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影市场,经历过90年代、2000年初期的10亿级别总票房,也从2009年的62亿开始,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有了10倍的增长,一跃达到600亿级总票房的体量。整个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极大革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脚步正在一步一步坚实地往前迈进。
工业化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标准。工业化的过程是巨细无疑的,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所有的环节都要按照流程和标准来操作。
随着《流浪地球》、《战狼2》、《唐人街探案2》、《哪吒》等国产类型片的革新典范,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希望,也让所有的从业者看到了工业化的曙光。
图片
电影创作“流程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两大目标的实现,电影行业也和众多制造行业一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影视工业化降低投拍风险
上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有线电影对电影产业的冲击,一轮围绕着叙事模式的产业升级在好莱坞铺开。随之影片投资规模、制作体量也水涨船高,进而掀起了制片体系标准的升级,用来对风险进行更精准的把控。
再加上电影发行模式的迭代和创新,好莱坞自70年代后正式进入大片时代,开始席卷全球,好莱坞在世界电影中心的地位也就此奠定了下来。
图片
现如今,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从制片周期到成本控制,从剧组单日工作时间到剧本创作方式,都被囊括在其中,形成了“套路”,并且还引入、普及了影视保险和完片担保制度,来保障制片过程中预算可控,产出稳定。而对这一套体系掌握得越成熟的公司,面对的风险就越小。好莱坞电影工业化是历经了几十年的不断探索,才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的。
所以,影视工业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视投拍的风险。
1. 什么是影视工业化?
工业化,顾名思义就是用 “工厂制度”或“机器体系”来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电影产业工业化的特点是:让电影生产的成本稳定,在预计的成本范围内完成拍摄制作。影片的交付时间确定,不因突发的意外情况影响项目进度,让生产当中的各部分更加依赖于成熟的工业体系,分工明确,协作有效。
具体而言,影视高度工业化环境,是能让电影生产的每一个要素都能靠谱,每个要素都能有清晰的边界和清晰的接口,稳定的交付质量,可预期的交付时间,以及大规模的协作。
2. 好莱坞如何解决影视行业风险?
第一是做好风险控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例如在片场实行非常精细的管理。
图片
第二是好莱坞影视工业底层的两个制度,即影视制作保险和完片担保制度。
影视制作保险在好莱坞非常普及,制作保险为剧组保驾护航,涉及到剧组演员、主创团队、布景、服化道等等各个方面的东西,在遇到意外事故,多出的费用都有保险公司来承担。
完片担保制度就是让影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拍摄,在规定时间内交付项目。
3. 制作保险和完片担保为好莱坞带来了什么?
好莱坞的影视制作,有了影视制作保险和完片担保制度的护航,操作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影视生产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与影视金融互相促进。
图片
电影创作是艺术的,没有标准的,但电影制作是需要有标准的,有制度的,这样也能使艺术创作没有后顾之忧。
中国电影工业化未来 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搭建,并不仅仅只是金钱和技术的汇集,更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积累。从“启斯东喜剧”时代的默片,到横扫世界的“复仇者联盟”,美国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才走完这一过程。在借助电影工业化的力量,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中国电影才刚刚起步。
未来的电影市场,工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影视公司在这样的浪潮之下,也都不断再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新晋的影视公司,也在进行着自己符合工业化标准和未来趋势的产业布局。中国电影市场也许在5年后将会迎来一轮新的快速增长点,并将冲破1000亿大关,成为真正的千亿级市场。
彼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的影视公司将会成为行业的绝对领导者,中国的影视娱乐帝国的建立,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电影人都渴望看到在电影行业也能出现一家像华为这样的民族企业,在全球能达到比肩迪士尼的高度。这一切的背后,就看现在这些电影公司如何将高票房带回的收益,进行更优质的产业布局整合了。
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创造更多可能性 在这样基础服务行业不断细分、工业化扩大规模的时代下,电影公司们也开始纷纷进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来不断稳固自身的产业营收能力,同时也利用工业化的优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老牌电影公司如华谊、光线、博纳等,在已重点布局内容创作投资的基础上,也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艺人经纪、宣传发行、影院等领域重点投资。因此我们也曾看到曾经“统治”中国艺人经纪行业的“华谊经纪”金子招牌,而光线传媒本身自带的传媒属性,也让他做起宣传发行业务来游刃有余,如何进行宣传、炒热热度等手法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打法。而博纳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后,也开始布局自己的院线,为的也是工业化的红利:用最终的影院确保自身影片投资的安全性。
图片
近几年的影视新势力,也都纷纷在除内容创作外的领域发力。北京文化自《战狼2》和《我不是药神》保底宣发大获成功后,也开始重金布局自身的宣发渠道,壮大自己的基础服务设施;连续制作出《绣春刀2》、《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等多部高票房、高口碑优秀国产电影的欢喜传媒,其制片人出身的创始人董平,也深谙工业化的重要性,同时还布局做了自家旗下的互联网首映平台—欢喜首映。
可以说在中国影视2.0的时代里,工业化生产已经成了大势之趋。所有主流的电影公司,都在寻求与自身基因相匹配的多元产业布局战略。拥有宣发能力和宣发渠道资源的公司会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宣发布局,拥有地产领域基因的万达以及现在开始涉足主题乐园的华谊,也会依然在影院、乐园上加磅投资;拥有上市优质融资渠道的公司则会扩大票房保底的能力等等,拥有标准化工业管理理念及资产规模优势的公司,也会不断加大器材租赁的投入。
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和电影公司,会越来越走向成熟,走向工业化生产的最前沿。届时,中国电影将不仅是票房产出全球第一,同时工业化生产能力和全球发行能力,也将成为真正的全球电影强国。
个人可以通过版权认购的形式参与其中,等电影下映后按照个人所占比例享受分红收益权,更多项目私信了解参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