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4改进型可连扛5枚火箭弹的打击,作战能力比T72更强?

瀚海狼山集  瀚海狼山集     2022-03-22      0

首页 > 军事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瀚海狼山

T64改进型可连扛5枚火箭弹的打击,作战能力比T72更强?

 

一般来说,后出现的武器往往比更早出现的武器要先进一些,这是一个不需要多解释的正常规律,不过在实战中也会出现一些打破三观的特殊现象。比如有一辆改进型主战坦克,似乎是在战场上落单了;或者是过于“勇猛”,居然单车匹马地出现在战区的街道上,其结果自身是可想而知的。马上就被周边楼层上的多个火力点,从不到50米的近距离猛烈攻击!主要的来袭火力其实就是RPG反坦克火箭筒。虽然反坦克火箭筒的威力无法和标枪等高端反坦克导弹对比,但是这里是居高临下的、近距离攻击坦克装甲薄弱的侧后面和最脆弱的上球面的位置,也就是炮塔的顶部和车体的后发动机散热器部分;而且来袭的火箭筒居然几乎百发百中,至少有5发RPG反坦克火箭弹,全部当即命中了该坦克!就这种作战的距离,

 

作战的角度和火力密度来说,即使号称已经超过65吨级的M1A2也未必可以硬扛!因为道路的两边的楼房,有多个火力点持续开火打击坦克的最薄弱的部位。在近些年的中东战场,庞大沉重的M1坦克的侧后方被RPG近距离击穿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而这次被连续命中5次的坦克,显然比M1更加老旧。但是连续被5发火箭弹命中了薄弱部位,却自始至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殉爆,再到迅速飞掉炮塔的局面!从现场来分析,起码前3发火箭弹命中以后,都没有爆发火灾,而坦克仍然在移动!说明这前3发都没有出现爆炸后的射流直接击穿这辆坦克的主装甲,引发内部爆燃的局面。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前3发火箭弹命中的位置不对,而是命中后全都击中了侧面和炮塔顶部的爆反装甲。爆反装甲被击中后立即自动爆炸,

T64改进型可连扛5枚火箭弹的打击,作战能力比T72更强?

 

用爆炸波基本拦截和抵消了RPG弹头产生的金属射流;这说明爆反装甲对付轻型破甲弹头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那么既然爆反装甲对付RPG火箭弹的金属射流如此有效,怎么对付标枪导弹的金属射流就大部分无效了呢?这主要还是两种弹头的自重和先进程度大相径庭。RPG火箭弹的弹头实际只有1.5公斤左右。产生的金属射流的聚能威力也比较小,因此一般的爆反装甲就可以将其当即防住。而标枪导弹在全弹命中时仍然有15公斤以上。对作为一种反坦克弹头来说,几乎有RPG弹头10倍以上的自重;来袭动能也大,属于相对势大力沉的类型;而且标枪导弹的射流破甲深度高达750毫米以上,而大部分RPG弹头的平均破甲深度还不到300毫米,因此两者的打击力度自然相差巨大。不过前面也说了,即使庞大的M1坦克被RPG弹头命中侧后方,

T64改进型可连扛5枚火箭弹的打击,作战能力比T72更强?

 

也往往伤害巨大,而这辆主战坦克被连续命中了5次,前3次都硬扛了过去,主要是表面有爆反装甲,而M1系列长期只有复合装甲而没有爆反装甲。看到前3次攻击都没有起到效果,后2次攻击直接打到了坦克的发动机尾舱的部分,这里连基本的轻装甲都没有,自然是一打就爆。这辆被连续攻击了5次的坦克才首次丧失了机动能力和基本战斗力。原本以为这么抗打的坦克,应该是T80的升级版,仔细观察后,才知道是更老旧的T64坦克的改进版。这种连续命中5弹仍然没有飞炮塔的表现,远远超过大多数同样进入战场的T72坦克改进版本的抗打击表现;着实让外界吃惊。毕竟仅仅看T64的标号,就知道比T72的出现还完了8年。为何一种更老的坦克,实战中却比更晚出现的T72的整体表现更好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

T64改进型可连扛5枚火箭弹的打击,作战能力比T72更强?

 

这里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T64坦克就是T80坦克的早期版本,两者是一脉相承;而T72则是另外一个体系,其进化版本也就是后来的T90系列。从T64到T80,都是在哈尔科夫75机械厂建造。而T72和T90,基本是下塔吉尔乌拉尔坦克制造厂建造。两者既不是同一个厂,更不是同一个主设计师。可以说进化的脉络完全不同。而T64和T80,在前苏联解体前,都不对外出口,一直属于内部自用的较强版本,设计更紧凑,装甲防护更扎实,更没有单纯追求T72那种“可以飞起来的坦克”的对外宣传形象。当然,T72也分为自用版和出口版,而出口版很多其实都是“猴中猴”的类型。比如自用的T64B的炮塔正面主装甲已经有400毫米的厚度,而出口版T72同位置只有300毫米,两者的防御水平,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级别。结果到五六十年后的实战,表现仍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