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目前的信息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反思

龙长玄丶DraG0NacE  龙长玄丶DraG0NacE     2022-03-10      0

首页 > 军事

​​#俄乌局势最新进展#

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应该对这件事做反思,确实,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这个没说错。这里不讨论战争的正义性,只想根据目前信息来探讨一下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引以为戒的东西。

俄罗斯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特别军事行动,或者说俄乌战争,是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国与国之间集团军海陆空加上信息舆论网络全方位的大规模战争,也是自雅尔塔协定之后极为罕见的一方实施硬性人道主义的战争。

在开战前,双方在世界军力对比为第2名对第22名。

截至目前为止,其实国内支持乌克兰,或者单纯只是跟风欧美北约的人也应该看出来了,俄罗斯方面的战线在不断推进,乌军主力集团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虽然通过伏击,游记,给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整体战果杯水车薪,这场战争由俄罗斯宣布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和损失多少的问题。

那么,从我们的视角来看,俄罗斯这次的行动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呢?

第一点,对于乌克兰军民抵抗意志的低估,以及对于同源民族友好度的高估。

可以明显看到,在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这两个东向和南向的主要城市,一贯民调亲俄的大地区,俄军包括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民兵遭受了意料之外的抵抗,不仅仅来源于乌军部队,也来自于民众,更不用说在尼古拉耶夫甚至在俄军控制之后爆发了民众反俄游行示威。

尽管俄军包括车臣武装力量一再发布他们关心平民,集中保护撤离难民,贯彻人道主义的消息与视频,我也相信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俄军遭受的抵抗要比预期强烈很多。

有人说这是源自于疯狂的极端组织策划与威胁,我认为并不尽然。苏联解体之后30年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之前),乌克兰人民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国家团结性与国家认可度,尽管东面南面有的大量亲近俄罗斯的人,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俄罗斯的统治,虽然俄罗斯一再声明没有侵略和占领的意图,但占据城市瓦解乌克兰国防力量确实是俄军主要目标。因此,乌克兰军民对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这样的误会也许不是区区几年就能消除的。

不可否认,俄军的参谋在战前进行了一幅高质量的战略蓝图绘制,但抵抗因素显然被他低估了。

第二点,过度依赖参谋作业,缺少第一时间即可发动且有效的备案。

在开战第一天,俄军在东线和南部海岸线大造声势,并多路推进,分散了乌军指挥部的注意力,随后VDV实施了一次完美的空降基辅机场的行动,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在乌军反应过来之前配合地面推进的快速部队,攻入行政大楼抓捕泽连斯基并迫使其投降,第一时间结束战争。可惜的是,乌军指挥部反应很快,迅速在基辅构筑了防线并对机场发动了多次反攻,而且地面推进部队进展缓慢,以至于一整天之后尚在切尔尼戈夫和切尔诺贝利地区与乌军纠缠。

这使得俄军不得不派出武装直升机穿越尚未控制的战线强行与VDV汇合。这也得由来VDV强大的敌后作战能力,足足拖住了乌军一整天,依然牢牢盯在机场,并与直升机部队汇合,最终成功摧毁机场使乌军丧失了在基辅空战的能力,但我想这绝对不是VDV的第一选择,只能说是迫不得已的止损。不然俄军完全可以依靠此机场源源不断输送兵员。

参谋的作业很理想,很完美,但这种巧合不是现实战争中一定能发生的,俄军此次显然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他们的反应速度很慢。无论是集中空天军对基辅及其周围防空能力进行绝对的清除还是让地面部队围而不打迅速绕过乌军防区推进,都慢了一步,以至于在开战2-3天后,切尔尼戈夫附近的俄军才放弃强攻转为包围,进军基辅,迟疑的时间太长了。幸好VDV是真的厉害,200人硬扛一整天没丢阵地,否则这一个行动将彻底破产,基辅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安全的堡垒。

第三点,后勤能力糟糕,后勤线路保障成灾,不适应游击战,伏击战。不适应高强度行军,穿插作战。

按理来说俄军这几年和兔子联合军演了很多次,应该能从兔子身上取到经。我想俄军指挥人员是学到了,但基层贯彻不到位。乌军虽然大幅度夸大战绩,但是俄军丢弃了大量故障车辆坦克、后勤线路遭到多次伏击偷袭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首先车辆故障这个很正常,强行军总归会有战车油量耗尽,履带脱离,轮胎漏气,发动机故障,陷入泥潭沼泽的情况发生。俄军的选择是乘员离开,跟随其他战车继续推进。这个选择没有错,但是后勤跟进部队拉跨了。后勤移动速度慢,还有后勤频繁遭到袭扰,我认为这两个原因都是存在的。

