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第12天,乌或放弃加入北约,俄做好谈判准备,美不乐意了

大唐申策君  大唐申策君     2022-03-08      0

首页 > 军事

​​时间来到3月7日,俄乌交战也进入了第12天,紧张局势正迎来重要转折点。

至少5个迹象吧。

1,俄军在乌境内的特别军事行动,或许正步入尾声。

7日,俄国防部表示,俄军已经基本解除了乌克兰空军的战斗力,并警告乌周边两国不要为乌克兰战机提供机场、以作基地使用。

俄方还宣布,自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已累计瘫痪了2100多个乌克兰军事设施,其中包括74个指挥所、68座雷达站以及108套防空系统。

用普京的话来说,俄军正在按计划完成既定目标,也终将完成所有作战任务。

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军事设施、乌军的主要战力都已经被“瘫痪”得所剩无几了,正面战场的对抗已经进入尾声。

2,普京做好了谈判准备。

7日,普京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通话中确认,俄方已经准备好和乌克兰当局、外国伙伴通过对话解决冲突了,并再次警告基辅——任何企图拖延谈判、继续负隅顽抗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德国总理朔尔茨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包括埃尔多安本人,都表露出了极强的“愿意调停俄乌冲突”的意愿。

尤其是正在参加法国总统大选的马克龙,6日晚又给普京打去了第4次电话,再度表明“愿意斡旋俄乌冲突”之意。

毕竟,一旦成功调停俄乌冲突,不仅能收获国内民众的支持率和国际社会的赞誉,甚至连“诺贝尔和平奖”都有望获得,法德以土等国似乎都不想错过。

当然,国际各方表露出“斡旋”之意,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俄乌冲突是时候结束了。

3,乌克兰境内的俄军,于7日清晨再次宣布进入“静默状态”了,以确保乌克兰首都基辅和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苏梅等地的人道主义通道顺利开通。

当然了,为了确保乌军和其他“激进组织”搞破坏行动,俄军也在保持戒备并通过无人机监控各地居民撤离。

要注意,在5日,俄军也曾宣布进入“静默状态”,但随后因为乌克兰当局拒绝延长该状态,俄军便恢复了军事行动。如今俄军再次宣布“静默状态”,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已经同意了相关决定。

4,俄乌冲突下的天然气贸易、开始重回正轨了。

7日,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将继续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运送天然气,且每日运量保持不变。

众所周知,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管道便陷入了“停工”状态,随着战事持续胶着,外界也一度认为“停工”会被延长。

如今,随着俄恢复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气,表明乌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已解除威胁,局势正开始缓和。

5,乌克兰或将放弃加入北约。

7日,乌克兰谈判代表、乌执政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表示,未来5到10年内,北约并不准备讨论乌克兰加入该组织一事,乌方也不会在致力于申请加入北约,而是讨论某种“非北约模式”

也就是说,在意识到北约一直“画饼”吊乌克兰胃口之后,基辅也开始有所醒悟了,有意放弃寻求加入北约了。

要注意,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一直是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的最根本诉求之一,也是决定俄乌谈判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更要注意,当地时间7日晚,俄乌将举行第三轮谈判,乌克兰在这个时候释放“不再寻求加入北约”的信号,颇有一番“妥协”的意味。

事实上,开启一场战争的代价是难以估量,俄乌双方都耗不起,而俄方一开始的计划,或许就是发起“闪电战”,迅速“打服、打醒”乌克兰,开启谈判进程,一举解除俄周边安全威胁。

尽管,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煽风点火”下,俄乌战事持续胶着了12天,但最终还是迎来了停战转折点,也算是一个较为乐观的消息了。

不过,俄乌冲突进入尾声,虽然是国际社会乐于看到的,但却是美英等国极不想要的结果。

一方面,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并不具备优势,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就更能得到了。

所以,俄乌冲突进入尾声,俄方有更大的概率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即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去军事化、无核化以及承认俄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等等。

届时,美英不仅无法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做文章”、向俄施压,此前向基辅“递棍子”、在舆论上造势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的落幕,也将阻碍美国实现“俄欧分裂”的计划,美国忙前忙后,很可能落得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因此,在意识到俄乌和谈有望成功,美英将被“排除在外”之后,白宫又开始“从中作梗”了。

主要3个体现吧。

体现一,美国一反常态,开始向乌克兰递“铁棍”了。

7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北约成员国已被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并称他正在与波兰进行讨论,如果波兰愿意但却没战机可提供,那么美国可以“做些什么”、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言下之意,美国可能要通过波兰这一“中转站”、向乌克兰提供战机了。

请注意,美国此次军援不同于以往给些“过时、老旧”的防御性武器,而是具备重大杀伤力、甚至可能影响战局的战斗机。而且,一旦美国决定送战机,就意味着将在波兰设立一个空军基地。

简单来说,区别于美国以往的“递棍子”之举,这回向乌克兰递的是“铁棍”。

不过,对于布林肯的表态,波兰方面已经迅速否认了。毕竟,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想成为夹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棋子”。

体现二,美国正在制定计划、帮助乌克兰建立“流亡政府”,以便在乌总统出逃或身亡,以及乌克兰战败的情况下,确保乌政府能得到延续

也就是说,美国已经在替乌克兰做“战斗到底”的准备了。

甚至再大胆一点猜测——如果泽连斯基执意和谈,美国会不会强行让乌克兰政府“流亡”?

体现三,俄乌正在交战,布林肯却于6日“悄悄”入境乌克兰,并且到访了美驻基辅大使馆,期间还与乌外长库列巴举行了会谈。

要注意,俄军大批部队正包围基辅,布林肯“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基辅,是很让人意外的。不排除布林肯故意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以释放“支持乌克兰”信号的可能。

总之,美国做了这么多,目的就是一个——煽动乌克兰继续与俄对抗,破坏俄乌和谈。

对此,且谈几句粗浅的看法吧。

眼下,俄乌局势正迎来关键时刻!

尽管,俄乌冲突正在步入尾声,但美国却不想看到俄乌和谈的一幕出现,普京做好谈判准备的同时,也应多多防备美国的“煽风点火”之举。

尤其是,随着俄乌和谈希望增大,“气急败坏”的美国很可能剑走偏锋、采取危险措施,导致战火外溢。

总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俄乌局势仍在诸多变数,时间越拖、变数越多,主张和平解决冲突的各方,都得提高警惕了。

最后,冲突与对抗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制裁更不是化解争端的方式!

还是希望国际各方以和为贵,通过积极、和平的方式推动局势缓和、停止战争!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