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的四年级
- 毛栗子原来是糖果
- 2025-02-16 09:08:25
糖果的四年级 记录一下,赶在四年级下开学前,女儿的4000词第5册听默结束。过掉5册,两娃一共写掉了十几本英语本。我们每天都在用学习机,回老家也没停。
4000词第6册暂时不默了,离她阅读书目中在用的词汇太远,专业术语太多,听、读、写、说中交叉复现几率太低,意味着忘得会很快。
ket我们考了两次,第1次差3分合格,第2次优秀;下个月会先试一下小托福,也准备考两次起。
至少考两次是我跟她承诺的,一个是减轻压力,另一个是我发现她第二次考完ket后战胜了前一次的挫败感,出来后一直兴奋跳跃“这也太简单了”,找到了自我成就感。
我生糖果的过程九死一生,让两娃以2斤多的小小身躯来到这个角斗世界,我一直深感亏欠。这份亏欠持续多年,让我一直以女儿高兴为主要生活目标。
我帮她实现过很多高兴:多吃一颗棒棒糖,得到一个新玩具,养到喜爱的小狗,迈出国门去看看。
但唯有这次考过的高兴,是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
那一刻我在想:人的高兴有很多种,自我认可确实是由内到外闪闪发光的那一种。
让她从哪儿跌倒的,从哪儿再雄伟站起,这是很好的现实版挫折教育。
我们不参加初中择校,所以几年级考都行,参加这些标准考试主要是为了以考促学,查漏补缺。
像我们没考k之前,我一直把时间放在听力上,实际等真要考试,才发现阅读理解是她的短板。不过还好前面听得够多,转回到考试路线也相对顺利。
以前在西安,总觉得这些考试离糖果很遥远,等真正脚踏实地走下来,发现也没什么神秘的。
除了紧迫的中高考,英语学习路上,ket/pet/fce上面是雅思,小托福上面是托福。
雅思托福才是上海这边学生的英语长远目标,我在的教培机构,初中娃在准备大托大雅的也逐渐形成群体。
未来不止是留学,招聘求职也逐渐刚需,我最近去上图两次,也观察到馆里一多半人都在学英语。新一代的英语水平水涨船高了。
英语学习会一直在妈妈的陪伴下往前走,只要不介意妈妈在旁嗑坚果。
4000词第6册暂时不默了,离她阅读书目中在用的词汇太远,专业术语太多,听、读、写、说中交叉复现几率太低,意味着忘得会很快。
ket我们考了两次,第1次差3分合格,第2次优秀;下个月会先试一下小托福,也准备考两次起。
至少考两次是我跟她承诺的,一个是减轻压力,另一个是我发现她第二次考完ket后战胜了前一次的挫败感,出来后一直兴奋跳跃“这也太简单了”,找到了自我成就感。
我生糖果的过程九死一生,让两娃以2斤多的小小身躯来到这个角斗世界,我一直深感亏欠。这份亏欠持续多年,让我一直以女儿高兴为主要生活目标。
我帮她实现过很多高兴:多吃一颗棒棒糖,得到一个新玩具,养到喜爱的小狗,迈出国门去看看。
但唯有这次考过的高兴,是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
那一刻我在想:人的高兴有很多种,自我认可确实是由内到外闪闪发光的那一种。
让她从哪儿跌倒的,从哪儿再雄伟站起,这是很好的现实版挫折教育。
我们不参加初中择校,所以几年级考都行,参加这些标准考试主要是为了以考促学,查漏补缺。
像我们没考k之前,我一直把时间放在听力上,实际等真要考试,才发现阅读理解是她的短板。不过还好前面听得够多,转回到考试路线也相对顺利。
以前在西安,总觉得这些考试离糖果很遥远,等真正脚踏实地走下来,发现也没什么神秘的。
除了紧迫的中高考,英语学习路上,ket/pet/fce上面是雅思,小托福上面是托福。
雅思托福才是上海这边学生的英语长远目标,我在的教培机构,初中娃在准备大托大雅的也逐渐形成群体。
未来不止是留学,招聘求职也逐渐刚需,我最近去上图两次,也观察到馆里一多半人都在学英语。新一代的英语水平水涨船高了。
英语学习会一直在妈妈的陪伴下往前走,只要不介意妈妈在旁嗑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