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34届金鸡奖上,刘烨主演的《守岛人》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张艺谋也“艰难”的拿下了第十座金鸡奖杯。虽然提名名单公布出来的时候槽点很多,但是获奖名单确是实至名归,无论是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看度依然保持了金鸡奖的专业水准。
迟迟没有去评价这份获奖名单,是因为我花了些时间去扒了一部低调的获奖影片《冰下的鱼》,这部片子还没上映,信息量也不多,所以它是如何获奖的?他讲了什么?让我愈发好奇。毕竟东北大多是抗战题材,民生题材获奖的几乎是第一个。所以带着“好奇”,终于挖到了这部电影的获奖密码。
我发现这部片子不仅拿了金鸡奖,还同时提名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美术。三个重要奖项的含金量,直接体现了影片的内涵和观赏性,也就是说,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故事本身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此之前,它还入围了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制作中”项目、2020年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2021年先后孟加拉达卡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以及第4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第三年龄”展映单元。不得不说这份成绩单还是很亮眼的。
我们都知道虽然中小成本电影的经费少,市场也不好,但是每年产出的中小成本影片仍有上百部,所以中小成本这个奖项的竞争并不比商业大片小。再加上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金鸡奖40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想得到专家评委们的实名投票更不是件简单的事。
影片在演员的选择方面,可以说保守慎重。影片由82岁高龄的艺术家高放和中年演员周波领衔主演,虽然两位演员在娱乐圈的存在感不强,但都是实力派老戏骨,不仅演技抗打,对于家庭情感题材也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单从曝光的海报就能看到满满的内心戏。
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北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地域性强,带有一定的乡愁色彩。主人公是80岁老母亲和中年儿子,显然没有去刻意迎合市场,难免在受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影片整体的地域性和人物关系却显得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
关于电影的内容和表达方面,起初看到简介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甚至让非常不理解,让年迈的母亲到工厂浴池洗澡,完成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很难吗?居然难倒了身为中年人的男主角。但当我看了导演在采访中谈到的创作初心,和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观众对于该片的影评后,我才明白这背后的深意……
张力导演谈到创作初心时曾说,父亲的突然离世,剩下八十岁的母亲,该怎么去照顾和关怀老母亲?让他开始思考并创作了《冰下的鱼》。“洗澡”这件事儿对年轻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但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呢?去哪儿洗?怎么洗?谁给洗?导演巧妙地通过“洗澡”揭露了老母亲空虚的精神世界、北漂子女隐匿的压力、亲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及中年人的压迫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虽然没看过电影,但是通过金鸡奖的评价也让我感受到了影片的力量。
专家评委是这样评价“《冰下的鱼》展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本色质感,聚焦了老年人的生命尊严和中年人的生存危机感,把百姓生存状态和人性温暖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实话“生命尊严”这个词真的戳到我了。老人的生命尊严,甚至年轻人的生命尊严,都是当下值得思考的话题。可见影片对于人性的探讨还是非常深刻的。毕竟越是来源于生活的情感,越能直击人心。越是“尖锐”、“扎人”才越能唤醒人们内心更深层的思考。或许这就是影片打动金鸡奖评委们的理由吧。
其实在有限的创作经费下,还要保持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是非常艰难的。虽然文艺片的市场一直比较尴尬,但我个人还是比较期待这部片子,毕竟市场不只需要商业片。也期待有越来越多坚守艺术初心和人文温暖的优秀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