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俄乌战事人们普遍从军事层面分析...
- 霹雳的自我救赎
- 2024-12-05 23:12:07
针对俄乌战事人们普遍从军事层面分析,如果从经济角度观察,当这场战事突破1000天之际,作为曾经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其经济总量不如广东的俄经济已达到难以支撑地步,现阶段通过不惜付出牺牲进一步争夺领土,以此在未来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剧烈 “烧钱”的博弈,目前看显然“烧不起”了。
根据俄经济发展部数据,今年GDP预计增长3.9%,表现的非常靓丽,而靓丽的数据背后即不是消费增加,也不是普通投资畅旺,而是庞大军费支出。21年底联邦预算尚有5240亿卢布盈余,随着战争持续,22—23年底预算赤字分别为3.295万亿和3.24万亿卢布。今年国防开支10.8万亿卢布,其他经济部门4.1万亿卢布支出中,有3.05万亿是对军事工业补贴支出,实际上今年战争投入13.85万亿卢布,占GDP7.7%,财政预算的38%。
与之伴随的,随着国际一系列制裁尤其欧洲调整能源进口渠道,去年油气收入8.822万元卢布,同比下降24%,作为最大替代国大国,根据公开数据,去年从俄进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24%,进口天然气800万吨,同比增长23%。去年双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2401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增长46.9%,总额1109.7亿美元。也正是通过贸易持续输血,才能将这场战争持续到现在,这就是现实。
随着战事进入到谈判前最胶着状态,作为俄金融机构与欧洲天然气付款最后渠道,俄天然气工业银行被纳入美制裁名单,意味着所有通过SWIFT与欧美连接渠道被切断。受此影响,27日,卢布遭遇恐慌抛售,兑美元一度跌幅超8.5%(对美元汇率跌破110:1,达到2022年3月最低水平),为此央行紧急干预暂停外汇交易。
以上只是官方价格,而卢布兑美元在黑市至少突破250,这才是真实价格。鉴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卢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激增,同时,在财政赤字和军工业对民间产业领域挤出效应下,使生产结构越发扭曲进一步推升通胀。以食品为例,根据11月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年初至今,面包、牛奶价格同比上涨12%到15%,蔬菜价格同比上涨超20%,黄油同比上涨超30%,土豆上涨至少73%。
而助推通胀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劳动力短缺,自开战以来,征兵人数达到74万人,近百万人由于躲避征兵逃离境内,由于大量劳动力从市场被抽离,使全国失业率降至2.4%历史低点。这是否值得称道呢?更重要的是,面对通胀升温,俄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到21%(此外防止挤兑、增加储蓄并吸引外部资本涌入)。
但此举恐难以奏效,因为庞大军费支出、必需品匮乏和进口成本飙升、大量资源涌向军事领域对民用产业挤出效应,卢布大幅贬值和劳动力缺口,都是促发通胀继续升温的重要因素。随着通胀持续蔓延,俄央行或许将继续提升基准利率,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随着利率持续上升,对于实体经济将构成吞噬效应,即使作为军工企业也概莫能外。
“如果我们签订生产周期超过一年的产品合同,会收到最高30%—40%预付款,但在如此高利率下,所有利润都将被迫支付给银行利息所吞噬”,在10月俄联邦委员会会议上,国家技术集团首席执行官谢尔盖·切梅佐夫称,“由于利率太高,企业借入资本不仅无利可图,还充满亏损风险,如果继续在这样货币举措下经营,多数企业都会破产”。这也切中问题实质,如果随着通胀深化,以及利率继续提升,即使大企业也将不堪重负,陷入难以为继境地。
在战时经济模式下,普通企业状况更加恶劣,在高通胀,高利率、税收负担加重、和消费者转向必需品情况下,23年上半年,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数量6.26万,同比增加53%,今年1至2月,有571和771家公司破产,同比增加57%和61%。对于经济总量不如广东的俄数量无疑惊人。随着战时模式持续局面将加剧。届时,在通胀升温+利率大幅提升下,经济将从高通胀,低失业转向高通胀、高失业情形,毕竟,大企业承受能力已到达极限,进而陷入破产边缘。
通过简单概述呈现目前俄经济现状,战争比拼的就是经济。而作为发起方,俄经济已经处于崩结前夜。如果随着战争持续,在持续通胀、金融紊乱、普通企业凋敝,和民众生存环境持续恶化,最终或会面临触发裂变临界点。而随着美国大选保守派上台,作为大国是否继续输血也成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这场战事还能持续多久呢?这也是俄扭捏作态渴望谈判的初衷,鉴于军事方面空前损耗,和难以支撑的经济本身,最终需要停下战争的脚步。
