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

  • 沈诚-平常心
  • 2025-01-07 03:56:57
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我觉得《雄狮少年2》里打戏角色,席尔瓦、肖张扬(甚至亚桑)都已经续写了一个好结局,再让他们打就是消费角色了,意义不大。我已经着手做新剧本,会花更多时间进去。为感谢大家支持。我贴一部分小说《借势:武术之秘》中的打戏吧。这本小说也是以上海为背景,男主也是武术家,他同样跟泰拳和拳击手战斗。这里贴一段男主对战泰拳的打戏:
--------------------------------------------------------------------------------------

男主角于升(图1)来到位于上海虹口的东洋街,在黑龙会的道场中迎战暹罗拳手姆当(图2中抬膝之人)。

泰语中,姆当是黑蛇的意思。姆当本名巴楞猜,以狠辣的进攻被对手称为黑蛇。时间一长大家便以姆当替代他本名。姆当身高一米六七,体重六十二公斤,对武者来说实在矮小。由于常年在野外操练,他肤色黝黑发亮,肌肉充盈,弹性十足。暹罗拳诞生自暹罗古战场,古称“奔南”,善用拳、腿、膝、肘进攻,有“八臂拳”之称。

早期暹罗拳采用缠麻打斗,麻绳可固定手腕,保护关节,质感粗粝。在一些特殊比武中,斗士还会在麻绳上粘满碎石玻璃,增加杀伤性,因此在暹罗拳私斗中死伤并不罕见。1928年,泰北拳王乃蓬一脚踢死高棉拳师,引发争论。为了文明化发展,暹罗拳进行改革,以西洋拳套代替缠麻作战,引入回合制度,将古武技变成一项现代体育竞技运动。老一辈拳师认为拳套限制了拳技发挥,五回合赛制抛弃了战场精神,令武者变得软弱,怒斥“暹罗拳已沦为贵族赏玩的游戏”。

姆当就是改革的最激烈的反对者。他在缠麻比赛曾连胜二十八场,击倒了其中二十二人,成为曼谷赫赫有名的拳台英雄。但在戴西洋拳套的比赛中,他却首尝失利。论实力,对方根本不是姆当的对手。在五个回合中对手始终不敢主动进攻,一边小跑一边利用身高优势打点,最后靠着毫无伤害性的比分判定获胜。姆当接受不了这样的失败,不顾劝阻,愤而离开拳坛。

姆当拳脚功夫过硬,早听说东方巴黎遍地黄金,希望以拳艺挣得钱财,荣归故里。

于升身高一米七四,体重六十九公斤,体格比姆当大出不少。

黑龙会的内田看向于升:“于升君,什么规则?”

于升斩钉截铁:“老规矩,打到一方倒下为止。”

内田用眼神示意姆当,伸出拇指在脖子上横划了下。姆当心领神会,点点头。

内田大声宣布:“比武,开始!”

于升双眸凝神,让力量充盈身体。

姆当脱下无袖外衫,上身赤裸,下身穿黑布短裤,光脚站在地板上。他双手缠麻,手臂二头肌上方绑着红色绳箍。这是暹罗拳手的护身物,名为“八戒”。“

八戒”由高僧开光,在战斗中有神佛加持之意。他肩头三角肌棱角分明,八块腹肌如鳄鱼背甲,小腿肌肉鼓起饱满似椰子,跳舞般提膝踩着节奏,踏着“三宫步”慢慢靠近。

“三宫步”是暹罗拳的基本功法,进则身法俱进,退则相随,可攻可守。姆当右臂抬至眉梢护头,左手前伸,翻掌向上,食指勾了勾,让于升攻过来。

于升见他左腿上下点地,知其腿法多变化,抬双臂防守,以“摩擦步”蹚水般缓步前移。“摩擦步”运足秘诀在一个“碾”字,如踩毒虫,借摩擦力发劲。于升想仗着体格强攻。

两人渐渐缩短距离,彼此身上散发出看不见的斗气,以拳脚为半径勾画出“战圈”,一旦入“圈”,战斗即刻打响。

相距三步时,姆当猝然踢出一招前蹬,名为“孟民撑船”,这一腿如匕首直插于升腹部。

于升下盘沉实,腹部始终绷着劲,姆当感觉一脚蹬在包裹着橡胶的岩石上。

拳谚云“宁在一思进,不在一思停”。于升挨一腿后,没迟疑停留,上步加速突进。

姆当迅速后撤,拉开距离第二腿再起,于升足下一弹,身体瞬间向后错开三寸。暹罗拳正蹬腿主要靠胯部寸劲发力,于升向后卸了劲,左手下落,扣腿往外一拨。

姆当的重心被拉偏,身子倾斜,霎时露出后背,于升抬手一招“鹰展翅”,挥掌劈向他的后脑。姆当听到风声,知道来不及回防,索性加速转了半圈,以转身反手鞭拳迎击。

只听“叭”一声,姆当的回身鞭拳弹开了劈掌,双方各退一步。

暹罗拳招式大开大合,为避免防守漏洞,特设“子母招”,招招相扣。刚才的反手鞭拳名为“天王掷轮”,是踢空后的“子招”。

这个照面后,姆当一改懒散之气,表情亢奋,双目放光,仿佛回到暹罗赛场,黑蛇真正要露出毒牙了!

