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几天,小爱的朋友圈被一部电影刷屏了,那就是动画电影《天书奇谭4K纪念版》在11月5日定档上映了。首波看过电影的家长们走出影院后,纷纷慨叹“爷青回”。是啊,每一个家长都曾经是个宝宝,谁的童年里还没几个“魔幻绚烂”的故事了。今儿小爱也凑个热闹,趁着这股“复古”的热潮,带着各位宝爸宝妈们回忆回忆我们那个年代的中国传统动画。周末窝在家,带着自己的娃,看看那时候的影片,也不失为疫情期间的一大乐事。小爱要推荐的头一部电影,就是现在热度奇高的《天书奇谭》。这部发表于1983年的经典动画电影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它可是几代观众的童年回忆。《天书奇谭》改编自中国首部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讲述了一段特别传奇的故事。上古时期,天庭藏有一本珍奇“天书”,它被锁在天庭的石龛门里。看守天书的袁公对天书的内容好奇不已,一日,他趁无人之际,偷偷拿出观看,并将天书上的内容刻在了凡间的石壁上。玉帝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罚他终身看守石壁天书。某天,袁公踏云巡山,路遇一群天鹅,天鹅生下一个蛋,袁公便用法术将天鹅蛋化为人形,取名蛋生。为了将天书传于人间,袁公又指点蛋生勤学苦练,运用天书为民除害。他本意是想造福人类,但不幸的是,里面的内容被三只狐狸偷学了。狐狸修炼天书法术后,危害百姓。最后蛋生与袁公合力消灭了狐妖,赢得了胜利。影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惩恶扬善意旨。看过这部影片的网友纷纷表示:这是一部 “中国动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而豆瓣评分9.2的超高评价,也从侧面印证了这部影片的地位。孩子们对于《天书奇谭》最强的记忆点,莫过于它的主角蛋生了。但其实,在这部影片中,不仅蛋生很有特点,就连配角,也让人难以忘记,像小皇帝、狐狸、县令等,都各有千秋。这些经典的角色在创造时借鉴了戏曲的脸谱,非常有辨识度,这可比现今娃们看的“小猪佩奇”灵动多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院线正在上映的《天书奇谭4K纪念版》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运用了最新的技术,进行了4K与声音的修复。要知道,这部影片是时隔38年后的重映,原本影片的声音和画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更好的还原影片原有的味道,修复师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在不影响原片颗粒感的前提下,对老片的画面和声音进行逐帧修复,这可是个大工程。修复后的《天书奇谭》,画质清晰度有了极大飞跃,配乐也在原片极具特色的民乐基础上,融合了交响乐元素,为观众们带来了新的体验。更绝的是,这部影片中出现的绘画、雕塑、玩具、戏曲等艺术元素,均汇集了众多的民俗意向,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这在中国动画长片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天书奇谭》1983年版:爱奇艺APP搜索《天书奇谭》 若是让小朋友们评选一下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孙悟空绝对跑不出前三。它的光荣事迹,真是随口就能说出好多来,像“大闹天宫”呀,“三打白骨精”呀、“大战红孩儿”呀……真是数不胜数。而在我们的那个年代,除了电视剧《西游记》,《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电影,就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大闹天宫》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以神话形式,讲述了孙悟空“闹龙宫、反天庭”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在花果山统领众猴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了状。就此,天宫和猴王便开始了斗争。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这才引发了这场经典的戏码。这部影片的上映十分不易,1964年,由于文艺政策的变化,影片的全本没能够公映。直到1978年,全本的《大闹天宫》才最终得见天日。2009年,网络上出现了基于40周年版的影迷修复版,并重新插入了版本里缺失的20多分钟内容,这个影迷修复版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版本。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凝结了当时动画人的全部心血,据小爱了解,当时,中国的动画事业刚刚起步,所有的动作设计全靠一支笔完成。根据数据统计,《大闹天宫》全片光原画数量就超过了7万张,这对当时的动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现在,小爱除了赞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匠心精神外,也从《大闹天宫》中找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传统的中国绘画、剪纸艺术、中国古典音乐,这一切在现在看来,也从未过时。《雪孩子》是一部很温情治愈的作品。时隔多年,小爱想起这部动画片,依然能回忆起当时哭得稀里哗啦的感觉。这是小爱小时候看过的最感人的动画片之一了,现在回忆起那个结局来,眼睛仍是酸酸的。 