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乌克兰和波兰边境附近,对驻扎在此地的美军第82空降师进行了访问。
访问期间,拜登语出惊人,他告诉美军士兵:“当你们在那里时,将见证乌克兰人抵抗俄罗斯‘入侵’的英勇行为,你们有些人曾去过那里,看到当地的妇女和年轻人,阻挡俄军,说自己会坚守阵地。”
这番话的信息量很大,“当你们在那里时”,这个“那里”,指的是哪里?
结合整段话来看,那里指就是乌克兰。
在俄乌爆发冲突之前,在乌克兰的美军纷纷撤离,有一部分,就撤到了波兰。所以拜登会说“有些人曾去过那里”。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曾经去过,而是“当你们在那里时”,结合语境来看,这像是战前动员,是在出征前对美军进行教导。
这番话,一开始就被解读为美国准备出兵乌克兰。因为拜登是让美军“在那里”见证乌克兰人抵抗俄军。既然是去现场,那肯定不会是去看热闹的,而是参加战斗的。
所以说,拜登这番话,释放的信号还是非常清晰的,已经不再是之前坚决不出兵的态度了。
拜登的一名发言人进行了澄清,告诉美媒,不向乌克兰派遣美军的立场并没有改变。
而这家美媒的报道,耐人寻味,表示这是一次“重大失言”。
失言,说明并不是口误,而是把不该说的话给说出来了。
显然,美媒是认为拜登一不留神说漏了嘴,把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从当前的局面来看,美国出兵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最近俄军在正面战场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美国出兵介入,可以直接摘桃子。
从历史来看,美国在一战而二战期间,都是等待时机才加入战争,现在对于美国来说,似乎就是一个机会。
从美国内部的形势来看,打一场仗,也能够转移美国民众的注意力。
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很糟糕,尤其是制裁了俄罗斯之后,民众生活成本进一步增加,拜登却解决不了问题。
在这种时候,美国往往会通过战争来团结民众。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的本意,是想隔岸观火,通过一场不用美国参与的战争,来满足美国的利益。
然而,事态的发展跟美国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没能收割到多少财富,也没卖出去多少军火,并且从长远来看,油价恐怕很难回到过去了。
考虑到中期选举即将到来,拜登的支持率却毫无起色,介入一场战争似乎成为了一个可以考虑的手段。
当然,美国不会光明正大地出兵。甚至现在都无法派出美军已经介入战争的可能性。只要让美军以佣兵的形式进入乌克兰就行。
那么,如果美国大规模出兵介入俄乌冲突,俄军还能有多大的胜算呢?
真要到了那个地步,谁都没有胜算。因为很可能会引发世界级的大战,甚至是核战。整个人类都将成为最大的输家。
因此,美国不太可能公开出兵,但是暗中介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关注俄乌冲突最新进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