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与俄罗斯“核圣战”——恫吓还是疯狂?

喵斯拉大王二号机  喵斯拉大王二号机     2022-03-21      0

首页 > 军事

​​编者按:

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一再使用核威慑来对冲北约的常规军力优势,例如将其“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提高到特殊战备等级、起飞所有的“末日飞机”等等。虽然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始终坚持避免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军事对抗,但这仍然是美苏冷战结束后,全球最接近“零点”的时刻。

在西方精英阶层看来,远在乌克兰的战火也许只是一场地缘战略游戏,但俄罗斯的6500枚处于待发射状态的核弹头,则是真正可能重启地球的危险——即使这种可能性再微小,也足以让他们不寒而栗。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有大量关于俄罗斯核战略的分析充斥着西方媒体。

在这其中,来自DMITRY ADAMSKY教授的文章十分具有独创性(以色列Reichman大学政府、外交和战略学院的教授)他十分罕见地将东正教文化对俄罗斯社会和军队的影响,与俄罗斯的核战略联系在了一起,试图从宗教和民族性的角度解读和预测俄罗斯的核动向,并呼吁西方与俄罗斯缓和关系,避免更大的战略误判。

DMITRY ADAMSKY认为,俄乌战争表明,西方、乌克兰和俄罗斯对彼此战略意图和能力的许多估计都是错误的。这场毁灭性战争的展开方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冲突升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误判。最具灾难性的误判将是核领域。战争的影响已经开始进入这一领域。2月27日,俄罗斯总统公开下令“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这些力量包括空基、陆基和海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远程精确制导的非核弹药;导弹防御能力;以及将它们联系起来的指挥和控制系统。

普京的声明并不意味着世界正在经历核危机,但这确实表明世界局势正走在一条不断升级的道路上。如果克里姆林宫做了西方领导人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将核威胁与宗教言论混为一谈,可能会导致极端危险的时刻。这一结果不是必然出现的,但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自苏联解体以来,东正教在俄罗斯的身份认同、国内政治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普京将宗教保守主义引入俄罗斯的国家意识形态,并用宗教类比来讨论安全问题。他用历史的、几乎超然的术语描述了这场战争。俄罗斯国教的影响力在军队中最为明显,尤其是在核武器综合体中。

如果普京利用宗教来加强核威慑,他的行为可能会开始类似于“疯子理论”,即一位领导人为了让自己的威胁看起来可信而采取一些不合理的行动。如果结合了核力量展示和救世主言辞的强制性信号开始从莫斯科向外传播,这将是世界的一次全新体验。西方在分析普京和辨别他的真实计划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一、提高赌注

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量包括非核能力和核能力两部分。其原则包括制造威胁,以及使用先进的常规弹药。这些是俄罗斯开始进行核讹诈之前的最后警告。通过下达命令,普京将战争从纯常规阶段转移到了更接近核领域的中间地带。在后冷战时代,核力量首次被蓄意引入热战。

这是前所未有的,但可以被预见到。世界应该保持平衡感。在俄罗斯军事理论中,核威慑与常规作战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发出核信号的目的是在战场上的俄罗斯军队周围建立一个保护区,以防止莫斯科的敌人得到增援。在乌克兰事件中,俄罗斯试图动用其核武库瘫痪和吓跑西方,为俄罗斯的常规部队创造最佳条件。正如普京在战前讲话中所说,干涉俄罗斯行动的国家将面临“在(他们的)整个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后果。俄罗斯在普京讲话前几天进行了“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演练,以展示总统的决心和能力。

尽管普京最近的命令不是核打击的前奏,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重大发展。在战争中跳过升级阶梯上预期的中间步骤有些为时过早。根据其军事学说,俄罗斯表示自己将在预期发生核攻击时,或者在其领土完整、主权和生存受到常规侵略的威胁时考虑使用核武器。

