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人单独介绍,一定不会想到,这部电影是诞生在1997年,导演大胆的构思和想法使整部影片充满了未来风,科技风。
影片中,男主角肖恩与反派斯凯特洛伊的仇恨渊源甚深,主角为了抓捕特洛伊,费尽了脑力,甚至无暇顾及家庭,他几乎抛弃了一切,甚至是生命!在抓捕过程中,他不怕危险,以身试险,几次差点丧命抓捕途中,可见,主角对反派的恨意是发自内心的,是无可比拟的,毕竟,自己的儿子丧命在他的手中,也正是这一点,驱使着肖恩不断的前行,努力,不放弃一切可能。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特洛伊必须死!
特洛伊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变态,极度好色,杀人不眨眼,功夫了得,精神看起来非常不正常,整天嘻嘻哈哈,吆吆喝喝,精力貌似用不完,人物塑造的像《蝙蝠侠》中,蝙蝠侠的对手,小丑。正是这个角色,使整个影片充满了喜剧和绝望性,肖恩需要和这样一个变态的敌人做对手,又被特洛伊得逞,使用了肖恩的脸,处处都体现着特洛伊的狡诈,阴险,但他的一些举动和话语,又使得观众会心一笑。
得知特洛伊还有更大的阴谋后,他更是伤心欲绝,主角刚刚向家人保证过,所有的事情都告一段落了,以后会陪在家人身边的,可是,主人公的英雄主义和警察精神,又再一次驱使着他去完成另一项任务:与还没死亡的特洛伊换脸,然后打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置地点!在换脸完成,拆开纱布的一瞬,男主角几乎崩溃了,那张脸不是他的,是他的杀子仇人,是多少年来他的肉中刺,是他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是现在,我却是“他”!通过“换脸”这种戏剧性的技术,充分的描绘出了主角内心的纠结和落寞,但他也明白,这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
卧底并不顺利。肖恩虽然对特洛伊了如指掌,但还是漏洞百出,被目标开始怀疑,他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到底是谁?然而,更令人想不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特洛伊苏醒了过来!这一幕,几乎所有观众看到都倒吸一口冷气,这怎么可能!?这一个惊喜的转折,充分的吊住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的观影欲望更强,更想知道之后发生的事情,乃是整个电影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一个部分。特洛伊苏醒后,明白了自己的脸被换掉了,于是,他换上了肖恩的脸。
在肖恩真以为完成任务的时候,特洛伊来看他了!
准确的说是“肖恩”来看“特洛伊”了!
男主角在看见“特洛伊”的一瞬间,内心世界几乎彻底崩溃了,看着对面的仇人正使用着自己的脸对自己嘻嘻哈哈,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他非常清楚,他要想再出去这个监狱,是非常难了!观众可以看到尼古拉斯·凯奇的精湛演技,导演运用特写镜头,将肖恩看到特洛伊时那个恐惧、失落、担心、绝望的内心和扭曲的面孔拍的淋漓尽致,人人看了都能清楚的体会出肖恩当时内心的痛苦和难过。
主角没有被打倒,他想证明自己,活下去。越狱后,他去寻找特洛伊的同伙,同伙很欢迎他的到来,可是,特洛伊却发现了肖恩的行踪,派遣特警去围剿整个黑帮组织。在激烈的枪战过程中,特洛伊的儿子是那么的吸引人的眼球,在那样的紧张的环境中,他戴着耳机,听着歌,活在自己的那个世界中,仿佛与他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瓜葛,将他放在当时的环境中,与周围的警察和黑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时不时的从孩子的耳机中放出,与环境中激烈的枪声是十分的不相称。孩子是无辜的,是自由的,是快乐的,他可能是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而那些大人就不一样了,这一幕幕充满了讽刺和浓浓的温情。
肖恩与特洛伊的决斗中,他俩互相对着一面镜子,镜子分别投放着他们互相的面孔,而他俩又同时在此停顿了一下,毕竟,镜子里的自己是“敌人”而镜子后面的敌人是“自己”,两人同时楞了一下,也正是这一个镜头,将整个影片的精髓演了出来,此时的环境是那么的阴暗,光线那么的弱,岂不是二人内心此时黑暗的最好证明所在?镜子破碎的一瞬间,正表示着他们两个对自己的伪装的剥离。
之后,两人都参加了葬礼,此时的音乐很低缓,没有高潮,画面柔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静,和平鸽在飞翔,教父在为逝去的人祷告,一切都是那么轻松,平常,安静,而这也正预示着,最激烈的对决马上就要上演,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一段的战斗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两个人的仇怨终于要在这个时刻了结了!
特洛伊死了,肖恩活了下来并最终换回了脸,回到了家里,在他妻子见到他的时候,她还是楞了一下。不知是否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和仇人的生活后,还未调整好自我,未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影片让人对自己发出了深深的思考,是身份重要还是内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