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星都送给《铁道英雄》中的“德彪”老师

N次放映室的小编  N次放映室的小编     2021-11-20      0

首页 > 电影

​​一部改编自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一部和《铁道游击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电影,一部被全网认为和《悬崖之上》风格过于相似的电影。却还是因为一个演员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为此多打一颗星······


逻辑硬伤,老王来凑
《铁道英雄》从一开始到结束其实都没有给我内心造成太大的波澜,甚至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它距离《八佰》还差一个《长津湖》+《金刚川》+《悬崖之上》,甚至和五年前成龙的那部《铁道飞虎》相比都差点娱乐性。


更要命的是整个故事有着多处逻辑硬伤,杨枫似乎想拍出点谍战片的感觉,但是奈何整体剧本问题太多。从开场劫车抢物资,到日本子拿搬运工人开刀杀鸡儆猴,就可以看出编剧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刻意忽视了斗争中应该存在的“瞻前顾后”。


如果说张涵予那条抗日线本就是和日本子硬钢,也不怕暴露,那范伟这条暗线最后时刻的暴露就显得过于草率。一个空降的藤原可以在短短几天判断出老王即是内鬼,而在这条铁路待了许久的岩井竟然如此信任一个中国人,编剧也是为了写这个大反派故意弱智化另一个小反派。可是写着写着这个深谋远虑的大反派为了引出整个联络网设局将老王放出去,然后呢······
消息传出去了,老王还捎带脚处理了日本子手下的大汉奸,藤原这波骚操作算不算间接帮了我党一把,更奇怪的是这群日本兵看到爆炸后竟然没有全程搜索追击,而是全都围观在汉奸爆炸的地方,一场好戏就这样被糟蹋了。


最后列车上的重场戏真的不忍吐槽,藤原精心准备的局,就上了那么几十个士兵,还装X式的让老王看到这一切,说什么等着张涵予上车,车头车尾都炸了,车都停了,你等他们上车有啥用,不就是等着同归于尽吗?毫无意外的结局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完成了。真的毫无惊喜可言。


但是,这一切都可以因为范伟老师的精湛演技而得到弥补,因为整部影片只有老王这一个人物是这场战争下活生生的人!


如果没有电影海报上张涵予和范伟的定妆海报的话,我们是很难从老王这个人物身上确定他究竟是不是我党情报人员。这也就是范伟不同于其他演员的地方,他在给这个人物制造悬念,也在给整个故事推波助澜。


一口山东临城方言,随时拎着两瓶烧酒,揣着给日本子掌柜的花生,一瘸一拐的走着,时刻面带笑容,点头哈腰,一个个细节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他到底是汉奸还是英雄?一个细节不知道影迷有没有注意到。当俞灏明扮演的角色在搬运物资的时候,背着老王说他的坏话,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份知道的人很少,甚至大部分我党潜伏在铁路上的人员都以为他是只会巴结日本人的狗汉奸。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老王是牺牲自己在群众面前的形象来换取日本人对他的信任,而范伟的表演也时刻围绕着这个人物逻辑在进行,如果不是因为他内在表演逻辑的自洽,老王这条故事线也会因此垮掉。


当老王将炸弹扔进狗汉奸的黄包车的那一刻,范伟整场独角戏的高光时刻到来,他佝偻着面带微笑朝着藤原笑了一下,随后步伐变得坚毅,脊背也挺直了些许,那一刻范伟用近乎于教科书式的表演方式让观众忘掉了这段故事线的逻辑错误,甚至当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刻意地高光表演,还是会不自觉被他代入。这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魅力呀!


他早已脱掉“范德彪”的标签
三十年前,范伟因为和赵本山合作的无数经典小品被国人熟知。二十年前,被忽悠瘸的人物形象成为国人当时的“网络红词”。十五年前,《马大帅》里的范德彪让范伟的喜剧生涯达到了巅峰,也让这个经久不衰的喜剧人物放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依旧生命力旺盛。


为了摆脱喜剧演员的标签,他选择了改变,也选择了沉淀,在梅峰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他用近乎完美的演技,让观众意识到范伟是一个多么好的职业演员呀,他可以将老舍笔下的农场主演绎得丝丝入扣,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圆滑世故演得润物细无声,这不仅是天赋,更是后天积累的结果。


就像他评价自己一般:我是一个笨得认真的演员。
年过花甲之年的范伟老师似乎在迎来自己大银幕生涯的崭新的春天,尽管他也接过很多商业烂片,可观众看到他主演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多一分宽容,都会安慰性的说一句:范老师辛苦了······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