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末代皇帝》之后又一部让我感到深深压抑的作品。电影里陈府的取景地是我的故乡—乔家大院。还记得爸爸说他去这里旅游的时候刚好赶上影片的拍摄。所以对这部电影一直很有兴趣。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还是在cctv6的午间档。当时年少对电影就也只是看了个热闹,加之当时影片的画质还没有达到现在的清晰度水平,因此,关于电影的记忆并不多。直到最近重新再看这部影片,终于对它有了自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巩俐出演的颂莲,是一个上过大学,但奈何家道中落被继母贪财“卖”去给人当姨太太的大学生。从她个人特写的“当小老婆就当小老婆,女人,不就这么回事吗”的镜头里,我被她的情绪和眼神带入了这个故事里。穿着典型民国女学生时代的校服,独自拎着行李来到她嫁入当四姨太的陈府。高强院落里透着说不出的压抑,此时的她,还是一个心高气傲且自由未知的学生。在管家的带领下先去见了太太—毓如,一个给我感觉已经年过半百,言行举止和衣着都散发着“浓厚的封建时代气息”的女人。不同于大太太的距离感,二姨太—卓云是一个十分热情的女人。而再看更惊喜的发现(卓云的扮演者是明兰的祖母永毅侯独女年轻时)。三姨太—梅姗,这个说话、性格、长相都让我喜欢的女人在四个人中下场最惨。
现在想来,这应该是第一部我接触到的“女人间的争斗戏”。明明已经是民国了,却还处处可见的封建道德观念。每天傍晚要站在门口等着陈老爷的“点灯”召幸,锤脚“显尊”,甚至决定第二天餐桌上吃什么。一排排鲜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成为了大院里唯一有光的地方。因为陈老爷在剧中始终模糊的存在,总让我想到一句话“人点烛、鬼吹灯”,直到颂莲为了报复二姨太的“伪善”剪破她的耳朵,冻死丫头雁儿,谎称怀孕,再到被识破,从点起“长明灯”到永久“封灯”,原本红色的灯笼罩上了黑布,宣告她被“打入冷宫”。再来后酒醉无意识说出梅姗和医生的事情,将梅姗结束在“死人屋”。这时的颂莲意识到自己终究还是被这里彻底改变了,去从前的自己已经判若两人。她的学识也好,信仰也罢,终于还是败给了封建礼教,这“吃人不吐骨头,杀人不眨眼”的社会时代。
影片的最后,梅姗死了、颂莲疯了、新人五姨太进门了,一排排红灯笼又高高挂起来了,伴随着“沙铃锤脚”的声音,继续吞噬着这里的一切人性自由和平等信任。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民国时期,这个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里,让我感觉最混乱、最不幸的时代。却也正因这万恶的封建思想禁锢,让民主进步自由的思想更显伟大,更让人欣喜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