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

  • 少年伯爵
  • 2025-04-28 07:06:31
真正能感染海陆空动物的可怕嗜胎盘病毒

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 妊娠中晚期的孕妇朋友(尤其是第三孕期)需要特别警惕摄入(半熟/生猪肉/肝/生鹿肉/生鹿血/被生肉沾染案板处理过的蔬菜沙拉等),因为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是猪,尤其是家猪。在自然界中,猪被认为是戊肝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特别是HEV基因3型和4型在人类与猪之间有明显的跨种传播能力。除了家猪以外,鹿(梅花鹿)是排名第二的戊肝病毒自然宿主(因此不推荐生喝鹿血)。

如图3所示——戊肝病毒(HEV)对孕妇朋友危害极大(为了不排斥胎儿,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程序漏洞,导致戊肝病毒更容易复制),堪称最致命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急性肝衰竭、严重戊肝常诱发胎膜早破、宫缩、早产、S胎率15%、胎儿窒息等)。

它的嗜胎盘性来源于——准包膜型HEV病毒颗粒以非电位方式促进消化外组织感染,包括胎盘、肾细胞或神经元。

并且如图6所示——戊肝没有特效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疫苗是中国研发的戊肝疫苗)……

除此之外,自然界的戊肝病毒宿主还包括兔子、骆驼和老鼠……

实际上戊肝最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它还能感染鸟类和鱼类。

因此40年来,戊型肝炎病毒(HEV)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因,并且它是最早起源于印度水源型爆发的肝炎病毒。

HEV戊肝病毒为单链全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2kb,包含3至4开放结构框(ORF),由二十面体封装。ORF1编码所需复制的非结构蛋白。ORF2和ORF3重叠,分别病毒编码完成和出所需的衣壳蛋白和磷酸蛋白。额外的ORF4促进编码其中HEV-1复制的蛋白。

HEV病毒可以呈约30nm的无包膜病毒颗粒,或呈约40nm的准包膜病毒颗粒。HEV的两种形态,即无包膜型和准包膜型,都具有传染性。

大多数HEV是通过坑口途径传播。其中爆发于东南亚、非洲、和墨西哥的戊肝大流行主要由HEV-1和-2导致。大多数高收入国家流行以HEV-3和-4为主,通过直接受感染的食物和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呈进食型传播。

不过怎么说呢,免疫系统正常的健康人群而言,戊肝一般只导致轻微病情,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系统可以在2至6周内自愈,严重的话就上利巴韦林或者干扰素。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HEV戊肝病毒是RNA病毒,跨物种突变能力飘忽不定,比如在2018年全球首例鼠传人戊型肝炎确诊……

所以,远离生食,饭前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彻底熟食无忧。
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吃了带血猪肝引发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