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升级电影学术平台,助推电影强国建设

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     2021-12-11      0

首页 > 电影

​​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学会副主席


       首先,作为《电影艺术》的读者和作者,十分感谢这份杂志多年来对我的支持与厚爱。这次座谈会的议题之一是探讨这份全国领先的电影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策略,我认为对该议题的探讨有必要且很重要。

      我们需要看到探讨这一议题的特殊时代背景,这个背景就是中国提出了在2035年也就是十四年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明确目标,而这个“大目标”必然包含了建成世界电影强国的“小目标”。中国建成世界电影强国的时间,或者在这之前,或者在这之后,或迟或早总会建成。但世界电影强国不是“躺成”的而是建成的,依赖于扎扎实实的建设,其中就应该包括电影学术的建设。中国要想跻身世界电影强国之列,除了必须在电影创作、电影制作、电影营销、电影放映和电影鉴赏等若干方面满足世界电影强国的基本指标以外,在电影学术发展上也应尽力达到,乃至超越国际水平。尽管世界电影强国的具体指标包括哪些还需我们专门研究,但电影学术的相关指标几乎是确定的。电影学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不必然与世界电影强国的目标相关,但一旦把世界电影强国作为自觉的发展目标去追求,那么电影学术强国这一目标就是必须考虑和志在必得的。

       着眼于将《电影艺术》发展为走在世界电影强国建设前列的中国电影学术平台,我想到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学、中国电影文献学以及电影史料学研究。第二,加强中国电影理论和中国电影理论史的研究与建设。第三,加强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批评研究。第四,加强中国电影观众研究。第五,加强中外电影关系研究。第六,加强中国建设世界电影强国的专题研究,包括关于世界电影强国发展之路,世界电影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建设世界电影强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电影杰作,中国电影风格、流派、思潮、类型等研究。第七,建设英文版电影学术期刊,既要借鉴世界电影强国的优秀学术成果,也要向国际输出中国本土的电影学术理论。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