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立项之初马特-里弗斯导演说自己为了完成这部电影看了很多蝙蝠侠的经典漫画,其实我是不信的,毕竟这种话几乎已经成为每个超英导演的例牌了。但是看完全片之后我觉得他确实是研究过的,有一些画面和设定是致敬和参考经典漫画的,整个电影的基调和风格也很对味。 讲回电影本身,《新蝙蝠侠》的设定是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第二年,新手义警刚刚出道。我们能看到一个愤怒的蝙蝠侠,面对小混混下手没有轻重,面对迎面而来的攻击也不会去躲闪,这个版本的布鲁斯-韦恩还没有学会忍术,还不能够潜行在黑暗里于无形之中击垮敌人。这里的布鲁斯-韦恩不像诺兰三部曲里的一样能够在黑夜白天两种身份之间完美切换,能够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去帮助自己,也不像扎导版正联里的那样苦大仇深人到中年力不从心。《新蝙蝠侠》里那套蝙蝠战衣仿佛是布鲁斯-韦恩逃避和发泄的方式,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因为父母的死,他对世间一切的恶都有着绝对的仇恨。他放弃了自己富家公子的身份,只存活在黑夜之中,漫无目的的对每一个罪犯进行“复仇”,发泄着自己的痛苦和愤怒。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像超人一样硬吃伤害的蝙蝠侠,可以看到一个永远没有planB的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的鲁莽少年。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能看到蝙蝠侠在剧末能够明白自己应该为什么而战,他感受到了阿尔弗雷德手掌的温度,感受到了民众信任的力量,也终于与自己和解,从一个执意活在那个枪响的夜晚的小男孩变成那个为了守护他人奋不顾身的黑暗骑士。 其实复仇的戏码不只存在于布鲁斯-韦恩身上,猫女、谜语人身上的故事同样离不开复仇。三个小时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蝙蝠侠、谜语人、猫女同样选择了复仇的道路但是走向了三个不同的结局。蝙蝠侠面对哥谭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择去拯救去救赎,猫女选择逃避,谜语人选择毁灭,三个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其实非常完整切合理。(因为涉及剧情就不过多阐述了。)。 从整部电影来说我个人认为《新蝙蝠侠》从服化道到选角到演员演技都异常的出色(好像dc的最近几年的超英电影不管质量如何这些都没拉跨过),包括此前引起争议的黑人戈登和猫女,看起来完全不出戏,尤其是猫女,与角色巅峰海瑟薇的性感相比,新版猫女从形象到动作可以说是妖艳,既符合剧中人的工作设定也符合猫女的角色形象(特别是走路时候扭起来的模特步确实是有点东西)。剧情上《新蝙蝠侠》回归漫画本源的侦探设定,三小时的时长里对打斗和特效极其克制,几乎所有打斗都是为了推动剧情和烘托氛围(奔着激光特效和炫酷打斗去的观众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了)。而且少数的打斗场面里也留下了不少个人认为比较漂亮的场面,例如走廊战神以及法尔科内追车戏码最后熊熊大火中冲出的蝙蝠战车。至于推理方面,虽然《新蝙蝠侠》没有采取较为传统逻辑较为缜密严谨的本格推理,但是也没有儿戏,没有机械降神,谜语人的几个谜语也比较巧妙。虽然不至于让人爽到拍着大腿惊呼,但是也会让人期待下一个迷题的解开。顺带提一下《新蝙蝠侠》的镜头语言,个人感觉是最近几年除了《小丑》之外最顶的超英电影了,把哥谭的糜烂和事态的紧张展现的非常好。
顺带说一个蝙蝠侠粉丝都会感兴趣的点,就是不杀原则,与诺兰和扎导的避而不谈不同,《新蝙蝠侠》中提到了不杀原则,但是没有一句大道理,不同于各种教条式的背书,反而电影用剧情让感受到了蝙蝠侠不杀原则的逻辑,个人感觉还算是阐述的很舒服很自然让人信服的。
夸完之后还是得说说缺点:1.全片介绍人物、剧情为了不影响影片节奏极为克制,没有直接塞到你嘴里的人物介绍。《新蝙蝠侠》里韦恩夫妇没有再在荧幕上死一次,赛琳娜的身世、戈登局长和蝙蝠侠的关系、阿尔弗雷德和布鲁斯-韦恩的相处模式全都是随着剧情一点点推进慢慢展开的。这一点可能对不了解蝙蝠侠的路人观众不太友好。2.推理模式略显单一,推理过程贪多嚼不烂。在影片的前半段其实导演还是展现了在谜语人谜语和机关设置以及蝙蝠侠推理过程上花的功夫的,但是影片到了后半段随着赛琳娜、企鹅人、法尔科内的戏份变多,以及大场面的需要,推理的部分只能一点点弱化。个人感觉比较可惜。3。没有给蝙蝠侠足够的高光时刻。作为一个新手设定的蝙蝠侠,这一部的蝙蝠侠略显苦逼,虽然聪明但是还是个初成义警的愣头青,就算能破解谜题也是全程被谜语人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设计一段密集且快节奏的蝙蝠侠似乎是想到一切走在谜语人前面的桥段,哪怕最后被戳穿也能够在影片之中给观众一个较为集中且简单的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