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Man

  • 吐槽电影院
  • 2025-01-28 19:25:11
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Man

看完《蛟龙行动》,一直忘不掉电影里很多画面。大到龙鲸号入海,鱼雷大战,水下激斗;小到一颗糖,一枚子弹,一个眼神。尤其是杜江的那双眼睛,在硝烟中仍然明亮清晰可辨,转瞬的眼神胜过万语千言。

我一直说能超越林超贤的,只有林超贤自己,能超越《红海行动》的,只有《蛟龙行动》。事实上,能超越“徐宏”的,也只有杜江演的徐宏。

电影开场,以一声“徐宏”打破沉默,一秒把我拉到七年前的红海;很快,又是徐宏的脸将我拉回故事新的时间线。第一句台词+第一个新镜头,显然,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 Man。正是随着他回归蛟龙小队,新老队友并肩,宣告新的任务拉开帷幕。

军事题材加上群像电影,注定每个人物的表达空间有限,因此更加考验演员自身的悟性、能力和所做的功课。从这个维度上说,杜江诠释下的徐宏既稳,又有惊喜。

《红海》中,徐宏的刚毅与温柔,就曾让我狠狠共情。到了《蛟龙》,我没想到这个人物还能走出完整而细腻的弧光。作为副队长,他为自己的判断导致队友的牺牲而懊悔自责,同时又要迅速承担起组织队友、制定决策的重任;执行任务,他要眼观六路,随时发现危机、消除危机;同时,他还是整个小队的定心丸,需要时刻关注队员的状态。因此,他有着非常复杂的情绪和丰盈的血肉。

电影里有个前后呼应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队友“钉子”执行任务时“玩心”重,徐宏为此批评过他那句“好得很”。严肃的眼神里,不仅写着对队友的要求和担当,还有对自己的反思和警醒。因为徐宏深知,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读档重来,一切要万分谨慎。当故事走到尾声,战损的徐宏从高处坠落水底,看得人非常揪心,他却用一句“好得很”安慰和鼓励钉子。那一刻,他眼睛里信念的光芒,透视着直面内心伤痕的勇气,让我明白了他的成长升级,并重新理解了何为英勇。

call back的不止心理状态,还有肢体语言。当年拍《红海》,杜江对自己就够狠,进组前特意请来专业教练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进组后更是全副武装地摸爬滚打。为了拍《蛟龙》,杜江提前一年开始训练动作,训练潜水,在进组之前就事先完成了“救援潜水员”的考核。

在深水拍摄动作戏,要面对水压、黑暗、复杂装备等诸多难题,最终,所有的努力都烙印在角色身上。看电影时,我发现徐宏的动作非常利落、有力,而且常常冲在最前方。潜入潜艇时,他就领头走在第一个,下水同样也是率先游进去,游得最远。这意味着,他潜水憋气的时间也是最长的,要不断挑战身体和心理的极限。

还有一场戏让我一眼惊艳:徐宏索降炸飞敌人。当他的身影从空中迎面而来,火光四射之间,有种燃起来了的爽感,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

这个动作肉眼可见的难,又是一镜到底,应该是全片难度最高的动作戏。注意一个细节:即使在索降过程中,徐宏的脊背也不弯折。这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训练到位、表演精准,更意味着杜江抓住了徐宏最重要的灵魂。既是有血有肉有担当,也是无坚不摧的信念感,这种意志力能感染到周围的人,甚至是大银幕前的你我。

从《红海》到《蛟龙》,一路见证了杜江在大银幕上的成长。我觉得他不仅仅在外形、气质上是硬汉赛道的佼佼者,更有一颗热血又细腻的心。无论是孤胆英雄,还是团队中的核心力量,他都能为作品注入灵魂。很期待“徐宏”之后,杜江还能点燃更多可能。蛇来运转春节档

蛟龙行动(2025)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Man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Man徐宏是从红海到蛟龙的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