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陷入战略僵持,美国借机“一箭三雕”

百有一用斋  百有一用斋     2022-03-21      0

首页 > 军事

​​Original 丁咚 亚欧视点 2022-03-20


 

俄对乌发动战争进入第25天。俄方“杀鸡用牛刀”,当地时间周五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一处地下军火库予以打击。

由此凸显出俄军难以依靠常规军力实施进攻并获取胜利,也是其在遭遇乌克兰军民顽强抵抗使战场和谈判形势双双陷入停滞背景下急于取得突破的表现。

俄方损失进一步加大。有消息称,俄南部军区第八集团军指挥官安德烈·莫德维奇夫中将在乌方对赫尔松机场组织的一次袭击中战死。这可能是开战以来俄方阵亡的新的将官,也是首位中将。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为对乌开战作出辩护,并动员全俄应对西方制裁带来的危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全球抗俄阵线继续源源不断向基辅输送战争物资,深化对俄制裁,其中尤以其领导者——美国最为用力。拜登当局接连推动组织高级外交谈判,扎紧篱笆,防止任何国家对俄进行规模性援助,或者帮助其规避制裁。

这些都促使俄乌战争陷入战略相持。

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向美国参众议院联席会议的数百名议员发表沉郁慷慨的演说后,美国总统拜登大笔一挥,决定向乌追加价值8亿美元援助,由美国防部直接将现役装备转交给基辅当局。

这笔款项加上稍早前的2亿美元援助及开战之初对乌援助3.5亿美元,总共达到了13.5亿美元。如果算上开战前的6.5亿美元援助,那么现任政府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高达20亿美元的援助。

同时,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并经总统拜登签字生效的一项1.5万亿美元的支出法案中,专门列出了13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为战争中的乌克兰提供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对乌援助总计高达156亿美元,是世界各国之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援对该国对抗俄罗斯,保卫国土和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美国还同盟友及伙伴一起,对俄发起了史上对单一国家最大规模和最系统的制裁,正在并将继续重创其经济,但也为实施制裁的国家带来了损害。

它们都是美国为万里之外的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所付出的“代价”。

泽连斯基在演说中一方面感谢拜登努力,美国援助,并要求华盛顿的议员们施加更大影响扩大和升级对乌援助,一方面强调乌克兰是在为世界而战,乌克兰人民不仅在捍卫家园,也在为欧洲和世界的价值观而战,以未来的名义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另一个场合,始终坐镇基辅领导抗俄战争的这位总统颇为幽怨地对欧洲在援助方面的胆怯无力和缩手缩脚作出指责。

确实,乌克兰朝野为抵抗实力远超出它的俄军损失惨重,全国重要城市持续受到俄军火炮和导弹无差别的攻击,断壁残垣比比皆是,死伤军民屯街塞巷。

那么泽连斯基是不是在“无端”指责欧洲,对美国夸大了自身抗俄的价值和意义了呢?

应该说,毫不夸张,而其对欧洲的指责也是其来有自的。

普京当局之所以决定对乌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从而引爆这场战争,是因为其将亲西方的泽连斯基当局领导的乌克兰视为北约威胁的“延伸”,是要阻止该国加入北约,或者部署核武器。

乌克兰实际是在为其与欧盟和北约的亲密交往及渴望成为其成员“受过”,代替其承受莫斯科的军事压力和进攻。基辅以薄弱之躯在前沿拼死抵抗俄军进犯,实质上有助于捍卫欧洲甚至北约的安全。

一战、二战都是在个别国家遭到武装袭击后迅速蔓延为世界性战争的,然而当基辅面对莫斯科的军事进攻时刻,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不愿冒着扩大战争核战争的风险,越雷池一步,担心遭到直接的核报复,或者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层面。乌克兰为欧洲、为北约、为世界而战,不仅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而且是价值观上的。

假如乌克兰失守,欧洲和北约将门户洞开,并助长莫斯科更大的战略野心;假如乌克兰被攻占,变成亲俄国家,将意味着西方价值观的一个桥头堡被攻陷,意味着普京式价值观扩大了在世界的存在,并可能进一步扩大存在,削弱西方价值观的势力范围和感召力。

美国、欧洲还有整个西方对乌援助也好,对俄制裁也好,是不是“无偿”、“无私”的?是不是“吃亏”?