而目前所有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无论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举动,——可能是对常规军事行动进展缓慢感到失望,对制裁和欧洲武装乌克兰的承诺感到惊讶,以及在谈判中试图加强自己的地位——这一举动似乎是临时的,而不是事先计划好的。

从现在起,如果形势需要,莫斯科将被迫发出更多升级的信号。它可以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然后进行核试验。它可以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或叙利亚部署核武器,与美国在其境外的核部署相匹配。它还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战区使用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例如在叙利亚,然后在乌克兰。随后可能会对无人居住的地点进行核打击,然后对乌克兰以外的目标或战场实际使用核武器。

二、核圣战

如果西方机构继续无视莫斯科的核信号,就像他们对普京最近的命令所做的那样,那么莫斯科可能不仅会把赌注提高得更高,还可能给它的活动增添一种宗教上的、世界末日般的扭曲。

导致世界局势受到核威胁的背景是,俄罗斯东正教、国防机构及其核力量之间存在着30年的长久联系——这一现象被称为“俄罗斯核正统”。后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公众信念的隐喻,普京本人也有这种信念,即为了保持其传统的民族价值观和正统性质,俄罗斯需要确保自己是一个强大的核大国(反之亦然)。

例如,普京在2007年公开表示,核武器和东正教正统是俄罗斯国家地位的两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外部安全的主要保障,第二大支柱是国家道德和精神福祉的主要来源。并非所有俄罗斯当权者都完全赞同这个神秘的概念。但俄罗斯的国防精英们普遍接受了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保守主义哲学的混合。毫不奇怪,在军队中工作的俄罗斯东正教神职人员已经渗透到“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各级指挥部门,并将自己定位为国家战略潜力的守护者。

与此同时,普京的宗教和哲学观点已经融入了他的地缘政治愿景和政策选择。克里姆林宫偶尔会为其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的战争目标提供救世主式和宗教式的框架。俄罗斯实际上会将神职人员和军队一起空降到作战区。在当前的战争中也有类似的国家与教会关系。虽然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已试图公开与这次行动保持距离,但克里姆林宫将这次入侵定义为斯拉夫兄弟的解放。在第一枚炸弹落下前几天,这位宗教领袖发表了一篇关于“浪子归来”的布道。在战争的第三天,他提到了乌克兰的冲突,并请求上帝拯救历史上的沙俄领土——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使其免受内部敌人和外部邪恶势力的伤害(但没有明确提及这次行动)。他还感谢空降部队指挥官为俄罗斯国家安全做出的贡献。空降部队是目前在乌克兰作战的俄罗斯军队的精英部分。

普京将自己视为一个有着历史性使命的人物,上天召唤他保护俄罗斯文明。普京及其许多直接追随者冒着在乌克兰行动中失去一切的风险。他们经不起被打败。因此,他们不太可能撤退,可能愿意在升级阶梯上爬得很高,直至爬上核阶梯。例如,如果进攻出现问题,他们将寻求进一步升级局势,以便按照俄罗斯的条件结束战争,即使这样做需要前所未有的核威慑。

这意味着他们的威胁可能同时针对西方和乌克兰:前者是为了阻止北约加强乌克兰军队,后者是为了在常规手段不允许莫斯科强加其意愿的情况下让基辅接受解决方案。这将符合俄罗斯的胜利理论——吓唬敌人不要干预,劝阻他们不要武装乌克兰,并迫使基辅实现和平。

战前,莫斯科认为,在其周边国家的任何竞争中,俄罗斯的对手都会天然地认为其核威胁是可信的,并会退缩,因此利益平衡有利于莫斯科。但现在俄罗斯和西方都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俄罗斯可能认为单靠常规威胁是不够的。但通过树立信仰驱动型角色的名声,俄罗斯可以让西方认为它疯了,从而有助于战时的强制性谈判。

