保鲜一个唐宋?在这说从原料、技法、加工方式都与中式糕点迥异——最多在形状上有些东方意趣。和菓子的和是大和,日本人将点心分为唐菓子、和菓子、洋菓子,但是这几年无知的人便张冠李戴,学着和菓子回来误导中国民族说是唐菓子。加之媒体推波助澜,商人见机行事,像梦华录这样的大制作,不知汉字意思,请了和菓子教师,新整出个宋菓子概念。在这场浑水里,不能因为口味与外貌来混淆视听。重要的并不是好不好吃、好不好看,而是对错。
一.和菓子练切不能被当做唐菓子,与此同时还有所谓的茶菓子、佛菓子、宋菓子都是考验大众信息处理能力。
二.传承自和菓子练切的唐菓子不能申请中国非遗。不能被当做地方特色一错再错。不能因为样子好看时髦就能污染当地原有文化了。
三.在传统场合官方宣传文化时这类物件不能作为主角。中国传统节日,打个比方民众可以吃西餐过节,但是官方不可以介绍宣传吃意面才是中国中秋传统。意面有个意,法餐有个法,和菓子有个和。
图九图十是中国古老的“蒸月”非常符合花好月圆过中秋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在大节目中见过她们,图都是老早前的糊图,中国传统饮食远比“唐菓子”缺少记录与摄影更新,这很遗憾。
2024中秋诗会 20240915 第一场节目主旨为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辉煌,那么和菓子练切风貌的“唐菓子”确实不适合出现。
2021年央视七夕节目是把其拍成七夕巧果。2022年7月底央视频称这种茶菓子是唐代点心。2024年央视元宵节又在元宵晚会中出现“唐菓子”。每年网友们都发声提出来建议对不利传统复兴的内容进行审核。
饮食虽小,也是我们的文化,再次恳请有责任的节目组与文旅部门拿出对应史料与文物证据背书,避免一而再再而三误导大众。
和菓子不是唐代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