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周末看的电影,骂的人太多了,也不差我一个人骂,就没写,但是最近和我讨论第一炉香的人很多,想来还是忍不住废话一番,仅供饭后娱乐)
我为什么说第一炉香的电影是青春腰疼文学呢?因为我看完这片,真真实实地笑到了腰疼。首先说明一下,我对电影的预期比较低(我前两年写的文章也证实了我对此片的预判从许鞍华、李安的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简单说说拍摄张爱玲小说的困境),如果不是为了我这犯贱的好奇心,想看看电影到底有多烂,海绵宝宝是否真的壮如肉粽,我也不会花一杯星巴克的钱去看。我看完没广大网友那么有气无力,只觉得特别好笑,特别滑稽,也不知道是导演故意的还是编剧故意的,总之就是,一想到范伟的uncle脸就能笑到肚子疼。电影开屏看到loveafterlove,我就大有大事不妙之感,但是这只是开始。我在影院看的时候总有一种剧组急于下班的感觉,成片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细节问题,譬如音响在某些主角说话的时候有很多细细沙沙的低音,后期修音有问题?还有好多镜头看着都是大白光,梁洛施在伊莎贝拉中那么美居然能给拍出个鞋拔子脸的效果,全片色调有的地方偏黄有点地方偏绿,电影色调是不是也没仔细弄?诸如此类我也懒得复述了,只说说几个大的问题。电影从张爱玲小说变成青春腰疼文学,主要是电影调性的问题,其次才是编剧、美术、选角。以前改编张爱玲小说中,色戒、红白玫瑰、半生缘算是完成度较高的。他们分别占优的点为:色戒:

- 调性,三颗星,符合原著,能够满足挑剔的张迷
- 编剧,三颗星,小说空白部分补充出色,故事背景及人物心路历程的编剧出彩
- 美术,三颗星,色戒美术是我见过民国片中最好的,是李安把色戒美术组折腾到住院的成果(瑞思拜)
- 选角,三颗星,符合原著设定,汤唯贡献了演艺生涯的巅峰之作
红白玫瑰:
图片
- 调性,三颗星,符合原著
- 编剧,两颗星,平平无奇,有些场面的人物心理直接黏贴复制原著
- 美术,两颗星,港片黄金时期制作平均水准
- 选角,两颗星,符合原著设定,演员演技能够演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女婚恋博弈
半生缘
图片
- 调性,三颗星,符合原著
- 编剧,两颗星,符合原著
- 美术,一颗星,半生缘是张爱玲小说中整体氛围偏寡淡的小说,顾曼桢是工厂小白领穿的寡淡就算了,顾曼璐的生活环境太寡淡就有问题了
- 选角,三颗星,顾曼璐顾曼桢姐妹选眉眼有相似却风格迥异的梅艳芳、吴倩莲简直绝配。祝鸿才由葛优也非常符合原著。

按照这个评价体系,第一炉香顶多一颗星,成片如此之烂,总的责任在导演,具体从以下四方面来讲大致如下:
- 调性,一颗星,不符合,第一炉香在我看来要做到符合原著调性至少要有殖民地不中不西的滑稽、梁太太葛薇龙乔琪乔三人在这种带着滑稽的名利场婚恋场上的博弈、葛薇龙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原因。电影都没做到,电影着重表现了梁太太家的青楼感,但是美术太差也无法凸显原著调性。
- 编剧,一颗星,张爱玲小说中的大量留白没处理好。稍好一些的是乔琪乔母亲。
图片
- 美术,一颗星,整个货不对板,服装看不出1930s的旗袍或女式洋装任何特点,比TVB民国剧和十多年前拍的金粉世家电视剧还要差,纯属糊弄观众;道具方面,梁太太家的青楼感表现力偏弱,没有原著的诡异与滑稽;马思纯的造型很差,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把马思纯打扮成一个蓝色肉粽,普通微胖女孩也不会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其他细节,比如葛薇龙的夜宵居然是一盘炒河粉+一笼虾饺,这胃口对于一个小姐是不是太好了?
- 选角,一颗星,马/彭大家骂的很多了,我想说,演员的表现力和造型是有关系的,只骂演员是不够的。大家看电影付了钞票,不能对服化道太宽容。能看到一部所有配角都比三个主演出色的电影也真是挺难得的。
图片
比较令我难以消化的还是那些土味改编,我回忆了一些,欢迎补充:
- 葛薇龙和乔琪乔见面的时候,葛薇龙不敢看乔琪,说:“你盯着我看什么,难道我是你的眼中钉吗?”
- “感受不到爱意的时候,我也已经无法全身而退了。”
- 乔琪乔说,“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不能答应你爱,但是我可以给你快乐,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呢?”——我当时和闺蜜吐槽,我说,彭于晏快来,我不需要和你结婚,我不需要你的爱,你来给我快乐就可以了!!!
- “混血儿多少都有点阴郁,还有点丫头气”,下一秒一身腱子肉的彭于晏进来,感觉再下一秒他就要开口“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 葛薇龙躺在床上说“娶我吧,爱我吧”,看到海绵宝宝的勉强样子我真的很想把她拉下来对彭于晏说来给我快乐吧彭于晏!
- 婚后葛薇龙扇乔琪乔耳光
- 梁太太说范伟”他是我们大家的uncle“
图片
- 结婚第二年,乔家办喜事时葛薇龙的造型,土不堪言,放TVB都嫌太土的那种
- “我是你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
- 结尾,过年时,葛薇龙问乔琪乔:“你送我个礼物,撒个谎。”,乔琪乔不语,葛薇龙说“你不撒谎,我来说”。然后,葛薇龙把头伸出车外,大喊了一句:“我爱你。”
以上,愿大家看得开心,骂的开心(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