但一切最终取决于领土,如果乌寸土不让,同时继续获取欧盟持续军事和经济援助,相比俄或拥有更大腾挪空间。是战是和,是明年需要关注的大事,也将决定未来地缘走势。客观看,如果拜登或哈里斯胜选,持续援助乌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对俄进行持续消耗,进而在谈判过程中让乌赢得更多筹码,而随着川普上台恐深化未来不确定性,如何结束战事,如何在俄乌共同接受下解决领土争端,目前看不得而知,一切交给时间吧。
根据俄经济发展部数据,今年GDP预计增长3.9%,表现的非常靓丽,而靓丽的数据背后即不是消费增加,也不是普通投资畅旺,而是庞大军费支出。21年底联邦预算尚有5240亿卢布盈余,随着战争持续,22—23年底预算赤字分别为3.295万亿和3.24万亿卢布。今年国防开支10.8万亿卢布,其他经济部门4.1万亿卢布支出中,有3.05万亿是对军事工业补贴支出,实际上今年战争投入13.85万亿卢布,占GDP7.7%,财政预算的38%。
与之伴随的,随着国际一系列制裁尤其欧洲调整能源进口渠道,去年油气收入8.822万元卢布,同比下降24%,作为最大替代国大国,根据公开数据,去年从俄进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24%,进口天然气800万吨,同比增长23%。去年双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2401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增长46.9%,总额1109.7亿美元。也正是通过贸易持续输血,才能将这场战争持续到现在,这就是现实。
随着战事进入到谈判前最胶着状态,作为俄金融机构与欧洲天然气付款最后渠道,俄天然气工业银行被纳入美制裁名单,意味着所有通过SWIFT与欧美连接渠道被切断。受此影响,27日,卢布遭遇恐慌抛售,兑美元一度跌幅超8.5%(对美元汇率跌破110:1,达到2022年3月最低水平),为此央行紧急干预暂停外汇交易。
以上只是官方价格,而卢布兑美元在黑市至少突破250,这才是真实价格。鉴于对外依存度较高,卢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激增,同时,在财政赤字和军工业对民间产业领域挤出效应下,使生产结构越发扭曲进一步推升通胀。以食品为例,根据11月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年初至今,面包、牛奶价格同比上涨12%到15%,蔬菜价格同比上涨超20%,黄油同比上涨超30%,土豆上涨至少73%。
而助推通胀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劳动力短缺,自开战以来,征兵人数达到74万人,近百万人由于躲避征兵逃离境内,由于大量劳动力从市场被抽离,使全国失业率降至2.4%历史低点。这是否值得称道呢?更重要的是,面对通胀升温,俄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到21%(此外防止挤兑、增加储蓄并吸引外部资本涌入)。
但此举恐难以奏效,因为庞大军费支出、必需品匮乏和进口成本飙升、大量资源涌向军事领域对民用产业挤出效应,卢布大幅贬值和劳动力缺口,都是促发通胀继续升温的重要因素。随着通胀持续蔓延,俄央行或许将继续提升基准利率,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随着利率持续上升,对于实体经济将构成吞噬效应,即使作为军工企业也概莫能外。
“如果我们签订生产周期超过一年的产品合同,会收到最高30%—40%预付款,但在如此高利率下,所有利润都将被迫支付给银行利息所吞噬”,在10月俄联邦委员会会议上,国家技术集团首席执行官谢尔盖·切梅佐夫称,“由于利率太高,企业借入资本不仅无利可图,还充满亏损风险,如果继续在这样货币举措下经营,多数企业都会破产”。这也切中问题实质,如果随着通胀深化,以及利率继续提升,即使大企业也将不堪重负,陷入难以为继境地。
在战时经济模式下,普通企业状况更加恶劣,在高通胀,高利率、税收负担加重、和消费者转向必需品情况下,23年上半年,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数量6.26万,同比增加53%,今年1至2月,有571和771家公司破产,同比增加57%和61%。对于经济总量不如广东的俄数量无疑惊人。随着战时模式持续局面将加剧。届时,在通胀升温+利率大幅提升下,经济将从高通胀,低失业转向高通胀、高失业情形,毕竟,大企业承受能力已到达极限,进而陷入破产边缘。
通过简单概述呈现目前俄经济现状,战争比拼的就是经济。而作为发起方,俄经济已经处于崩结前夜。如果随着战争持续,在持续通胀、金融紊乱、普通企业凋敝,和民众生存环境持续恶化,最终或会面临触发裂变临界点。而随着美国大选保守派上台,作为大国是否继续输血也成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这场战事还能持续多久呢?这也是俄扭捏作态渴望谈判的初衷,鉴于军事方面空前损耗,和难以支撑的经济本身,最终需要停下战争的脚步。
但一切最终取决于领土,如果乌寸土不让,同时继续获取欧盟持续军事和经济援助,相比俄或拥有更大腾挪空间。是战是和,是明年需要关注的大事,也将决定未来地缘走势。客观看,如果拜登或哈里斯胜选,持续援助乌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对俄进行持续消耗,进而在谈判过程中让乌赢得更多筹码,而随着川普上台恐深化未来不确定性,如何结束战事,如何在俄乌共同接受下解决领土争端,目前看不得而知,一切交给时间吧。