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三不原则”美国国防部长皮...

  • 萌音新视界
  • 2025-02-14 15:39:35
美国的“三不原则”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发言,可以总结为“三不原则”。

“不参与、不承诺、不担保” 。

不参与俄乌战争;

不承诺欧猪安全;

不担保乌国命运。

其核心立场可凝练为 —— 美国将与普京直接谈判终结冲突,但欧洲需自行承担军事介入的风险,且乌克兰既不能恢复 2014 年前的领土完整,也无法获得北约成员资格。

美国的立场充满了内在矛盾。

一方面,它宣称不会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侵占;另一方面,却又暗示乌克兰恢复2014年边界“不切实际”。

这种模糊性为谈判预留了弹性空间,既维持了道义制高点,又默许了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

泽连斯基提出的“四方谈判”(美俄欧乌)请求被美俄默契地简化为“双人博弈”,欧洲只能以联合声明表达抗议,却无力扭转议程设置权。

赫格塞斯关于 “恢复 2014 年边界不切实际” 的论断,这实际上,是美国以 “结束痛苦” 为名否定乌克兰收复失地的合法性,实则是将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的事实割让包装为 “现实政治”。

这种大国直接划定势力范围的逻辑,与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分割欧洲的遗产一脉相承,只不过此次被牺牲的是乌克兰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性。

乌克兰则沦为大国博弈的次级变量。

美国虽声称 “不承认领土丧失”,却通过否定其入约前景变相固化现状。

普京提出的 “乌克兰永久中立、军队限员 8.5 万、导弹射程 40 公里” 等条件,显然是美俄之间的潜在谈判基础,很可能电话当中已经谈过了,双方达成了某些共识——否则,不会那么痛快愉快地双方决定见面,而且已经预约了三次——一次在沙特,一次是访美,一次是访苏——对于美俄元首来说,不是在国际会议场合,而是一年内专门见面三次,这不止是破冰,简直是热火朝天了。

这种安排的本质,是将乌克兰降级为 “有限主权国家”—— 其武装力量仅够维持内部治安,却无力抵御外部入侵。

基辅对此的抗拒,恰如 1956 年匈牙利试图脱离苏联掌控的挣扎,最终因实力悬殊又缺乏外部支持而失败。

美国对北约第五条的规避更具象征意义。

该条款规定 “对任一成员国的攻击视为对全体攻击”,曾是冷战时期西欧安全的核心支柱。而今赫格塞斯明确表示,即便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派兵,这些部队也不会受第五条保护。

这相当于为欧洲划定了一条 “可牺牲红线”—— 若俄军攻击欧洲维和部队,美国将置身事外。

此种安排在本质上属于对俄方的战略避让,暴露出美国实力不足以维系集体安全机制在强权面前的脆弱性。

美国的战略收缩迫使欧洲直面三重悖论。

其一,军事投入与社会福利的零和博弈。波兰已将国防开支提升至 GDP 的 5%,德国重启 “欧洲军” 计划,但这些举措均以削减养老金、延迟气候目标为代价。

其二,战略自主与联盟分裂的风险。法国主张构建独立于北约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但东欧国家仍将美国视为最终安全保障,这种分歧可能削弱欧盟凝聚力。

其三,道义承诺与实力局限的冲突。尽管泽连斯基强调 “没有美国的安全保证毫无意义”,但欧洲既缺乏对俄战略威慑能力,又无足够政治意愿承担长期驻军成本。

欧猪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困境。

过去三年,欧盟为制裁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包括能源断供导致的工业竞争力流失。

如今,美国要求欧洲承担乌克兰防务的主要责任,这实际上是将经济消耗转化为安全成本。

波兰等国不得不增加国防开支,德国也削减了社会福利以扩充军备,这些举措虽然彰显了“战略自主”的决心,但也可能引发内部政治动荡。

更致命的是,如果欧洲军队在乌克兰遭袭,将面临北约条款的“选择性失灵”,赫格塞斯明确表示此类部署“不受第五条保护”,这将欧洲士兵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对乌克兰而言,美国的“务实主义”近乎背叛。

特朗普政府一面叫停对乌军援施压和谈,一面又以稀土资源开采权为条件重定援助规则。

美国实际上是将乌克兰主权商品化,将乌克兰作为美俄新起点的祭品,同时也不放弃任何榨油的机会——用特朗普的话来说,美国投资了5000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公布的是1700亿,而泽连斯基声称只收到750亿),美国要拿回来。

乌克兰赤裸裸被当成了桌上的烤乳猪,领土归俄罗斯,矿产归美利坚——自己还剩下什么呢?

虽然俄罗斯占据了乌东的矿产,这是乌克兰的大多数矿产所在地,但是并不排除特朗普和俄罗斯的谈判当中,有美国投资当地矿产,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的可能性。

至于乌克兰的未来?

再说吧,本来繁荣富裕的欧猪都没有未来了。

欧猪也没有美国过去的安全保护伞了。

——我必须残酷地指出,如果乌克兰残存的土地,长期处于东西方之间的灰色真空地带,绝对不排除俄罗斯会逐步采取非战争手段,逐步蚕食干净的可能。而且可能性还很大,俄乌两国本同根同源,乌克兰陷入贫困当中,乌克兰人民当然会萌生回归俄罗斯的意愿——因为向西已经不可能了,想繁荣富裕,只能向东。

按照特朗普的性格和作风来分析,他不会觉得这有什么——毕竟,他对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也一直在觊觎,很可能达成某种默契,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两大强权互不干涉。

特朗普让国际政治剥去了所有的美丽的包装,回归到了赤裸裸的强权之间直接勾兑,肆意瓜分弱国的本质。

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

地球大棋局海外新鲜事
美国的“三不原则”美国国防部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