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丘》中看科幻史诗背后的科学逻辑

科协频道  科协频道     2021-11-18      0

首页 > 电影

​​最具影想力的科幻鼻祖IP

拍摄与改编难度堪称“史上最难”

奥斯卡级制作班底和顶级演员阵容

一场史诗般的视听与影像美学盛宴

……

诸多的殊荣

汇集于这部好莱坞科幻巨制电影

《沙丘》


电影《沙丘》海报电影《沙丘》海报



电影《沙丘》改编自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同名小说,过去半个多世纪,《沙丘》的电影改编因耗费几代好莱坞电影人的心力却迟迟未能交出完美答卷而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直到这次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出手,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更是为了这部电影推掉了诺兰的电影《信条》的配乐邀约,才让这部“史诗经典”重新回到观众视野。


电影《沙丘》为观众呈现了一段神秘而感人至深的英雄之旅。天赋异禀的少年保罗·厄崔迪被命运指引,为了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决心前往浩瀚宇宙间最危险的星球,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电影《沙丘》海报

《沙丘》为何被观众将其奉为神作,

“香料”在现实中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蒸馏服”的设定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影片中还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科幻设定呢?

我们邀请到生物物理学家叶盛老师

为我们解读这部科幻经典影片《沙丘》。


叶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学教授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译有《大灭绝时代》《自私的基因》等科普图书科幻代表作有《二时代》《画骨》《端粒》等获国图“文津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和“银河奖”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盛老师,一起进入最新一期的《影想力》吧!


为什么《沙丘》被科幻界视为“史诗经典”?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之一,弗兰克·赫伯特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几乎无人可以动摇。在他的代表作《沙丘》之前,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想像世界。但弗兰克·赫伯特花6年时间创作的“神”一般的《沙丘》科幻小说故事系列,竟然因篇幅过长曾被几十家出版社拒绝,好在最终被一家小型出版社看重,1965年首部《沙丘》终于得以出版。


自出版以来,它便迅速横扫了全球各项顶级科幻大奖,先后于1965年和1966年荣获“星云奖”“雨果奖”,成为了科幻史上第一本“雨果奖”“星云奖”双奖作品,之后更是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沙丘》系列科幻小说《沙丘》系列科幻小说


很多科幻迷可以说是看着《沙丘》长大的,也是很多人的早期读物之一,其拥有极致的科幻想象、宏大的史诗叙事,以及莫可名状的神秘氛围,并且深深影响了现在人们的科幻审美,甚至是流行文化。


香料”在现实中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在影片《沙丘》中,香料独产于厄拉科斯星(Arrakis沙丘星球),属于吞噬一切的异星巨兽沙虫的生命周期副产品。香料是一种非常珍稀的商品,其价值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石油,太空旅行、商业和人类生存都依赖于它。它还有诸多作用,比如延长寿命、控制心智、开启祖先记忆等,个别天赋异禀者甚至可以在服用香料后预知未来。在叶盛看来,“香料”的灵感来源主要有两个。


电影《沙丘》剧照电影《沙丘》剧照



第一个来源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地球上的确存在类似影片中“香料”的物质,那便是由抹香鲸所产生的龙涎香,这种香料在我国自古就有记载。《沙丘》中的“香料”是从沙虫的幼虫排泄物中产生的,而龙涎香则是抹香鲸肠道消化不良的产物,从来源上来说两者非常相似。


电影《沙丘》剧照电影《沙丘》剧照



龙涎香是如何产生的呢?抹香鲸捕食完枪乌贼后,由于枪乌贼的喙非常坚硬,几乎没有办法消化,为了防止伤害到自己的消化道,抹香鲸的胆囊就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其包裹起来,这个“包裹物”就在抹香鲸肠道里与微生物进行长时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排出体外,遇到海水长时间的浸泡漂浮,最终才变成龙涎香,因此它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未加工的龙涎香未加工的龙涎香


另外一个来源是什么呢?在叶盛看来,可能跟这个小说作品诞生时期的文化背景有关。19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嬉皮士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有些嬉皮士喜欢去吸食一种致幻剂,它的英文缩写为LSD,中文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是从印第安人某些仪式上使用的一种毒蘑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



为什么说致幻剂与《沙丘》中的“香料”有关呢?因为使用了致幻剂后,会发现自己的感官发生了大爆炸一样,各种感官之间出现了“通感”,声音有了颜色,颜色有了味道,仿佛自己有了特异功能一样。《沙丘》中的“香料”也能带给人各种各样的神奇的能力,非常像是LSD所产生的致幻效果。

蒸馏服”的设定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在电影《沙丘》中,生活在沙漠中的费雷曼人,有一种特殊的装备叫“蒸馏服”,它的设定是循环利用人身体上的所有水分,即便在酷热的沙漠里长时间行走,也只会流失极少的水分。而且在影片中对一个人最高的致敬,不是握手,而是吐口水,抛弃掉身体里的一些水分。


“蒸馏服”“蒸馏服”


蒸馏服的水分收集原理有点像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原理,及时将汗液、尿液等其中的水分过滤后并储存起来。


电影《沙丘》剧照电影《沙丘》剧照


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相关原理的自然现象。比如冬天我们在开车的时候,如果不开空调也不开窗,车里很快就会结起一层雾气,那么雾气是怎么来的呢?正是从我们呼吸、汗液排出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便凝结成水珠,这就是雾气的来源。如果我们刚运动完、或是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雾气将起的更快,这就告诉我们人体时时刻刻都向外界排出水分,尤其是呼吸,这是人体失去水分的主要途径。



其实,我们每天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多到什么程度呢?在空间站中,每个人一天的生活将排出1.8公斤的水分,想象一下,将这1.8公斤的水完全回收、净化、再利用的话完全可以满足一人一天所需。因此影片中“蒸馏服”的设定从科学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具体是否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了。

《沙丘》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幻设定


“影片中有两个科幻设定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保护力场’,很多的情节中都能看到这一装置,当佩戴有这个装置的时候,只要一按开关,身体上就会出现一个‘保护力场’。它的设定非常有趣,如果是快速冲过来的攻击,是可以挡住的,相反如果是缓慢地进入的攻击,是无法阻挡的。就像车辆的安全带一样,如果你猛烈地向前冲去,那么你会被它拦住,但是如果你缓慢地做一些动作的话,它是不会限制你的。所以其实从设定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叶盛坦言。


电影《沙丘》中的“保护立场”电影《沙丘》中的“保护立场”


另外一个让叶盛觉得很有意思的设定是“人造虫洞”。实际上,影片中出现的空间站有点类似人造虫洞,所有星际旅行的飞船都从那飞出,它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能够把不同的遥远星球连接上。影片中人类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要航线数百年时间,人造虫洞就是为了实现快速传送。


电影《沙丘》中的“人造虫洞”电影《沙丘》中的“人造虫洞”


“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奇幻电影,它们关注的核心还是人,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性推到一个极端上,再回头审视人性,这样的科幻作品才具有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达到的高度,这也是科幻本来应有的样子。”



影视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萝卜娟

排版 | 萝卜娟

审核 | 六朵 苍翼蝴蝶 淡定珠子


【制片】

【联合制片】


记得点赞、在看+转发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