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要是成了,咱们扬名立万!”
月黑风高之夜,一群电影人为将一起惊天大案拍成电影齐聚一堂,创意层出不穷之时,却不曾想“凶手”也来到了现场,一场“剧本杀”就此开始。
电影《扬名立万》上映前,也许谁也没想到这匹黑马成为了国庆档后成绩最好的国产影片:猫眼9.3分,淘票票9.1分,豆瓣评分稳定在7.6分,好口碑也反应在了票房上,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3.3亿元,蝉联8天单日票房冠军。
作为目前市场上难得一见融合了“民国+喜剧+悬疑”元素的影片,影片前半段接连不断的笑点让观众捧腹,后半段接二连三的反转和埋设的大量伏笔,又让观众大呼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在情理当中,而最终角色们将一切拍成电影的选择,更是感动了观众。
这部电影是韩寒第一次担任监制,也是刘循子墨的大银幕导演处女作。
韩寒说,这部电影原来叫《一部电影的诞生》,他看着主创们一直反复打磨剧本,就像这部电影里那些电影人一样,想着怎么才能拍好一个故事。
晨报记者也和导演刘循子墨聊了聊,听他讲述《扬名立万》诞生的故事。
晨报记者:谈一谈拍《扬名立万》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
刘循子墨:当时看了一部日本电影叫《广播时间》,然后从中得到了一些灵感,这个行业原来可以这么做。第一部电影我想拍得生动一点,还是得找一些身边的人和看的到的素材,我们做影视那就找的是电影人。
晨报记者:为什么会选择民国这个时代背景而不是现代呢?
刘循子墨:我觉得民国其实是一个特别魔幻的时刻,你感觉什么荒诞的事情在当时民国都会显得不那么荒诞。
剧情上我们有一个设置,把凶手带出来,你要放在现代这个点就会显得让人没法相信,不可能让你带出来。而且民国时期的氛围也符合这些电影人当时的一种欲望,那种扬名立万的欲望。
晨报记者:宣传上一直说“剧本杀”,其实跟一般剧本杀还是有一些区别,因为一开始就知道凶手是谁,这一点是怎么考虑的呢?
刘循子墨:其实当时18年年底开始做这个剧本,剧本杀都没火,我觉得当时也很少有人玩,我自己也没有玩过。基本上电影里呈现的是我们开剧本会的一个状态。
我们更加注重的不是这个案件的作案手法或凶手是谁,注重的是每个角色散发出来的一些东西和人本身。
晨报记者:讲的是拍电影,是不是会有很多筹备电影期间一些故事的投射?
刘循子墨:从写剧本到筹备的时候,看到一些人或事,会给角色加入新属性,还有一些情节方面的改变。比如当时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大家看到一些报道,说的是“拳头+枕头”就是所谓电影的卖点,我们就写进了剧本里。
其实当时我们的剧本也被人质疑过,就是说你这个片子卖点到底是什么?你应该有一些更吸引关注的点。
晨报记者:那么你们当时在写剧本的时候,有考虑过自己要做哪些卖点吗?
刘循子墨:没有,当时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我们大家其实都是对民国挺感兴趣的。
当时韩寒老师也说,像悬疑加民国的这种设置,在哪个公司都不太好过会。民国题材大家拍的非常多了,悬疑其实在国内感觉也不是特别盛行,综合大盘来看他们觉得悬疑片其实也没有卖的太好,也是有门槛的。
但我们是按照我们的喜好,把我们想说的话全都放在故事里了,一点一点推导故事,一点点做人物,当时的确是没有想好我们的卖点是什么。我们老板还跟我说,当时其实已经做好赔钱的准备了。
晨报记者:那现在其实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很好,被称为影市小黑马,上映前有想到过这样好的成绩吗?现在心情如何?