如果普京在竞争对手眼中把自己提升为救世主式的战略行动者,并用世界末日的言辞充斥核威胁,那么他的胁迫可能会特别有效。宗教行为者往往被认为是无法理喻的,这增强了他们威胁的可信度。普京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俄罗斯总统在这场危机之前发表了各种救世主式的声明,他把这场战争定义为光明力量和邪恶力量之间的冲突。因此,已经开始质疑他的理智的西方国家现在可能会认为他不怕事态升级。

但如果普京真的将宗教言论和核挥舞结合起来,并不意味着他疯了。相反,这是他真正的世界观与现实考虑的独特结合。普京的战略、疯狂的算计和自然而然的情绪可以相辅相成。当陷入困境、沮丧、担心自己的生存时,俄罗斯总统可能会变得更加像救世主。与此同时,他可能会故意利用世界末日的形象来加强胁迫,特别是如果西方进一步升级干预而乌克兰战争没有按计划进行的话。俄罗斯军方、国防官员和政界人士在以往冲突中使用的宗教言论将有助于克里姆林宫进一步利用模糊性,从而增加西方的困惑。

三、宗教分裂

如果克里姆林宫试图利用自己作为信仰驱动的行动者的形象,它可能会破坏外部和内部的稳定。从来没有人处理过一个国家发出的弥赛亚式的核信号。分析人士难以解读“常规”的普京;“宗教+核武器”问题将更加令人费解。这可能会使北约陷入瘫痪,并导致其后退,为俄罗斯更为传统的胜利铺平道路。它还可能促使北约先发制人,这可能意味着发动旨在解除俄罗斯核武库的袭击。这两种选择都将给乌克兰人民和人类带来灾难。

宗教式的核姿态也可能引发内部不稳定。俄罗斯的精英阶层、公众和军方对损失、战争目标和国家自身的暴力行为越感到不安,莫斯科就越有可能诉诸鲁莽的核胁迫,试图迅速赢得这场冲突。但这样做需要在内部进行政治辩护,由此产生的言论可能再次是救世主式的和宗教式的。

然而,这一次,这些言论将被摆在在俄罗斯人。军事服从的问题,尤其是在核力量中,将变得尖锐。教会和军队之间的特殊关系在核部队中最为深刻,但无法确定该部队中的牧师是否会加强或抑制对该系统的稳定指挥和控制。有理由认为,如果包括发动核打击在内的命令下达,宗教影响将有利于命令的执行。但是另一方面,神职人员鼓励核武器的操作者违抗指令也并非不可想象。俄罗斯民间教会机构等级森严,但并非铁板一块。当前的战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教会内部的对立阵营,包括其核心圈子的成员。弥赛亚式的核信号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执政精英和军方试图将这位鲁莽的总统赶下台,以及安全机构内部的其他组织予以反击,挥舞核武器也可能会引发内部不稳定。

四、终末之时

世界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在救世主式的自我认知驱使下,普京正在寻求纠正他所认为的历史错误,提高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实力。他不太可能让步。反过来,华盛顿试图遏制并无情地惩罚他,将任何妥协视为不可接受的绥靖,并利用这场战争劝阻其他大国不要在亚洲或其他地方采取类似的强硬态度。这意味着莫斯科和华盛顿不会给彼此留下出路。相反,随着乌克兰灭亡、破坏和悲剧的增加,紧张局势将继续攀升。加入宗教成分会使事情进一步复杂化。

绝望的时刻需要采取绝望的措施。不管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如何看待彼此,这种情况迫切需要一个出口。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和1983年的战争恐慌等最大的冷战核紧急事件中,双方都能达成一个挽回面子的妥协。这一次,它将更具挑战性。

坚定的俄罗斯领导层深陷热战,西方坚定地支持乌克兰。考虑到没有任何政党准备好退出,当务之急尤其紧迫。华盛顿和莫斯科必须开始考虑在最大危险时刻到来之前他们可以做出什么让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接受彼此的世界观,但这确实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缓和关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