显然不是,相反,乌克兰以自身的重大牺牲,帮助美国、欧洲、北约和西方捍卫其价值观、捍卫其地缘战略利益、捍卫其在全世界的势力。

如果这个层面对地理相近的欧洲最有利的话,那么从第二个层面——美国当前的对外核心战略及其意图塑造的世界新秩序——来看,则可以说,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美国一再将俄乌冲突限定于两国之间的范畴,一再拒绝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卷入,一再拒绝直接参战或者在乌设立禁飞区,以至于使相对弱小的乌克兰单独面对第二核强国和军事大国的攻势,以血肉之躯抵挡俄方的“空城战术”——最大程度地无差别攻击民用设施和平民目标以摧毁对手的战争意志。

当然,乌方的抗俄不是在绝对孤立的条件下进行的,正如前述,美国、欧洲、北约、西方还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给予其支持和援助,其中尤以美国和欧洲为巨。

但美国在不用直接参战、不用冒人员伤亡及本土受袭的风险、不用面对核战争,只需给钱、给物、构建可靠的援助+制裁国际体系并对俄进行战略威慑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一箭三雕”。

第一雕:它获得了极为有利的名分,对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进行全面的制裁,在全球孤立俄罗斯,使普京变成世界“贱民”(拜登语),并有机会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使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牵制最小化。

普京在其3月16日将西方的制裁和限制描述为“宿命”的,而这样的论调在世界各处很多,但事实可能是,只有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才会引起超级大国遏制的“兴趣”,因为它有能力、有意愿挑战美国的“首要大国”地位,挑战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并可能在一些领域直接损害美国利益。

美国目前领导全球抗俄联合阵线对俄施加的史无前例的制裁和全球孤立行动,在俄乌战争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俄乌战争背景下,欧盟、德法的牵制消失了,它甚至以正当的名义阻挠任何大国对俄进行成规模的援助,或者帮助其规避制裁。

因为它拥有正当的名分:俄违背国际法对乌进行了“侵略”并伤害了平民,但对美国来说,更具战略意义的结果是,它有望成功地使首要大国的“挑战者”、现行世界秩序的“破坏者”——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出局”,将其逐出自由国际体系,削弱它、孤立它、战胜它。

第二雕:以对俄一手进行“示范”,在符合国际法、国际公义的名义下分化对手,孤立对手,并制造了一个态势,即任何一个单一国家再无能力和可能足以对美国构成致命“挑战”。

在俄乌战争之前,拜登当局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但费尽心力却效果不彰,主要是碰到了普京这样对领土抱有很强执念并拥有极强地缘战略野心的,不仅没有实现主要目标,反而被其利用,发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基于此,拜登当局可能打的是将计就计、因势利导、放开两厢、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从而一举多得的主意。

而“第二雕”是拜登当局当前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已经并将继续看到。

第三雕:俄乌战争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使摒弃“孤立主义”传统外交政策的美国获得了继二战、冷战之后的第三个历史性战略机遇,塑造其所希望的世界新秩序。

二战中罗斯福总统决意打破“孤立主义”,参加战争,在战争期间规划了战后世界秩序,并由其继任者塑造了新的世界秩序。美国得益于这一世界秩序,领导盟国实施了冷战。

冷战结束后,从老布什到克林顿两届美国政府基本完成了以美国为“首要大国”的世界新秩序的塑造,而这一秩序进入新世纪后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俄乌战争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历史性机遇,为美国主导塑造新的世界秩序创造重要条件。

这些条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包括俄罗斯的衰落、世界多极化倡议的沦落、欧洲对美依赖加深及其他一些重要情况。

我们很怀疑,拜登当局是否事先规划了这一切,或者在形势发展中顺势推动了一些因素,但整个形势朝着有利于华盛顿的方向发展——在乌克兰作出民族牺牲的前提下做到了这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任何数量的资金支持都不为过。

乌克兰要战胜俄罗斯,或者达成有利协议情况下,才能成功,而只要俄乌之间的战争继续僵持一段时间,就对美国十分有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