刘循子墨:没有,真没期待过,当时觉得想把自己说的话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做一个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故事我们都很喜欢,里边的人物我们都很喜欢就够了,但从没想过能得到大家这么好的反响。现在大家当然很开心,我们想说的东西被大家感受到了。
晨报记者:那电影里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刘循子墨:我希望大家找回一些丢失的信念,或者是一些善良的感觉。我希望有时候大家不要特别冷漠地对待事情,或者是对待身边的人,面对一些事情还是要勇敢站出来比较好。
晨报记者:尹正、喻恩泰、本煜等演员的表演都十分出彩,作为导演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
刘循子墨:我是特别喜欢他们的表演,给了我很多惊喜,让人物更加光彩夺目。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象人物是没有说形象上要符合谁的脸的,他们诠释了以后,我现在看人物小传什么的,就觉得只能他们来演的那种感觉。
比如像陈明昊老师演的陆子野这个角色,我们设定是一个很威严的人,虽然他可以墙头草可以顺势转换,只是为了达到目的,其实有点外强中干的人设,但陈老师给他加了一些那种孩子气的东西,一些台词语调让我觉得很有趣。
比如像杨皓宇老师演关静年,一开始我们设定的人物是很温文尔雅,但里边装着一头狮子那种感觉,而杨皓宇老师给赋予角色一些调皮的东西,就很有趣。
然后像喻恩泰老师演郑千里,一开始我想象的郑千里是个胖子,而喻老师就真的用演技证明了胖子不一定是形象上,他用演技证明了心里边住了一个胖子是什么样子的。那种油滑比外在更有说服力。
尹正老师演的李家辉,一开始我们想说李家辉是稍微会更沉闷一点的那种感觉,更有点被压抑久了的那种沉闷,但是尹正老师加了一些他的激情跟执拗,我觉得特别好。
晨报记者:柯达和本煜是你的老搭档老同事了,这一次合作有没有什么新火花?
刘循子墨:本煜很多时候因为《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的一些投射,会让他演一些反差萌或者比较搞笑的角色,或者是看他平时状态有点闷,就会有一些沉闷更内敛的角色,但是我觉得齐乐山这个角色也有他平时的状态,在我们眼里就是大哥的那种感觉,特别有情有义,而且平时他也会搞一些冷幽默,我觉得特别适合。
柯达就更不用说了,他搞笑很有一套,然后他平时也很有正义感,所以我觉得也非常适合陈小达这个角色。陈小达好像脑子缺根弦,但他坚持贯彻自己的信念,也是非常的招人喜欢。
晨报记者:当时《报告老板》网剧很火,是当时的爆款,之后为什么没有继续作导演拍网剧呢?
刘循子墨:一方面是当时拍网剧太累了,因为我们成本有限,往往是每天熬夜拍摄剪辑什么的,就会有点疲惫。而且网剧的话大家当时也没想好什么创新的题材,这其实挺关键的。
因为我也不想总是走老路,希望说每一季都有点新的东西,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事情。
然后也是经过网剧的一些磨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看能不能再往上走一步。
晨报记者:之前作为网剧导演和现在做电影导演,你觉得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刘循子墨:我觉得拍电影得更专注,而且要更细致去做这些东西,比如场景、服化、道具。然后你要更加专注于做这个剧本,比如人物逻辑,因为你把观众两个小时关在一个黑的屋子里边,他能看到的只是大屏幕上你呈现的东西,他会认真去看。
晨报记者:这两年作为导演筹备电影从拍摄制作到上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循子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贯彻自己的信念,一直坚持下来。而且更加自信,因为我们最开始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后边的口碑好坏,只是想有所表达,
其实我们也很好奇观众怎么看,现在看观众其实反响挺好,大家还挺喜欢的,那我们后边的一些东西做起来就感觉更有章法。
对自己来讲,这么多年我觉得是一种磨砺,磨砺自己的意志。而且你接触的人多了以后,你也会学会如何更好地跟人相处,用什么东西去真正打动对方。
晨报记者:感觉从当年拍网剧到现在拍电影,能跳出来让大家看到的人其实并不多,你有什么感触吗?
刘循子墨:我觉得努力真诚地去面对就好。杂念不要想太多。我感觉如果每天都想着,就像这个电影一样,每天都想着怎么去扬名立万,那有可能你得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你只要做到无愧于心的话,有可能后边结果还会好一些。
晨报记者:大家关心的《报告老板》电影版进度如何了?
刘循子墨:还没有着落。我觉得触碰《报告老板》来讲,我可能会更小心一点,因为毕竟是努力了那么多年。如果你自己没准备好的时候上来就拍,万一要是不太好的话,我觉得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我们自己。
晨报记者:《报告老板》播出也已经过去五六年了,如果将来要拍电影版,你会担心现在的年轻观众可能不吃这一套吗?
刘循子墨:其实我觉得就像《扬名立万》也一样,无论时代怎么变,你得跟上他,你得进步,你也得去创新。
我一直觉得创新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我希望能做一些大家没做过的东西,倒不是非想着去引领什么,只觉得会让我有动力,觉得有趣。
晨报记者:介绍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刘循子墨:接下来可能和里八神老师一起去筹划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我平时喜欢看谍战或职场题材的,我就觉得可以弄,我也很好奇,比如说谍战我会拍成什么,我眼中的职场又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