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如何辟谣,受众更愿改观?
- 心理学情报局
- 2024-09-23 23:09:23
【专家如何辟谣,受众更愿改观?
一位辟谣专家提供了具体的数字、大量的细节,另一位辟谣专家则采用更加抽象的、概念化的、简化的表达方式,你更愿意因哪位专家而放弃对谣言的轻信?
CSSCI期刊《国际新闻界》刊登了@重庆大学 等机构研究者的一项研究,他们对841名参与者开展了3个实验。结果发现:
①相较于更加抽象的语言策略(更多地使用形容词、模糊的非特定量词、关注未来的表达)而言,如果辟谣专家的语言策略更加具体(更多地使用精确数字、动词、关注过去的表达),那么,参与者感知到辟谣专家的语言典型性显著更高、专业水平显著更高,由此,对健康类谣言的态度发生了显著更大幅度的转变。
②然而,上述效应仅对专业资历较低的专家存在。研究者测试了两种不同资历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拥有15年临床经验的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vs. 北京一家二级乙等医院拥有1年临床经验的血液内科住院医师。
如果是前者(专业资历高的专家)发文辟谣,语言策略是抽象、还是具体,参与者对谣言的态度转变幅度没有显著差异。
只有当后者(专业资历低的专家)发文辟谣,上述效应才显著存在:具体语言比抽象语言更易促使参与者转变对谣言的轻信。
③当参与者感知到谣言作用对象离自己的心理距离较近时(例如你的家人),比起较远时(例如陌生人),上述效应更加强烈:具体语言比抽象语言更易促使参与者转变对谣言的轻信。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为辟谣专家有效参与健康议题的谣言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指导,专家在反驳谣言内容时,应呈现具体的数据和背景知识、利用具体的语言策略,尤其是职称或知名度较低的专家,更应注重辟谣语言的具体性。
来源:谢鹏, 段嘉, 慕文龙, 曹勤伟. (2024). 具体还是抽象?健康议题中辟谣专家语言策略与受众态度转变. 国际新闻界, 46(6), 110–132. doi: 10.13495/j.cnki.cjjc.2024.06.009
】一位辟谣专家提供了具体的数字、大量的细节,另一位辟谣专家则采用更加抽象的、概念化的、简化的表达方式,你更愿意因哪位专家而放弃对谣言的轻信?
CSSCI期刊《国际新闻界》刊登了@重庆大学 等机构研究者的一项研究,他们对841名参与者开展了3个实验。结果发现:
①相较于更加抽象的语言策略(更多地使用形容词、模糊的非特定量词、关注未来的表达)而言,如果辟谣专家的语言策略更加具体(更多地使用精确数字、动词、关注过去的表达),那么,参与者感知到辟谣专家的语言典型性显著更高、专业水平显著更高,由此,对健康类谣言的态度发生了显著更大幅度的转变。
②然而,上述效应仅对专业资历较低的专家存在。研究者测试了两种不同资历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拥有15年临床经验的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vs. 北京一家二级乙等医院拥有1年临床经验的血液内科住院医师。
如果是前者(专业资历高的专家)发文辟谣,语言策略是抽象、还是具体,参与者对谣言的态度转变幅度没有显著差异。
只有当后者(专业资历低的专家)发文辟谣,上述效应才显著存在:具体语言比抽象语言更易促使参与者转变对谣言的轻信。
③当参与者感知到谣言作用对象离自己的心理距离较近时(例如你的家人),比起较远时(例如陌生人),上述效应更加强烈:具体语言比抽象语言更易促使参与者转变对谣言的轻信。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为辟谣专家有效参与健康议题的谣言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指导,专家在反驳谣言内容时,应呈现具体的数据和背景知识、利用具体的语言策略,尤其是职称或知名度较低的专家,更应注重辟谣语言的具体性。
来源:谢鹏, 段嘉, 慕文龙, 曹勤伟. (2024). 具体还是抽象?健康议题中辟谣专家语言策略与受众态度转变. 国际新闻界, 46(6), 110–132. doi: 10.13495/j.cnki.cjjc.2024.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