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品,在体现明显导演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电影依靠情节叙事的模式。与《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相比,虽然依旧采用了大量景深镜头与长镜头结合的方式,但却不拘泥于技法的显现,而是真正与叙事相结合,将多个角色与情节在一个镜头内表现出来,进行全面的叙事阐述,发挥隐形叙事的功能。无论是一家人一起吃饭,还是良多和母亲一起祭拜长子,抑或是面对被长子救下的男子,是枝裕和均用侯孝贤式的镜头方法强调了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对话中不停展露角色心理。
在《步履不停》中,角色性格的展现显然有了更加多面的角度,在去戏剧化的过程中更加体现出写实的感觉,在波澜不惊中隐藏着甚至有些惊悚的暗流,巧妙的将戏剧性藏身于深层的对话与感情张力之中。首先是电影对于细节的体现,这也是是枝裕和一贯对于用“物”状“人”的风格。作为最小的叙事单位,是枝裕和在叙事中不仅利用细节推进叙事进程,与此同时,细节在《步履不停》中还是一种意图的反映,玉米天妇罗,上下台阶与相扑手的名字,整部电影中细节随处可见,如同盘桓在故事内容建筑之下瞬间闪现,展现了强烈的,甚至是主要的影响,如是枝裕和所说:“那部影片除了细节别无他物。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在于细节。”
如果说《步履不停》在镜头与细节上延续了是枝裕和之前的导演风格的话,那么在叙事上则颠覆了是枝裕和的单向度叙事表现。虽然主要场景都是在家庭内发生,但是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为叙事创造了更多的维度延展,使得家庭成员在关系的疏离之间产生了新的叙事进度,同样也在家庭成员的对话之间补充了叙事内容。通过对话,《步履不停》慢慢编织出整个故事的全貌,甚至不同角色也在对话之间展现了隐秘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