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人,魅力与生俱来,无处躲藏也无需躲闪。
会讲故事的电影,魅力同样无处施展,犹如无处安放的灵魂,肆意自由、无惧无憾!
《扬名立万》如是。导演的叙事能力让人惊叹,最终呈现出来的片子也确实精彩!并非完美到极致毫无破绽;而是即使存在瑕疵也无法忽视的精彩绝伦。“值得买票二刷”的说法,算得上真实客观。
以前每看完一部片子想要写些什么用做纪念时,脑海里总会不合时宜的跳出“又不是专业影评人,写那么多文字太做作”之类的声音……慢慢地到最后,曾经的那些真情实感无一例外的,被自己亲手扼杀在了摇篮,无一幸免。
但今天当我又一次想要写点什么时,那个声音竟奇迹般地没有出现。于是,零散的文字从此有了交集,到最后交织成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观影笔记》。
不得不说,上映初期的“暴风式好评”虽然提升了电影相关话题的讨论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电影本身的路人缘。这种过于“一边倒”的正面评论不仅容易被视为片方的心机式“口碑营销”,还迫使影片被动的面临观众好感度骤减、票房惨淡的风险。
图片来源:微博相关话题截图
错过观影高峰,才“若有似无”的选在今天买票去看这部电影。显然,我是“好感度骤减”星人。其实,开始决定买票去看时,“探究”的意味要远超于所谓的「电影情结」。而探究的点也无外乎:
▸ 这部上映至今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究竟拍的如何?
▸ 它是否真如众人所说那般的“值得回味” ?
但真正让我“转战”院线并主动买票去看的原因,绝非网上“口口相传”清一色的好评;也无关于日渐可观的高票房;而是某天我无意间在微博上刷到的,早已被各种转发的几个电影预告片段。梦蝶(邓家佳饰)那欲说还休、恰到好处的落泪、夜莺(邓恩熙饰)出道前站在自家窗边的那惊鸿一瞥……短短十几秒的画面,看似毫无逻辑关联,但又隐隐勾勒着故事轮廓。就这样,我那“害死喵”的好奇心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勾起,且一经激活便再无法泰然处之。
图片来源:电影《扬名立万》官方海报
当然,片名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看起来干脆利落,但却能让人浮想联翩又琢磨不透,甚至还可以激发出意识中某些不可明说的“迷信”想法。(大抵就是:“鬼打墙”的寄希望于看过影片后,自己可以如片名一般)
图片来源:电影《扬名立万》官方微博
早前关于这部片子网上就流传了许多“一刷没看懂跑去二刷”的说法。这也致使我在正式观影前,十分“笃定”的预判自己肯定也看不明白。但事实却是,我不仅看懂了,还被其完全带入了。这种“完全感”在我过往十多年“短暂又辉煌”的「观影生涯」中,都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
在放映结束前,影厅的灯光尚未完全重启,我起身站在自己位于最后一排正中间的座位前,静静地看着银幕上滚动的字幕,仿佛有那么一瞬捕捉到了一丝情绪上的变化,但仅一瞬便无迹可寻。然而当整部片子全部放完,由它带来的内心震动却是无论如何都再无法忽视了。按照现在网文的文字喜好形容的话,应该叫“心脏陡地空了一拍”?!因此,我只能说尽管观影初衷略显戏谑,但也仅限于观影前。
图片来源:@CcccYana
这前后态度上的转变,你可以认为是时间“作祟”,人会变成熟;也可以理解为“情怀”使然。不论作何理解,此刻的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电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单纯的想分享给更多人。而这些“更多人”于这部电影而言,理应是成百上千的普罗大众。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做到了“回甘”并抚慰人心。尽管我无法确保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产生和我一样或相似的感受,但它的出色仍足以让我为之“摇旗呐喊”。毕竟如今的电影市场最不缺的恐怕就是,那些被冠以“叫好又叫座”的片子,但真正能被“经风逐浪千百回,些许波澜过眼微”的网友们连连称赞的电影作品却是少之又少。至少在2021年已上映的电影中屈指可数。
图片来源:@CcccYana
如果你和我一样,此前一直未买票去看这部电影,那我想说的是:趁它还在映,还有排片,去看看吧!它大概率可以当选你的观影记录中的“白月光”。是那种许久之后回想起,还会因当初未曾错过而窃喜的好片子。当然如果你看后大失所望,那就买票再去看一次吧~
图片来源:@CcccYana
走出影院,站在初冬北京的街边看着来往的车流和行人。内心的平静似乎并未打算因格外肆虐的北风而退却。彼时的夜色正浓,但却一点都不觉得寒冷,唯有一股暖意蔓延……
写于初冬深夜的北京,观影回家的途中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