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龙的影片是我在整个第一期唯一一个全程没有倍速,没有跳过,认真看完(直到被观众叫停)的影片。
这部影片从一开始的凳子,到外星人的手,到那个电影厂的横幅,再到后面再次出现的真实的演员的场景那里,也有同样的一个横幅,仿佛呼应一样,演员和外星人对视的一瞬间彼此心灵相通,会心一笑,是找到同类的感觉啊。
结果就戛然而止了,遗憾!
就好像这部影片里,广场舞阿姨们不懂外星人一样,外星人和这部影片都是不被理解的存在。
但外星人却是那么善良,在卡丁车的场地里,看到哭泣的女生,把自己的眼镜送给了她。
外星人走到草地上,草地上画画的小男孩和其他画画的小孩都不一样,他的纸是一片白,外星人以为小男孩懂他,是他的同道中人,摆着pose咧嘴笑,一动不动。但原来啊,小男孩也是不懂的,镜头一转,小男孩画的是另外的人。
我觉得那些叫停的观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看视频,没有投票评判的压力的话,也肯定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好奇、新意和趣味性是支持我看一部影片的最大动力。
第一期的其他影片其实都没有让我有兴趣多花五分钟的时间去看,只是看一个开头就能一眼预知全过程,我不喜欢这样千篇一律的感觉。
我就是很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有好多我不太明白的地方就会让我觉得很有趣,就会激发我想看下去的欲望!
写着大囍字的传单飘落,八十年代的收音机,上面放着写着囍的一叠传单,没有观众的影剧院第一天开业之囍,传单却一张也发不出去,人们冷漠地把传单抛弃,飘飘落落地,在天空回旋的传单,就像在世间飘飘游走的外星人一样。座位上没有一个观众,外星人在认真调整着每一条凳子的位置,那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表演,对待自己表演的场地的每一条板凳。颇有种为了梦想而执着的意味,好像有点孤芳自赏的情调,但又无比渴求能寻找到一位知音。
没有人欣赏,好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