他斜跨一步,左掌前撑,以掌遮面干扰于升视线,拧腰甩胯,右腿如一道黑色弧光斩裂空气,扫向于升脖颈。

这一脚不是撩上来,而是整个身体撞过来的!

于升目光始终罩住对手肩胯,见姆当身子一拧,当即向前迎去。“进则生、退则死”,后退有利于对手发力,生路只在主动“截”住对手。

于升左臂屈起如三角盾,想硬抗一腿,抓住他的脚。

可姆当的扫腿打在于升左臂上未有丝毫停滞,一抽而过,若刀刮鱼鳞,根本抓不住。姆当身似灵蛇,一脚之后迅速退到安全距离。

摸清对手的进攻路数后,于升主动抢攻,左掌挥出,抬手一招“云遮月”挡住姆当的视线。姆当以为对方要依样画葫芦,正提防着来腿,但他猜错了。

只见于升伸手一晃,左手仿佛在虚空中“抓”住铁环,身手互动,一下借力把身子拽上前去,势如插翅猛虎,右拳猛击对手面门。

这一击速度超乎姆当预料,措不及防,被狠狠砸中鼻骨。于升只感觉拳下一软,姆当鼻骨凹陷,鲜血喷溅。

“好!”一旁的顾嘉棠激动地挥了下握紧的拳头。

内田见于升瞬间以诡异身姿飞扑进身,这类奇招前所未见,心中一惊,瞳仁放光。

于升在意识中制造“虚空铁环”,帮助手掌定位,以手拉身,调动全身重力前扑。如将弹簧一端抛出,固定在一点,整条弹簧借着弹力向着定位点整体冲击,是“牵挂聚形,以势生力”的武术技巧。(图3演示)

多年来暹罗拳赛的历练让姆当压抑住本能,鼻骨虽断,但始终将注意力放在战斗中,伸手扣住于升的颈部,欲施展“箍颈膝撞”。姆当在箍颈瞬间暗含一个拍击后脑的隐秘动作,这也是暹罗拳中的小诀窍——连打带搂。

于升后脑被掌面猛拍,注意力一瞬分散,姆当趁机双臂夹紧,前臂死死贴住他下巴,借体重下压,整个人挂在于升的脖子上。

头领全身之力,于升脖颈被控制,如陷入捕兽夹的困兽,姆当立刻抬膝撞击侧肋。暹罗拳中的膝法不是直起直落,而是借助箍颈的拖拽,身体一“荡”将膝甩出来,用得是全身“合”力。

于升胸肋筋膜强健,挨了膝击只闷哼了一声。姆当左右连打两膝后,于升以“听劲”摸清他起膝节奏,挡住第三下。

姆当见状右肘上翻,借坠力下劈,肘尖擦刮过于升眉弓。暹罗拳有“肘过如刀”之说,这一肘胜似剔骨尖刀,切开皮肉,甩出血珠。

姆当打比赛时养成了下意识的习惯,一招得手之后本能放松,节约体能,调整呼吸。
于升岂会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他猛然上步贴靠,左臂插入姆当腋下,右手钩脖,抱紧、贴紧、跟紧,“三紧齐到”,使了招中国跤中的“别子”,拧腰将暹罗人摔出。

姆当没料到对方会摔法,脚下一空,如被旋风卷起,世界颠倒过来,天旋地转,脑袋磕砸在地板上,顿时眼冒金星,耳畔嗡嗡作响。

恍惚间,他像是回到了曼谷的庙会拳场,卧佛旁的乡亲正以掌拍地,催促他赶紧站起。

未等他分辨幻相,于升提膝抬脚,足跟挟带着腾腾杀气,狠狠跺向他的脸。

骨肉撞击声在道场内回响,令人胆寒。赤红的鲜血飞溅,喷洒空中。

姆当的下颚骨被当场踩裂,木地板上鲜血慢慢流淌。

于升抬起头来,左眉弓有一道醒目伤口,血顺着棱角分明的脸庞滑落,淌到刀刻般的下颚,汇聚成血珠滴落。

道场内众人鸦雀无声,只有血落在地板上的“滴答”之声。
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很多朋友想看打戏,让我再写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