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影片,红色战争主旋律电影《一件棉袄》在榆林市中影爱国者国际影城举行首映礼,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部长曾德超、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以及榆林市、榆阳区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出席本次首映礼。影片由榆林市榆阳区文化旅游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陕西博金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西安博雅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摄制,知名编剧芦苇担先生任监制,新锐导演高小卫执导,青年编剧张光辉高小卫担任编剧。
影片历经一年的拍摄制作,这部全程在榆林市榆阳区取景拍摄的电影,正式与广大影迷见面。影片《一件棉袄》用70年的时间线索,回顾了老兵褚德信一生的革命生涯,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褚德信(原名褚顺子)被心向共产党的郎中高德信感化,以一件解放军棉袄救命,从此改变信仰,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曲折故事。褚德信原名褚顺子,1940年,褚顺子的父亲被日寇抓去当了劳工从此杳无音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换取两块大洋给母亲治病,顺子不明就里成了一名国民党兵,然而多年的从军生涯却没让褚顺子萌生一丝的自豪感,反而成了百姓口中的“黄皮狗”。
1947年冬,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打响了第二次榆林战役。此时,身为国民党排长的褚顺子带着七个弟兄在战斗中被解放军击毁,其中一个小兄弟身负重伤。褚顺子一边躲避解放军一边四处寻找郎中救治战友。期间,他们巧遇当地郎中高德信,顺子好话说尽让高德信救治伤员。奈何小兄弟伤势太重,高德信也无力回天。副排长胡彪怀疑郎中师徒二人是解放军的奸细,借机要杀害高德信,被褚顺子阻止。他最终放了高德信和徒弟一条生路。这时,褚顺子他们和伪装成国民党军的解放军侦查连相遇,伺机逃跑中,褚顺子落下悬崖,重伤昏迷,再次遇到高德信师徒二人。高德信无法见死不救,遂向附近的解放军求助,解放军首长将一件棉袄和几斤小米送给高德信,靠着解放军的帮助高郎中救活了褚顺子,顺子得知真相后和高德信师徒二人成了亲如兄弟的患难之交。
就在三人准备各奔东西时,褚顺子和高德信又遇见国民党部队,因为褚顺子身穿解放军棉袄,三人被抓。经过长官的验明正身,褚顺子发现不杀他的理由竟然是让他身穿解放军的衣服去给国军当诱饵,横竖还是死。于是褚顺子历经艰险,救出高德信逃跑,在战斗中高德信中弹牺牲,临终时他告诉褚顺子,带上这件棉袄去找解放军。后来,褚顺子带着高德信的遗愿,穿上那件解放军棉袄,投奔了解放军。
作为一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红色题材的战争片,该片故事来源于真实历史背景,剧中人物形象,战斗场景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故事情节曲折复杂,人物经历颇具传奇。全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优待俘虏、教育解放兵,使其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该片编剧、导演高小卫坦言,他曾有机会采访过多位老兵,他们历经战火洗礼一路走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穿上军装风采依旧,讲起战斗故事依然历历在目。他们中间就有和褚顺子一样,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感化,弃暗投明,涅槃重生,成为正义之师!在和平年代里,他们不忘初心,深藏功名、以身垂范、教育子女、奉献社会,他们是一群令人无比尊敬又可爱的老人,或许只有在他们穿上军装,戴好勋章时,才能依稀闻到他们身上残留的战火硝烟。
为了唤醒大众崇尚英雄,让全社会都记住这些可爱的老兵,不忘历史,砥砺前行。高小卫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剧本创作,最终将《一件棉袄》搬上荧幕。影片将故事的发生地选在了陕西榆林。榆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这里传出了伟大颂歌《东方红》的曲调,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这里造就了数不尽的英雄,流传出讲不完的故事。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报界宗师张季鸾,一代义商爱国主义人士胡星元,都是这片土地培育出来的时代骄子。
为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于加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的部署,红色战争题材电影《一件棉袄》在榆林这片革命热土应运而生。为了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剧组邀请曾饰演孙中山、邓小平的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在影片中饰演老年褚德信;著名青年实力演员张笑君饰演青年褚顺子;以及演员王建军、王新中、杨云棹等联袂出演。“老戏骨”带“新人”,众多实力派演员的参与也让该剧在一众红色主题影片中充满了看点,影片温情的表白和真实的情感渲染,让观众在这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一件棉袄的温暖。据悉电影《一件棉袄》将在近期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