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森特九六
摩加迪沙
南北关系新 传说
当所有人都在苦苦等待“柏林2”时,柳昇完以创纪录的《摩加迪沙》回归,卖座商业片导演的光环加持,并未让他作品的“行事作风”变得轻浮和傲慢,他依然未曾忘记作为一名半岛电影人的历史责任,和香港电影给与自己的无限创作养分,以及那一直在筹备中的“柏林2”。
柳昇完
苦出身的柳昇完与其胞弟柳昇范,以模仿起家,《没好死》以后现代拼贴的方式,直白的将两兄弟的类型喜好进行缝合,对盖·里奇和昆汀·塔伦蒂诺的模仿,对香港黑帮片和功夫片的热衷,让柳昇完获得了“韩国昆汀”的称号,并正式作为娱乐片导演出道。
如同大部分的年轻商业片创作者一样,柳昇完早期的作品依然无法摆脱叙事上对前辈或某部明确作品的借鉴,以及对流行电影时兴题材的跟风与试探。虽然最突出的动作片属性在一步一步提升,且票房表现可观,但由于无法掌握自己作品的标志方向,柳昇完早期的作品往往埋没在普通商业片的汪洋大海中,追随着恩师朴赞郁完成的参选戛纳导演双周的《哭泣的拳头》,甚至变得像一场意外。
然而几乎是突然间,柳昇完与彼时还在从事编剧工作的朴勋政的合作,完成了或许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最好的韩国黑色电影(之一),杀进第二年柏林电影节的《不当交易》。此时的柳昇完也以该片摸索出的黑色宿命驱使下的权力角力与阴谋论为轴心,从动作片粉丝的本初心态出发,筹备着另外一部巨作。
柏林
《柏林》海报
《柏林》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对《谍影重重》的模仿几乎是韩国动作片继《生死谍变》后的又一次革命,而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上一次革命来自香港动作片,而此次的革命则来自最前沿的好莱坞。通过这部影片,柳昇完正式宣告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动作片导演,数场狭小空间中的近身搏击与枪战,格林格拉斯式的快速剪辑,西部片般的从静态至爆发的肃杀氛围,以及写实的现代格斗术,都让《柏林》在动作片影迷中取得了相当高的口碑。
当然,影片也并未止步于动作本身。这个在朝鲜政权交替的背景下发生在异国的间谍故事,并未偏向于任何一方的集体意识形态,而是从个体出发,描绘间谍作为人在生存上的可悲宿命,并以此折射出韩朝之间看似存在分别的表征下,官僚体制同样的腐败与冷漠。正是在此基础上,两国人民间的惺惺相惜就更为可贵,而权力机关制造的高压环境下的个体间的珍重,成为充斥着背叛与杀戮的《柏林》中仅存的一丝温柔底色。
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剧照
《柏林》之后,柳昇完的作品在商业上持续取得巨大的成功,模仿自香港动作喜剧的大热之作《老手》,讲述民族苦难往事的巨制《军舰岛》,都让观众沸腾的同时又一次次询问,究竟何时才能看到“柏林2”?在这样的背景下,柳昇完开始制作《摩加迪沙》,而这部影片也是他在《柏林》后创作出的第二部严肃南北题材的跨国大制作类型电影。
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的《摩加迪沙》,视听上继续借鉴好莱坞:《逃离德黑兰》等撤侨题材的剧作,保罗·格林格拉斯与巴里·埃克劳德临场感极强的运镜剪辑把控,都在《摩加迪沙》中得到了优秀的嫁接。而在追随最前沿的电影语言的同时,柳昇完也并未忘记本心——对香港动作电影“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场面设计有着相当程度的传承。
在这个异常巧妙的讲述韩朝两国大使馆共同逃难的寓言故事的高潮,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幕:人们为了让自己的逃生车辆免遭枪弹的重击,将手头可以找到的唯一的坚硬材料——厚厚的书本固定在汽车表面,以起到防弹的作用。于是,四辆书本“装甲”的汽车在枪林弹雨中飞驰。在现实与魔幻之间,柳昇完创造出了一个比《疯狂的麦克斯》中的车辆设计更具层次的构想,相比单纯的视觉刺激,《摩加迪沙》还多了另一层激进的表意——
《摩加迪沙》剧照
如果说《柏林》中关于半岛局势种种内幕的关怀与抨击还仅仅停留在直白展现人物遭遇,《摩加迪沙》则直接上升到了相当有趣的隐藏暗喻:彼时的摩加迪沙,反抗军挑起暴动,枪炮代表的武力成为了真正的话语权,而象征着规定、规则、秩序、社会的文本纸刊,瞬间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也是在这其中,本被一条条政治意识法则束缚的半岛人民,放下了种种条令上的规定,放弃了书本的“阅读”价值,丢弃掉成见与对立,肝胆相照,联手搏命。
与之相对的是,朝鲜与韩国两国大使馆间拉拢选票的手段是那样的尔虞我诈,影片亦通过郑满植等人饰演的角色以及关于光州等事件的台词告诉银幕外的韩国观众,任何一个时期,都永远不要相信上层的意志。而最终离开乱世回归秩序世界后的两国人民,几乎又是条件反射一般地背负上政治的枷锁。或许,让半岛人民消除壁垒的方式,只能是在无秩序的反政府情境下出现?……
能够在柳昇完的作品中看到如此丰厚而深邃的寓言体系的建立,或许预示着比起卖座商业片大导之名,作为半岛电影人的他正在向着更高的历史责任感靠拢。当然,这一切亦可能仅是一厢情愿的过度解读。
结语
除却艺术电影作者的灵活和自我,韩影商业片创作者们在巨大的制作压力下,对可改编真实事件的敏锐捕捉,以及对事件进行的无畏的改编提炼,无疑令人钦佩,而与之类似的表达,我们在尹钟彬的经典之作《特工》以及杨宇硕夸张的《铁雨》中都曾有所体会。无论是严肃题材,还是戏说类型,韩国电影创作者的核心观念都是真挚的,想必在《摩加迪沙》后,越来越多讲述半岛局势商业电影都将出现,这些作品恐怕不仅能够续写南北关系的新传说,更能良性引导现实走向。
柳昇完也并未驻足,除了正在拍摄的动作大片《走私》外,“柏林2”的剧本也已完成。
《摩加迪沙》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