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巴拉兹
他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学家,在1923年起陆续开始研究蒙太奇、镜头角度、画面构成、特写、音响和表演艺术。1924年发表了《可见的人》,将发展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理论,为德国电影语言理论奠定了基础,影响了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强调并奠定了电影是视觉文化的基础。
一.电影实现了概念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折
1.无声电影时期,由于技术限制,电影没有声音,艺术语言就是镜头和画面,因此用画面来感染观众,用视觉去冲击观众,构成了一门崭新而独特的艺术。
2.运用特写、场面调度、蒙太奇等技巧获得了一种新的心理效果,将观众与剧中人合二为一。
3.实现了概念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折。
二.特写———“电影的诗法”
1.特写是观众与银幕形象距离的第一个根本变化,他能放大细节,拉近现实,把被忽略的日常事物的含义突显出来。
2.特写将下意识掩盖的情绪和细节呈现在人们面前,揭示了复杂,生活中最隐蔽的东西。
3.另外,特写具有抒情意味和诗意性,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眼睛。
三.摄影机——观众与剧中人视点合一
1.电影的艺术规则不同于欧洲其他古老艺术的规则,造成了人类与艺术无法逾越的距离感。
2.电影院里,摄影机将观众引入画面,使观众的眼睛与摄影机的镜头一致,收获人与其他艺术从未体验过的艺术效果。
3.突出了画面的表现力、感染力、视觉冲击力,使电影成为研究视觉文化最有力的例证。
四.视觉文化大于文字文化
电影可以呈现一个可见的人类——内心、性格、情绪思想,均是可见的,这种文化传播有生命力,而印刷等文字文化更为抽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