理论上来说,你的第一梯队需要轻装快速推进,可以,但是你的第二梯队应该紧跟着出发,并随行足够的后勤车队维修部队医疗部队,以保证最快速度回收第一梯队的故障、战损装备,救治第一梯队伤员。若是第一梯队不幸陷入包围圈,第二梯队也能尽快援助。

但是俄军的第二梯队和后勤部队出发太缓慢了,数日之后才有传出第二梯队进入乌克兰的消息,在那之前废弃的车辆装备早就被乌军摆拍当做战绩,或者被烧毁了。白白损失了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装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俄军高层指挥的盲目自大,自信第一梯队足以取胜,完成穿插包围。但事实上是第一梯队并没有按时攻占基辅,哈尔科夫,而且穿插包围进展速度也不够快。好在东线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的民兵武装给了乌军东部集团不小的压力,且乌军不敢走出工事与俄军野战,让他们来不及撤退,到现在俄军依然有足够时间去分割包围这一集团军。

再说后勤路线的保障,乌军残余部队躲入了乡下林间,不断利用居民帮助去偷袭俄军后勤车队,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从视频和照片上可以看出,俄军的后勤车队护卫很少,不说直升机护卫了,很多车队连随行战车都只有轻型吉普战车与步兵装甲车,甚至一长排卡车没有任何护卫的。我对俄军为什么后勤线这么急的猜想是,随行坦克直升机的话固然安全,但行进速度会很慢,正是因为第一梯队没能完成预期目标,第二梯队入境太晚了,导致后勤必须快马加鞭跟上,俄军不得不选择了危险的运输方式,在没有完成对公路周围进行残敌扫荡任务的情况下,要求后勤车队加快行进,放弃了更为安全的运输护卫。就这一点而言非常值得反思,无论何时何地,保障后勤是相当重要的,不仅仅要保证后勤送达,还要保证后勤的安全。像俄罗斯这样后勤只有轻装甲护卫甚至无护送的情况,完全就是白给行为。不要说炮击了,最简单的单兵反坦克火箭就能完成埋伏狙杀。

如果俄军第二梯队及时进入,跟随后勤车队,一部扫荡公路周围,一部护卫车队前进,一部与第一梯队汇合,损失必然会少很多。

第四点,对网络信息战、舆论战的准备不足。

俄方从根本上没有一个稳定的己方信息发布平台,以至于在开战第二第三天推特脸书大面积封禁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长达数个小时的信息空白。而己方政府军方网站防火墙的保护措施也不到位,一度被黑客攻破瘫痪。虽然以北约为首的国家对俄方进行信息封锁,以造成单边信息源的局势,来进行舆论攻击,这是战前就能预料到的,无论是通过国际舆论对俄罗斯进行打击,孤立俄罗斯,甚至迷惑俄罗斯国内,还是通过虚假战报提升乌军的士气,这都是其目的。在中俄一致的情况下,我并不寄希望于俄军,能有什么反制措施,不过如此被动确实让人始料不及。或许正如他们的媒体人所说,俄罗斯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信息社交平台。而且,官方网站的防火墙得修修了,补救措施也得跟得上。一向以破解著称的俄罗斯黑客这次如此惨败,实在是脸都不要了。

另外俄军在信息战的失利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俄军在战争初期对乌军军事基地的手术刀式袭击不可谓不成功,可是精确却不到位。明显遗漏了不少尤其是防空火力基地,给了乌军拖延和保存有生力量的时间与资源,也为后续行动的损失埋下了伏笔。

俄军自己对于乌军信息和动向把握不充分外,乌军反而利用各种摄像头、无人机还有北约的卫星去定位俄军动向,最直接的打击就是袭扰后勤缺乏保护的车队。俄军甚至目前还没找到足够有效的应对方法,依然任由乌军游击部队在自己的补给线上打麻将。(你派出2-3个营级单位专门进行公路周围扫荡也好啊?想什么呢?)

不得不说俄军能够在这样的信息差下,拒绝动用无差别打击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主要城市的包围,并将战线推进到乌军东部主力集团军岌岌可危的情况,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如果俄军能够再把这种细节做好,这就真的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式战争了。

战争拖到现在,俄军的进展不可谓不快,但也难说不慢,诸多被低估被忽视的因素,以及不得已亡羊补牢的措施,给俄军整体的行动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困扰。就干净利落而言,俄军做的并不如美军,但也有很多比美军做的好的地方。如此规模战争,尽力避开平民区域,三次静默停火开通人道主义路线,对待示威游行民众选择克制忍让,着实给西方军事家树了一个榜样。但在行动中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属不应该,给前线奋战的将士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不敢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军能有什么有效的措施,但我觉得这是我军在了解了此次战争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去考虑的,战争除了完成战略目标,歼灭敌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损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