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月,一部叫《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上线。关于詹姆斯·卡梅隆这个人就不用再赘述了,想着《阿凡达2》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否一见,卡梅隆却拍起了纪录片?!一看这个纪录片的阵容,各路著名科幻导演和演员都齐齐到场,不得不佩服卡梅隆老爷子的人脉之广。
今次要聊的主题是外太空,让我们来看看《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也算是借题发挥吧。
外太空可谓科幻的永恒主题,就像爱情之于青春故事一样。在纪录片里,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说宇宙的概念来自于他的父亲,当他还是孩子时就带他仰望星空,在他心里种下了科幻的种子。自古以来,太空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当人类通过地理大发现为世界画上了具体清晰的轮廓之后,外太空便成为了人类探索的下一航站。受限于人类科技,直到二十世纪,人类才离开了地球表面,登上了月球,开始了人类迈向宇宙的伟大征程。外太空似乎不再神秘,人类自信地认为,探索宇宙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乐观反映在了太空歌剧之中。太空歌剧这一名称起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是对末流小说的一种蔑称,用以区分较好和较次的科幻作品。到了七八十年代,一些新生代作家为太空歌剧正了名,并赋予了其新的含义。太空歌剧不用按照严格的科学技术原理来进行故事的构建,而是展现宇宙奇观和跌宕起伏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部太空歌剧电影横空出世,在当时掀起了一波巨浪,它就是《星球大战》。此后,《星战》系列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巨大反响,直到2019年,它的续集还在推出。
经典LOGO
标志性武器——光剑
《星球大战》可以从多方面来审视它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它作为一个横跨了四十余年的IP,具有宏大复杂的世界观架构和史诗叙事,更不用提它有数不胜数的同人作。我们总是感叹天行者家族的故事,也津津乐道外星种族的多元交融。其次,它的商业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近年来,IP这一概念越来越被重视,各家文化娱乐公司都想打造自己的IP,并以此进行产业链的布局,从而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星战》作为超级IP,既有着电影、漫画、动画、小说等内容储备,也有游戏、玩具,周边等完善的产业链,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数以亿计的粉丝,其商业价值非常巨大。另外,《星球大战》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星战》第一部电影可谓开创了电影特效的先河,工业光魔就是《星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所创立,并且参与了《星战》的特效制作,开创了电影特效行业。除了电影行业,《星战》对社会亦有很大影响。上世纪冷战末期,里根总统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而现在,光剑、千年隼号和黑暗君主等星战元素早已成了流行文化的符号。
《星战》并非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缔造者乔治·卢卡斯在纪录片中说道:
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凭想象就十分完善,这是一个人见过的所有事物的积累。然后,当你将这一切消化,转变为自己的东西,选用所有好的部分。
《星球大战4:新希望》就有许多作品的影子。开头经典的滚动字幕借鉴了《飞侠哥顿》;一些桥段借鉴了黑泽明的经典武士电影;在一些情节上还受到了牛仔电影的影响。
乔治·卢卡斯在《星战》中还开创了“二手未来”的概念,打破了未来总是闪亮的,完美的这一观念。在《星战》里沙漠履带车锈迹斑斑,一切都破败不堪,这些细节给观众一种真实感。
虽然近几年的后传三部曲电影拍得不尽人意,但还是为这个老IP注入了新的活力。《星球大战》系列作为太空歌剧的代表作品,带给我们的是灿烂的多元外星文明、绚丽奇妙的视觉体验和一段段鲜活的故事。
I am your father!
看完了古典乐观的太空歌剧,再来看看严谨现实的太空片。近几年来,随着物理学、天文学等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依据严谨的科学知识而设定的电影,《星际穿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星际穿越》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筒,讲述的是近未来由于地球生态恶化,人类不再仰望星空,而是为生存而奔波忙碌。前NASA宇航员库珀在家务农,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NASA前成员还在秘密进行一项拯救人类地计划。他们在土星附近发现了神秘的虫洞,并计划派宇航员穿过虫洞寻找适宜居住的星球。库珀最后决定告别女儿,和另外几名宇航员一起搭乘宇宙飞船前往遥远的星系,考察最有希望的三颗星球。
《星际穿越》片长将近三个小时,但是却能让人不感到枯燥无聊。诺兰请来了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来作为电影的科学顾问,在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是实打实的硬科幻。
电影里作为拯救人类关键的虫洞就很有意思。
虫洞概念图
电影里一位宇航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一张纸上画上A,B两点,正常走法是从A到B沿着平面过去。把这张纸对折,使得AB两点之间形成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虫洞。
主角库珀在穿越虫洞时似乎看到了自己,和结尾的情节对应上了,这里涉及到了高维空间。在电影结尾,主角掉到了五维空间中。那么,五维空间是什么?
