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周志兴 周论 2022-03-13
薛理泰再谈俄乌剧变之六
当前俄乌战况进展引起热议,公众关注度辐射开来,无远弗届。其实,对各国政府和国际关系学界而言,关于此战未来走向和结局以及由此触发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若干变动,才尤其令人瞩目。
一位知名教授建议笔者就此课题具有战略意义的五个子课题作出解答。倘若读者对这五个子课题的答案有所系统性的认识,并逐渐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则可能对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以及未来世局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所概括的理解了。
笔者不揣浅陋,在下面对这五个问题尽力尝试逐条回答一下:
一、这次俄乌战争爆发,俄、乌、美和北约各自犯下哪些战略性错误?
俄罗斯
1、忽略了文明认同的重要意义。俄、乌两国都是东斯拉夫民族,说共同语言,写相同文字(乌克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如今在当地却不易找到不会使用俄文的人),又都崇奉同一宗教即东正教,而宗教是某一文明体文化的核心。可见俄、乌两国是相同的文明体,堪称同文同种。
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次普京却计不出此,悍然下令攻击乌克兰,造成乌克兰战火弥漫城乡,哀鸿遍野。从历史角度观察,普京此举毕竟从情感上割裂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天然联系,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
可以认为,俄乌战争强化了乌克兰境内民众甚至俄语民众的国家意识,加强了对乌克兰与俄罗斯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国家的认识。
从长远说来,莫斯科终究会发现,乌克兰对待俄罗斯立场迟早会有所变化,即怀有更加疑惧乃至敌视的心态。
2、战略评估:普京及其左右在决策入侵乌克兰前犯下了一个高估、三个低估的错误,亦即高估了乌克兰国内不同意见派别对总统泽连斯基施压并强烈求和的可能性,低估了乌克兰军民抗拒俄军的强烈意愿,低估了战前北约在乌克兰设桩布局的严重后果,也低估了俄罗斯国内反战群体抗拒的力度。
至于普京低估了其国内反战群体的抗拒力度,再说几句。作为一例,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3月1日声称,车臣精锐特种部队一直在策划暗杀总统泽连斯基,而反战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人员居然向乌克兰泄露了这一图谋,最终乌方挫败了这一图谋。此外,据报道俄军数支装甲分队官兵先后离开几十辆完好无损的装甲车辆,弃械走离。
乌克兰预防腐败局长致信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感谢您的腐败
由此可见,俄国权力部门及军人对攻打乌克兰之举,在意志上并不是铁板一块,远非众志成城。这一状况必然降低了俄军的作战效率并削弱了俄罗斯支撑作战的举国意志的持久性。
3、自1999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以来,迄今23年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权力核心。他在去年4月签署总统任期法案,如此,他在法律上最长可连任至2036年。
普京素来以铁腕治国,近年反对声浪彼伏此起,其对立派系领导人多不得善终。有鉴于此,他对“慕虚名而受实祸”深有体会。为此,他自然要握紧手中的权力。
多少年以来,俄罗斯经济欠缺后劲,迄无起色,可能他确有以外交上的强势作为增强自己在国内的声望的想法。如果情况确是如此,则外交、内政上的考量交织在一起,关于和战的战略决策的分际难免会趋于模糊化。
4、军事战略错误:俄军在拟定作战计划时犯下了战备不充分以及低估乌军作战意志的错误。俄军意在重兵压境,兵临城下之际,再诉诸以战逼和的手段,寄希望于一周内即可毕其功于一役。这就高估了己方的战斗力和持久力以及低估了对方军民抗拒入侵的坚强意志。
假若站在普京的角度,他理应把乌东两州作为前出基地,发挥地利、人和的优势,对乌克兰逐次加大军事压力,以战逼和,这样一则此战具有由保护乌东俄族居民触发的反击战的性质,二则不至于激起乌克兰全国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拒。相反,俄军却发起全面进攻,又在主攻方向不时停驻数日之久,陷于欲罢不能的窘境,诚所谓欲速不达。与其如此,还不如从乌东前出,首尾相顾,后勤保障有力,尚有转圜的余地,也不至于激起全球性的制裁和声讨。
再看俄罗斯经济发展长年趔趄不前,国力困顿,军费递降不止,如2019年仅为430亿美元,甚至难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作。后勤保障乏力,军官腐败成风,更是成为俄军战斗力提升的短板。
俄军零星的高科技并未形成体系,无从在战斗力上体现出来。在信息时代,军事作战中指挥系统对战场情况的感知能力,是适宜的军事行动的必备条件。在这一点上,俄军的科技水平与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时相比,并没有长进多少。
乌克兰
1、当年不应该轻信美、英、俄三国担保其国家安全的许诺,轻易放弃了一千五百枚核弹头。乌克兰被肢解及入侵,是其当年轻率弃核所致。
2、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做对的事要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在国家层面上,此即意味着决策团队必须制定科学、理性的政策,而各相关部门则需要高效率地落实执行既定的政策。无怪乎孙子兵法要强调“上兵伐谋”,确实有先见之明。
乌克兰民众将笑星及其喜剧团队置于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地位,忽略了战略安全审评的重要性。正确的战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决策差之毫厘,后果差之千里。如此,欲求国家康宁,岂可得乎?!
3、乌克兰精英阶层听任总统泽连斯基及其左右将本国置于大国对抗的最前沿,沦为世界矛盾的聚焦点。一旦某国沦为世界矛盾的聚焦点,纵使诸葛孔明再世,亦难挽狂澜于既倒。
泽林斯基面对兵凶战危的局面,理应度德量力,引导国家和民族趋吉避凶。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拒不诉诸高明的战略运筹,而是眼睁睁地听任国家和民族沿着悬崖滑下去,与世界核大国俄罗斯迎头相撞。
实际上,只要稍早泽连斯基声明不追求成为北约成员国,承诺维持中立政策不变,俄乌战争就不可能爆发。这样,他的政策抉择就能引导国家和民众趋吉避凶。惜乎他背道而驰。如今乌克兰全境炮火连天,疮痍满目。此战爆发已有十四天了,日前他再次承诺将实行这两条政策。识者会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4、大国事小国以仁,小国事大国以智。乌克兰殊为不智。战争连绵不断,导致万千家庭破碎,亲人殒命。此外,这场战争结束以后,全国基本设施多有破坏,日后建设投资非数千亿美元不办。此事欲向战争始作俑者普京索赔,有否理想结果,不问即知。
乌克兰总统顾问奥列格·乌斯坚科表示,总统泽连斯基已开始制定战后重建计划。他还特别提到,因西方制裁而被冻结的俄罗斯中央银行的3000亿美元储备计划被用于乌战后重建。
至于欧美国家,固然会出几十亿美元送乌克兰武器牵制俄罗斯,却不会送乌克兰上百亿美元搞基本建设。欧美各国基本建设也正发愁资金短缺呢,更不用说乌克兰欲求无偿援助几千亿美元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