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作为一部主旋律爱国战争影片,取得的成绩斐然,不仅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更是刷屏了各大媒体平台,引发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而如今上映近40天,票房高达55.86亿,在前段时间超过贾玲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现与榜首的《战狼2》也不过只有1亿之差。
虽然《长津湖》票房增速放缓,但也是稳居日票房第二的宝座,按照当前日入票房1000多万的趋势,在密匙延长到11月30日的情况下,这一亿的差距相信很快就能追上,有望在11月末登顶冠军宝座,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不过即使如此,《长津湖》夺冠之路也仍是困难和遗憾并举。这个节骨眼,也很难不拿《战狼2》与之比较。它们二者之间是相似的,都成为了现象级,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吴京的号召力和主旋律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爆。
困难一便是疫情的再一次回扑。导致了观影人数的明显下滑,就算是在周末收盘也不过维持在五千万上下,这给《长津湖》的追赶增添了不小的的压力,尤其是把战线拉长,时间一长便不利于热度带动票房。而《战狼2》不仅没有疫情的限制,更是选择在暑假上映,同时加上红色节日加持,观影数量上是占优势的。
困难二就是同期上映电影的竞争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007:无暇赴死》的压制,占据了十一月初期电影票房的榜首,其次就是要马上上映的传记电影《梅艳芳》和由白百合与白客主演的《门锁》,一边是时代情怀,一边是火爆的悬疑犯罪题材,双面夹击,《长津湖》要稳住当前位置也是比较困难了,到时候票房和排片率又得被分走大半,这压力也算是很大了。
想当初,《战狼2》后期与同期电影竞争的压力会小很多,只有一部《建军大业》与之抗衡,但同类型电影相碰,总会有比较,而导演高看了小鲜肉的号召力,从而败给了《战狼2》,打败了大对手,至此后期其票房一骑绝尘没有对手了。
而谈起其票房路程,《长津湖》遗憾也有很多,首先第一点就是在阵容制作上。成本上比较,《长津湖》投资总额达13亿,导演阵容顶级,演员阵容强大,特效炸裂,大场景也多,要有40亿以上才能回本,而《战狼2》却只有2亿,还是吴京东拼西凑凑出来的,导演制作都是吴京,演员阵容等和《长津湖》比较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虽说成本并不代表票房,但制作水准上肯定是《长津湖》更高,微小的胜出对其来说显然不是很值得炫耀的事。
第二,是票价的定位。《战狼2》在2017年每张票的定价普遍来说是35元左右,但《长津湖》票价却普遍达到了50~60元,当然春节档如《你好李焕英》等影片也有同样的问题,导致票房的虚高,实际上这些电影和《战狼2》的观影次数相比还有差距,《战狼2》也不是完全输了,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一种胜利。
第三,《长津湖》的遗憾还体现在票房累计的时间。《长津湖》单日票房下滑的速度快于《战狼2》,同期《战狼2》的单日票房还能达到3000万,是《长津湖》的2倍。在这一点上,《长津湖》还是处于下风。
最后,《战狼2》和《长津湖》等主旋律电影的胜利也反映了一个事实:投观众所好是最重要的,政策的引导和舆论的风向才会得到更有利的宣传,票房榜首的的变迭才有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活跃,不过值得忧虑的是,题材的多元化和创新更应该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