《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童真的故事。一天,兔妈妈准备出门,小白兔吵嚷着也要去,兔妈妈担心它受冷感冒,要它安心呆在屋里烤火,小白兔觉得一个人在家很没有意思,于是,兔妈妈便堆了个雪人陪伴小兔子。小白兔有了漂亮的玩伴,便不再喊着要跟妈妈一块出去了。两人愉快的玩耍好大一会儿,后来小兔子玩累了,便不知不觉睡着了。在小白兔睡觉时,大火烧着了小白兔的房子,雪孩子为救小白兔,奋不顾身地冲进了房子,最后融化不见了。和很多人一样,小爱小时候看几次哭几次,至今仍留有后遗症,雪孩子的纯真与善良与孩子们清澈单纯的心灵达到了心理上的契合,因此才会使得很多孩子哇哇大哭。影片没有过多的渲染,就像几笔简单勾勒的水墨画,纯粹而干净,虽然是少儿向作品,但多年后的今天再来看依然很动人。现在去看豆瓣的评分,它依然高居神坛屹立不倒。小爱真的很喜欢那个时代的动画,喜欢那份没有商业的纯真。《九色鹿》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讲述了一个普度众生与善恶因果的故事。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一个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见风沙而迷路,此时,忽然出现一头九色神鹿给他们指点方向。指引完毕后,九色鹿在返回森林的途中,听见有人呼救。原来是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九色鹿忙将他驮上岸边。弄蛇人感恩不尽,九色鹿只要求他别将遇见它的事告诉别人,弄蛇人连连答应。之后,被救的波斯商人到了皇宫,与国王谈起沙漠中的奇遇,谁知这事被王后听了,执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国王无奈,全国张贴布告寻找九色鹿。弄蛇人看见后,见利忘义,立马向国王告密,并假装再次落水,以引出九色鹿。当神鹿闻声赶来救他时,守候的武士们立刻万箭齐发,此时九色鹿周身发出神光,利箭立马被化为灰烬。九色鹿向国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弄蛇人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最后跌进深潭淹死了。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弄蛇人忘恩负义后的丑恶嘴脸和九色鹿安详的神态,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的,很有讽刺的意味。成年后,小爱隔几年就会翻出一些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重温,而看完也是心中满满的感慨。随着我们的成熟长大,见识过太多的不美好后,回过头才会发现:小时候坚持的善良和纯美很多时候早已遗失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这时候需要外界的力量唤醒,而《九色鹿》或许就是这样的存在。1979年版本的《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它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影片主要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李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 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然而此时太乙真人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并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那年,天下大旱,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也许哪吒也不曾想到,一时的义气,竟惹来了杀身之祸。后来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片子不长,从哪吒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出生,到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自刎死去,再到莲花重生,65分钟而已。可是这短短的65分钟,却是字字珠玑,每一分钟都是雷霆万分。小的时候看这部影片,小爱只是会觉得哪吒很委屈,现在转过头来再看,倒是看出了不少影片以外的东西。有很多网友说,这部动画电影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有不少革命意味在里面;也有很多为人父母的家长认为,李靖作为父亲,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更没有好好沟通,并不算一个合格的家长。总之,这部经典的影片,到今天来看,都能让人提出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小爱相信,再过些年看,或许我们又会有新的体会。这些影片,每一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它们或引人深思、或乐趣无穷、或深含寓意,小爱有些庆幸,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依然有这么多经典优质的好片陪伴。相比于现在喜羊羊与光头强漫天纷飞的时代,小爱还是希望能多带孩子看看中国传统动画,感受经典的魅力。各位宝爸宝妈们,这些影片有没有勾起大家的童年呢?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