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D.A.成员观影repo
- 邓布利多军-DA
- 2023-02-07 04:53:26
春节影评大赛 看完流浪地球2的我
【《流浪地球2》D.A.成员观影repo】
*纯主观,有剧透慎入
*我以为我看懂了,但其实并没有
*所有进电影院的人都务必记得看彩蛋!!!
主题主旨:
没有了月亮还会有中秋节吗,离开了太阳系的地球还会是地球吗,数字化的生命还能被称为生命吗?
优秀的科幻片的归宿都是哲学,也可能是量子力学。
在刘培强中校出生第二天来看《流浪地球2》可谓是非常应景了,173分钟的电影情节刺激且紧凑。
虽说片名是《流浪地球2》,但情节却在《流浪地球1》之前,电影编年体的叙事串联起了相隔十几年的两次不同危机。从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开始,于最后一批行星发动机建造完毕结束,并且在彩蛋中通过MOSS联动呼应了前作的木星引力危机,至此,流浪地球世界观基本铺设完成,人类也终于带着地球踏上了流浪的旅程。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主视角不是影片中出现的任何一个角色,而是MOSS本身。
从制作方面来说,小破球2的视觉效果比上一部更为震撼、精致,整体完成度非常高,大场面如方舟空间站坠落、月球残骸袭击地球,细节如脑机接口、机械狗的刻画效果都令人惊叹。电影中实拍的场景较之前作也有所增加,这种维系全人类命运的氛围感和画面所呈现的细节度的融合让人在观赏之余也感到流浪地球的未来或许并非遥不可及。
这个世界对于末日、宇宙、维度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数字生命”这一议题的讨论也从机器人的诞生至今就在被学界和普通人津津乐道。这些元素被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样一个大背景中,郭帆导演仍然能够拍出全新的视角,了不起。
当然,小破球1和2都没有离开集体英雄主义的核心,“为了全人类”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真的有一群人为了美好的地球践行着这句承诺。那些毅然奔赴月球的宇航员,在殉难前仍遥望着家乡,虽然身边并无亲朋但他们知道此去前路绝非孤身一人。因为“希望在这个时代是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所以一定有人“选择希望”,所以这种在科学面前显得虚无缥缈的精神才能像接力棒一样传承一代又一代。
纵观历史,在生死存亡之际总会有两派人马争论不休,而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出现了两种方案: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电影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来讨论谁对谁错,从表面上看,两种计划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但电影在最后关头传达给观众的理念是,这两种计划或许是殊途同归的,他们从一开始的相互竞争到最后的理解融合无不体现出辩证的思维模式。两种观点的出现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不依赖于所谓的精密计算结果,人类自己的选择才是成功的关键。
刘培强在这部续作中依然承担了有亲情羁绊的典型英雄式人物,中国人的科幻作品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又硬核又温情,愚公移山式的冒险精神贯彻始终,理智与情感或许是科幻片中的永恒命题,正如前作中MOSS被摧毁前的那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爱往往是不讲理智的,这也是人工智能和有血有肉的人类之间最大的鸿沟。
在所有的感情之中,爱毫无疑问是最强大的武器。归根结底唯有人类才能拯救人类,人心是再高级的AI也没办法计算出的变量,你说对吧,550W?
最后涉及严重剧透和串戏的一个脑洞:
↓
↓
↓
↓
↓
升维需要能量,
月球发动机过载也需要能量,
MOSS真的没有往别的星系发射二向箔吗?
不然它的能量源我真的很好奇_(:_」∠)_
D.A.新春观影团成员
撰写:Hester
编辑:夕颜
你好春节档
【《流浪地球2》D.A.成员观影repo】
*纯主观,有剧透慎入
*我以为我看懂了,但其实并没有
*所有进电影院的人都务必记得看彩蛋!!!
主题主旨:
没有了月亮还会有中秋节吗,离开了太阳系的地球还会是地球吗,数字化的生命还能被称为生命吗?
优秀的科幻片的归宿都是哲学,也可能是量子力学。
在刘培强中校出生第二天来看《流浪地球2》可谓是非常应景了,173分钟的电影情节刺激且紧凑。
虽说片名是《流浪地球2》,但情节却在《流浪地球1》之前,电影编年体的叙事串联起了相隔十几年的两次不同危机。从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开始,于最后一批行星发动机建造完毕结束,并且在彩蛋中通过MOSS联动呼应了前作的木星引力危机,至此,流浪地球世界观基本铺设完成,人类也终于带着地球踏上了流浪的旅程。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主视角不是影片中出现的任何一个角色,而是MOSS本身。
从制作方面来说,小破球2的视觉效果比上一部更为震撼、精致,整体完成度非常高,大场面如方舟空间站坠落、月球残骸袭击地球,细节如脑机接口、机械狗的刻画效果都令人惊叹。电影中实拍的场景较之前作也有所增加,这种维系全人类命运的氛围感和画面所呈现的细节度的融合让人在观赏之余也感到流浪地球的未来或许并非遥不可及。
这个世界对于末日、宇宙、维度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数字生命”这一议题的讨论也从机器人的诞生至今就在被学界和普通人津津乐道。这些元素被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样一个大背景中,郭帆导演仍然能够拍出全新的视角,了不起。
当然,小破球1和2都没有离开集体英雄主义的核心,“为了全人类”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真的有一群人为了美好的地球践行着这句承诺。那些毅然奔赴月球的宇航员,在殉难前仍遥望着家乡,虽然身边并无亲朋但他们知道此去前路绝非孤身一人。因为“希望在这个时代是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所以一定有人“选择希望”,所以这种在科学面前显得虚无缥缈的精神才能像接力棒一样传承一代又一代。
纵观历史,在生死存亡之际总会有两派人马争论不休,而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出现了两种方案: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电影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来讨论谁对谁错,从表面上看,两种计划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但电影在最后关头传达给观众的理念是,这两种计划或许是殊途同归的,他们从一开始的相互竞争到最后的理解融合无不体现出辩证的思维模式。两种观点的出现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不依赖于所谓的精密计算结果,人类自己的选择才是成功的关键。
刘培强在这部续作中依然承担了有亲情羁绊的典型英雄式人物,中国人的科幻作品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又硬核又温情,愚公移山式的冒险精神贯彻始终,理智与情感或许是科幻片中的永恒命题,正如前作中MOSS被摧毁前的那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爱往往是不讲理智的,这也是人工智能和有血有肉的人类之间最大的鸿沟。
在所有的感情之中,爱毫无疑问是最强大的武器。归根结底唯有人类才能拯救人类,人心是再高级的AI也没办法计算出的变量,你说对吧,550W?
最后涉及严重剧透和串戏的一个脑洞:
↓
↓
↓
↓
↓
升维需要能量,
月球发动机过载也需要能量,
MOSS真的没有往别的星系发射二向箔吗?
不然它的能量源我真的很好奇_(:_」∠)_
D.A.新春观影团成员
撰写:Hester
编辑:夕颜
你好春节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