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钛》:强大与畸零的回环互文

纳兰花雨  纳兰花雨     2021-11-22      0

首页 > 电影

​​


《钛》的片名Titane,是金属钛,也是泰坦神的阴性名词。法语中名词有阴性阳性,泰坦在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为男性,因而阴性的泰坦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正如这部电影所呈现出的极其模糊的性别分野。


作为一部已荣获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影片,《钛》的表达方式极其生猛,不惧被贴上猎奇、恐怖、惊悚、赛博等诸多标签。联想到导演朱利亚·迪库诺的前作《生吃》,她的个人风格显然已跳脱出大众对于女性导演的刻板印象,视觉上的陌生化以及对官能的冲击感这一类型风格初见端倪。



《钛》的镜头从性感女车模这一符号化的女性代表出发,以一段女主在车盖上极具性暗示的舞蹈将女性身体物化的概念推向极致,之后再回溯女主幼年遭遇车祸,头骨一部分被置换为钛金属这一前提,为她对金属的迷恋埋下伏笔。金属给人的感觉除了冰冷,往往还带有强大、理性、冷静的附加因素。这也引出她作为一个连环杀手,无差别杀人时的非理性与理性的复合逻辑。在女友家中连杀数人,放火烧死父母,这一系列行为在导演的镜头下显得十分合理化而缺乏杀戮的血腥冲击,观众感受到的更多是动因不明的意外感而不是本身的感官刺激,甚至全片出现真正流血的镜头是很少的。


Incredible(难以置信),unpredictable(不可预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感觉。人物的动机几乎每一秒都存在不可预测性,而在其发生之后又会发现有很丰富的解读空间。女主踏上流亡之路的过程中,展现出对自己身体的极度冷漠。因其对自己身体的物化与不在意,她对他人生命的任意践踏便也没有情感上的爽感,只是机械化的肉体消除。她亲手打断自己的鼻骨,残忍地将腹中婴儿勒回体内,将自己的身体伪装成一名男性,再以这一男性身份寄居于所伪装者父亲家中。这一过程的残忍,仿佛女性社会身份的隐喻,女性要获得社会认同,往往伴随着对女性特质的压抑和对男性的模仿这一无意识的自我塑造。


影片的前半部分,女主是强大的,是代表着生杀予夺之权的战神,是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影史空缺的女性无差别杀人狂魔。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女主又是畸零的,是不容于世也无法得到自我认同的异类。在她认为真正强大的“父亲”面前,她所有的脆弱与不安被展现出来,她所谓的强大更多的是一种慕强和丛林法则,她臣服于更强大的对象,并对其投射自身欲望与依恋,她毫无人性地鄙视和毁灭不如她的对象,并对其投射对不够强大的自己的厌恶。


冷酷的,近乎于古神泰坦的存在,和期望被拯救的,脆弱人性的体现,在被一分为二的剧情中形成了回环互文。



消防指挥官Vincent,女主假扮的失踪男性Adrien的父亲,也体现了部分男性虚伪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更像一个有掌控欲的独裁者,在自己的圈子中如同上帝;另一方面,他恐惧自己的衰老,靠注射类固醇勉强维持自己的肌肉形态和力量。故事的后半段,当女主和Vincent在彼此面前渐渐暴露了各自脆弱的一面之后,他们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解构了亲情、爱情以及一切固有的情感,就如同非男非女、非人非物的女主,和她诞下的金属骨骼的婴儿,消解了性别以及人性的一切边界。


而在消解的同时,建构的似乎又不是什么新世界。一切情感还是殊途同归,女主依然因生产而死去,如同数千年来许多女性的固有宿命。人与金属的混合体婴儿带着和女主相似的初始设定,走向未知的前方。对女主而言,她亲手毁灭了旧的家庭关系,却还是难以逃离对这一关系模式的迷恋,以致向她心目中的“父亲”这一父权代码辗转献媚。强大的两个畸零人,在彼此戏仿的人物关系中,构成了一个无法互相拯救的回环,如同女主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分别以女身和男身表演的两次舞蹈,是命运的呼应与互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