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还没有入学的研究生的提交的学习计划...
- cinekino
- 2025-05-20 18:55:29
看还没有入学的研究生的提交的学习计划,给了一些回复。
看电影太多,毫无必要。精读一辈子有10部就可以,每部看几十遍,隔几年就看,当然这个片目就要值得考虑,这些电影要永远不过时,永远有原创性,永远对自己有特别私用的滋养(可以和你的灵魂做对话)。这个之外,如果要电影史框架,有一个100-200部也差不多,然后跟风跟热门也只有大热门要了解,其他就是看心情;
阅读量可以更大,而且不叫什么非专业的书籍,除去电影书籍(只写给学电影人看的那种书)才都叫专业书籍,你是一个创作人,不是只做电影的人。阅读可以建立几个支点,学科的支点,比如,社会学,比如某个领域的史学,要读到能够和那个专业的人对话的层面,这样才有真正的思维训练,否则很容易成为“碎片的、没有系统的、抽象词汇大杂烩式的思维习惯”。创作构建一个世界,最底层逻辑就是这个世界如论如何是自足和自洽的,在构建的语言层面也是统一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很重要;
大量的动手去写很重要,写作训练就要分两类,其一,为了写作而作的,观察日记、构思随笔、材料收集与分析,这一类也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的功夫;其二,一定要以完成为前提,以作品意识为前提的写作,也就是写作的成果是可以作为自己的作品示人的,每次这种写作必须有作品意识,而不是作业意识,必须有谋篇布局,必须有斟词酌句,一个创作者的“自我”确立的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就是作品意识的认知。在作品意识下,也可以诗歌,也可以短篇,也可以长片剧本,这就是时间规划和构思成熟度为前提; 电影工作者
看电影太多,毫无必要。精读一辈子有10部就可以,每部看几十遍,隔几年就看,当然这个片目就要值得考虑,这些电影要永远不过时,永远有原创性,永远对自己有特别私用的滋养(可以和你的灵魂做对话)。这个之外,如果要电影史框架,有一个100-200部也差不多,然后跟风跟热门也只有大热门要了解,其他就是看心情;
阅读量可以更大,而且不叫什么非专业的书籍,除去电影书籍(只写给学电影人看的那种书)才都叫专业书籍,你是一个创作人,不是只做电影的人。阅读可以建立几个支点,学科的支点,比如,社会学,比如某个领域的史学,要读到能够和那个专业的人对话的层面,这样才有真正的思维训练,否则很容易成为“碎片的、没有系统的、抽象词汇大杂烩式的思维习惯”。创作构建一个世界,最底层逻辑就是这个世界如论如何是自足和自洽的,在构建的语言层面也是统一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很重要;
大量的动手去写很重要,写作训练就要分两类,其一,为了写作而作的,观察日记、构思随笔、材料收集与分析,这一类也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的功夫;其二,一定要以完成为前提,以作品意识为前提的写作,也就是写作的成果是可以作为自己的作品示人的,每次这种写作必须有作品意识,而不是作业意识,必须有谋篇布局,必须有斟词酌句,一个创作者的“自我”确立的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就是作品意识的认知。在作品意识下,也可以诗歌,也可以短篇,也可以长片剧本,这就是时间规划和构思成熟度为前提; 电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