三维空间是我们熟悉的,我们就是三维生物,放眼望去皆是平面。而到了四维,又多了“时间”这一维度。再往上到了五维,变成了能量无界限,时间和空间没有了界限,你可以改变思维的选择,达到你要的结果。
库珀在这个空间里看到了自己女儿房间的时间因果,并给出了提示,使女儿破译了方程,拯救了人类。
不只虫洞、高维空间,《星际穿越》还为我们展现了黑洞奇观。
电影里的黑洞
在电影上映之时,也就是2014年,人类还没有直接观测到黑洞。直到2019年,人类才看到了这一天文奇观。
2019年的黑洞照片
这部电影在厚重的科幻外壳下包裹着亲情的精神内核,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库珀父女的故事充满温度。冰冷宇宙之下是人类的温暖情感,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人文关怀。
如果想寻求刺激,太空片也可以玩玩惊悚和恐怖。太空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虚无黑暗的,那夸张的天文尺度总能给人震撼。洛夫克拉夫特打造的克苏鲁神话就体现了他的宇宙虚无主义,人们在宇宙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无力。当把恐怖元素与太空科幻结合,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带给人以巨大的恐惧。《异形》系列便是太空恐怖片的佼佼者,汉斯·鲁道夫·吉格尔打造的异形形象融入了生物机械和性心理学,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在纪录片里,《异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就说异形的灵感来自于《死灵之书》里的一张画。而有一部叫《黑洞表面》的电影,以血腥的场面和诡异的氛围带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恐惧。
《黑洞表面》的导演是保罗·安德森,他后来拍摄了《生化危机》系列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等电影。该片卡司有“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和“恐龙先生”山姆·尼尔。
该片讲述了近未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断,一艘名为“新领域号”的宇宙飞船消失于海王星附近。七年后,“新领域号”突然在海王星发回讯号,内容疑为求救。“新领域号”的设计者威尔博士搭乘飞船前往营救,但等待他的是无尽的恐怖……
这部电影给人以两层恐惧。第一层,就是生理上的恐惧。在一行人来到“新领域号”时,到处都是船员们狰狞的死状。当他们翻看录像带时,看到的是发疯的船员们自相残杀,充满着邪典电影的味道。
第二层恐惧,即心理上的恐惧。在用一系列血腥的场面冲击观众的感官后,就是对其心灵的渗透。“新领域号”要执行的任务是穿越黑洞(或虫洞),它有着新型引擎,能够制造黑洞。“新领域号”似乎进入了一个人类未知的空间,七年之后又回到了太阳系,发出求救信号。
黑洞引擎
有一个推测是,“新领域号”飞船到达的未知空间正是某种精神体(外星生命)所存在的地方,飞船里的人被这种精神体所影响而发疯。七年后飞船回到了太阳系,并向发出了求救信号,这是精神体想要和人类进行接触(吞噬?)。看完电影后我们会对“新领域号”有着许多猜测,越是想弄清楚它的真相越会感到恐惧,到底,是“新领域号”船员们的集体臆想,还是真的存在精神体呢?
最后,让我们来致敬经典。说起太空电影,就绕不过一座大山,它就是《2001太空漫游》。正如乔治·卢卡斯在纪录片中说道:
据我所知,《2001》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影片。
这是一部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打造的经典科幻作品,上映于1968年。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会诞生出如此超前的电影,要知道美国在1969年才登月成功。
电影的开头是一群猿人的故事。在猿人生活的地方突然矗立着一块神秘的黑色方碑。
猿人们对这个方碑感觉很惊异,纷纷过来抚摸察看。镜头一转,一个猿人注视着一堆骸骨,仿佛在思考什么。伴随着配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它拿起了其中一根骨头,向这堆骸骨砸了下去。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这标志着猿人开始使用工具,文明的曙光出现了。
后面是两群猿人在争斗,触摸了方碑的猿人手执骨棒轻易就打败了另一方没有武器的猿人。随后,拥有骨棒的猿人将骨棒扔向空中,镜头一切,一艘长形宇宙飞船出现。
这是一段非常出名的蒙太奇镜头。从原始人类的骨棒到宇宙飞船,库布里克将人类几百万年来的发展进行了高度概括。
说到镜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下的太空漫游构图十分有特点。在以白色为基调的场景里突出颜色鲜艳的物体,视觉效果非常惊艳。
抛开这些“硬件”,《2001太空漫游》的“软件”也同样引人注目。电影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为了探寻方碑的根源,人们开展了登录木星的计划。在飞往木星的途中,飞船上的人工智能霍尔发生了错乱,杀死了四名船员。主角大卫一怒之下强行关闭了霍尔,独自一人飞向了木星,此时,方碑又出现了……
影片发展到后面非常的意识流,大卫进入了一个奇特的房间里,并且经历了生老病死。最后他变成了婴儿的状态,在宇宙中看着地球,全片结束。
影片的结尾晦涩难懂,库布里克似乎想要表达一种哲思,但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疑问。神秘的黑色方碑是什么?为什么霍尔会叛变?大卫最后进入的房间是什么地方?种种问题,都给观众以思考。或许,库布里克想表达的是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伟大吧,正如黑色方碑赋予了猿人智慧,我们也只是宇宙偶然的产物,聚居在银河系第三悬臂上的一颗小小的蓝色星球上。
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宇宙符合我们的一切幻想,它是巨大的未知空间,我们可以在上面投射我们的幻想、理念和社会学。而且,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构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或者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视作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卡梅隆如是说。是的,宇宙是我们人类还未熟悉的地方。普通人因为眼前的生活已经无暇顾及天空了,你有多久没有看过星空了?
然而,宇宙总是能够让我们充满无限想象,让我们去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总是在探讨我们的宇宙,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一种可能。
敬科幻,敬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