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这其实是一封深夜情书

  • 陈婧霏19
  • 2024-11-26 12:37:49
OK,这其实是一封深夜情书。

《她不再幻想》是今年创作时间上最极限的一首 ,却意外成为了今年写的歌里的最喜欢的一首。
所以说,只有「好东西」才能给人好灵感。Good artwork is for good people. (当然后天发的二专里的歌我也都很爱,但它们基本是前两年写的)

十月底我收到了@邵艺辉 小邵同学的短信,“婧霏愿不愿意给我们的电影写首歌?“

“妈呀我可太愿意了!”

三年了,I mean, 距离《爱情神话》上映三年了, 我作为影迷的兴奋和作为创作者的兴奋缠绕在一起, 都浓缩在那句 “我的妈多忙也愿意!” 里了。什么狗屁矜持,不装了咱不装了哈。

那份独属于邵艺辉作品的气质—— 狡黠、犀利又轻盈灵动,底色铺满了温情和烟火味。还有她作品单位镜头下的信息浓度之高、颗粒度之细,都是我做为影迷对她新作品感到兴奋的原因。就像我一直深爱的作者导演们:伍迪艾伦,Greta, 阿莫多瓦等等,他们个人化的风格让我永远对他们的作品有信任和期待,永远会把他们出新作品当作那个月最期待的事情。

我记得十月的最后一天我看了片,非常喜欢,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除了灵气依旧之外,最让我惊艳的是《好东西》气质上的“新” ———它的电影语言是当下的当代的而且是国际的——这是我觉得当今在国内市场上非常难得却少见的(当然影片已经被从各种角度多分析了太多,我完全不专业也不懂啥,咱就主观地发表一下看法)。
除此之外,这部片子还有一种我最喜欢的神秘气质——一种“她有魅力而又深知自己的魅力”的那种魅力 —— 我就喜欢这种不羁的自信。骄傲但绝不傲慢。因为她自己比谁都会率先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松弛。

说回给电影写歌。
短时间内写好词曲的压力也很大 ,得对得起这么特别这么有意义的一部作品。
看到了茉莉的作文《我不再幻想》,我当时就知道,灵感就是她了。茉莉有点儿像我小时候:正直勇敢嘴欠阅读量一般(我一般她很好),认为自己很酷很特别,有点儿倔,但内心柔软过于敏感,有点儿小小忧伤的底色。她是片子也是社会的未来。她应该属于自由。我希望歌曲的视角是铁梅对茉莉想说但可能没有在真实世界说出口的话, 那也许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对女儿受伤的心疼、同为女性的共情和对女儿成长的期许。其实也想借铁梅之口,期望身边每一个“茉莉” 、“小叶” 、每一个“她”, 每一个“我”,都能更勇敢地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 成为自己的光,纵情活出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写了三种旋律,但立意都是从茉莉的作文出发,最后大家选了这个偏法式抒情的旋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可以说词曲唱我都满意。
也要特别感谢制作人陆希文同学的才华和耐心,两天就完成了编曲制作混音。

“不追逐谁会怜奖,不祈求谁能体谅。”
我私心最爱这两句,也是录音的时候最动情的两句,我想也是我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勉励 ——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不需要外界的怜惜和认可,也依旧在意我在意的人的理解体谅,但我知道,这是我要去的方向—— 让把主导权还给自己。

谢谢演员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生命力填满了角色。 铁梅,小叶,茉莉,小马,前夫哥。Everyone。每一个人都这么可爱。因为他们都是——大!活!人!

《她不再幻想》,送给每一位「好」朋友。新世界很宽广,但最近降温,还是请先记得保暖。


24.11.25

《她不再幻想》
词曲:陈婧霏
编曲/制作:陆希文

当你说不愿再幻想
我悄悄湿了眼眶
在这座荒诞游乐场
我们都一样彷徨

冲破规则的墙
推开认知的窗
飞过庸常 抵达月光

愿你把不安都松绑
目光永远倔强
无忧无惧纵情欢畅
新世界多宽广

不追逐谁会怜奖
不祈求谁能体谅
你是唯一 能照亮自己的光

这旅途也许依然漫长
让我为你轻轻地唱
只有你能 爱自己
像你最渴望那样

OK,这其实是一封深夜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