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这里阻止中国,美国“没招”!

正义南康  正义南康     2022-01-13      0

首页 > 军事

​​图片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月9日发表题为《美国的亚洲战略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文章,作者为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国际关系高级讲师范·杰克逊,全文摘编如下:
 

    

2021年12月,拜登政府的印度洋-太平洋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在一个印太安全会议上详细阐述了美国对中国和亚洲问题的思考。他的口吻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联盟的重要性、用军售制衡中国、东盟的核心地位,以及中美关系可以在充满竞争的同时又保持稳定的乐观看法。

 

在任何其他时代,这样的言论对地区专家和决策者来说都能给人慰藉。但是,坎贝尔这次讲话未提及任何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有意义的说法,而这是对印太地区稳定而言最重要的治国理政方略。正是在经济政策领域,中国比在其他任何领域都更努力地取代美国,而且这一领域仍然是华盛顿在制定印太政策时的明显漏洞。坎贝尔承认仅有防务倡议是不够的,但他没有在演讲中提到任何概念、政策或行动来表明经济因素不只是随口说说的。他大谈特谈的即将出台的“先进”的“经济框架”缺乏所有的细节。

 

坎贝尔的言论反映了华盛顿对亚洲的看法。美国对这个世界上最重要地区的政策,不过是特朗普军事优先的亚洲政策残存的惯性与奥巴马命运多舛的“转向亚洲”政策复兴的融合。

 

因此,相对于真正能给该地区带来最大好处的东西,美国正在错误地分配其注意力和影响力。只有经济政策,而不是防务政策,才能解决发展、疫后复苏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困扰着亚洲决策者。

 

这恰恰是迄今为止美国参与亚洲事务所遇到的麻烦:美国没有针对该地区的经济战略,至少自奥巴马试图通过谈判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来就没有了。

 

那么美国该怎么做?首先,华盛顿显然必须优先考虑经济治国方略,勿再奉行导弹思维。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美国将继续置身于错误的趋势中,包括增加国防开支、海军扩张、核现代化和导弹扩散。这些趋势正在把该地区变成一个火药桶,这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其次,华盛顿需要一个针对亚洲的经济政策,一个努力为该地区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政策,而不只是促进抽象的美国利益。

 

第三是美国应承认自己的局限性。美国不是亚洲的经济霸主,尽管美国官员仍然认为它是。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靠美国的力量得到解决,尤其是当美国不再享有冷战结束时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如果美国固执己见,它将会走向毁灭。

 

监制 | 邓媛
 

审核 | 田欣

编辑 | 许海婷

 

热文推荐

lh​​​​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