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寞寒某部老兵,擅长炮兵及南亚方向,参与过汶川救灾,某科目拿过全军第一。老兵的汶川救灾记忆——汶川,我们来了
前言:在前面一文中,小寞和大家聊了会鹰酱海军陆战队的EABO,深入到整个大的战略背景,海军陆战队的改革仅仅只是鹰酱宏大战略转型的一部分。
正文:
早在越战晚期,被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的特定环境正规军游击战法折磨得无所适从的鹰酱五角大楼,面对三十年来两超争霸构筑起来的超量核平衡和极其庞大的常规作战力量,开始向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的东方古国学习。
开始准备打赢核战争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毕竟连续在两个分战场吃瘪,即使是实力遥遥领先的鹰酱也在此消彼长之下陷入了不可避免的战略收缩。
变更就此酝酿:发展高技术常规装备更低成本、高效率的夺取优势,依托高技术常规装备抵消庞大的低技术武装集群,并且广泛开展作战运用概念研究和创新设计,预谋获得基于新兴技术的战法奇袭。
这一时期,以通过OODA闭环速度优势摧垮敌方抵抗意志的现代控制战理论和以“集中精确打击敌方五环重心”破坏其整体性的现代摧毁战理论等基于新时期精确打击、C3ISR战场通讯指挥系统等新兴技术的作战理论开始大放异彩。
经过十几年的蛰伏,中东狂人萨达姆终于在苏联崩塌前夕给了鹰酱一个绝佳机会的检验这些新的高技术常规装备和作战理论:数十万历经八年两伊战火的百战精兵,以T—72、米格—25、飞毛腿等苏系装备为核心打造的现代化陆空作战体系,相对封闭的海域环境和弱小到几乎可以无视的海军,千里赤黄的沙漠丘陵,保障体系无缝链接的盟友前线出击基地,以及最重要的没有任何超级大国背景。
其结果,自然是伴随着著名的死亡公路和无数炸飞炮塔的T—72深入人心、震惊世界。辉煌的战绩下,无论是创新式的陆军蛙跳攻击还是直追朝鲜战争中轻步兵巅峰攻击速度的左勾拳行动,都显得黯然失色。
此战过后,一战奠定了一超独霸基调的鹰酱,不断深化体系联合作战概念的研究和设计,提出“战略瘫痪”等顶层作战概念和“快速决定性作战”、“基于效果的作战”、“内聚式联合”、“网络中心战”等作战构想概念,形成了“分布式打击”、“多维度(多域)打击”等战法概念。
分布式打击理论,是对通过OODA闭环速度优势摧垮敌方抵抗意志的现代控制战理论思想的继承和演绎。该理论超越线性作战认知,经过合理编组的分散的联合战术部队在联合作战空间的全正面和全纵深实施无边界机动,在敌人最缺乏准备的时间和地点发起攻击,以获得预期的最大打击效果。
鹰酱强调通过分布式机动制造机会,倾全力打击敌关键薄弱环节。强调充分运用速度和突然性以夺取主动权,从而控制作战节奏,以获得类似伏击的打击效果,使敌总是感到意外,总是仓促应战。强调行动的变化无常,使敌无法轻易找到鹰酱的行动规律。分布式打击“平台分布、效果聚合”,是在整个联合作战空间的非接触作战。
这一理论在新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崛起开枝散叶,“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作战构想概念不断推陈出新,重点强调建设“全球信息栅格”,构建基于全军信息网络互联能力的多兵种联合-多层次战役战术协同交战能力。
尤其是在马蒂斯出任鹰酱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并不断高升直至国防部长的这一过程中,延续了分布式打击致胜理论和拉姆斯菲尔德的转型战略,强调若干小型、高能作战单元如何在陆上广阔地域分散、协调、独立行动以获得显著作战优势,在中东、西亚陆上空间的多点并行作战,以快速同时打击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多国广泛存在的反美军事力量。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以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冷战鹰派,手握新兴高科技常规装备和作战体系建设,认为衰弱的毛熊和青黄不接的东方古国甚至不值得鹰酱四大军兵种倾力一击,大力宣传在打赢伊拉克等中等国家的同时还能打赢一场对大国的常规战争。
以此为基调,拉姆斯菲尔德主导的五角大楼砍掉了以“海狼”、“科曼奇”等一系列为超级大国争霸所准备的高精尖武器平台和战斗体系,大力建设发展“斯特瑞克”、F—35、滨海战斗舰、“弗吉尼亚”级等可以低廉成本应对从低端局到高端局的通用型武器平台和战斗体系。
战略上的误判,让毛熊和东方古国同样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针对鹰酱打造出一支符合本国实际的拥有一战之力的大国争霸常规军队。这一点,鹰酱五角大楼和兰利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身体还是相当诚实,面对毛熊BTG集群和空天军在叙利亚、克里米亚以及最近的哈萨克斯坦的迅速动作,不得不选择躺平和口头抗议。
至于东方古国方面,出于各种原因考虑,鹰酱一直不肯正面回应包括055、歼20等在内一系列新一代武器平台对鹰酱驻日基地和第七舰队甚至整个太平洋舰队的强大威慑力,只是基于DF系列战术导弹的强大压制力承认在第一岛链和南中国海区域内作战变得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